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心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成效分析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月3期   作者:刘媛媛
[导读] 分析临床路径式教学法于心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
刘媛媛
(西昌市人民医院;四川西昌615000)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路径式教学法于心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随机计算机表法进行分组,将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撷取的68名心内科护生,分为了试验组和参照组,各34名。试验组采取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参照组采取常规教学法,对比两组的带教效果。结果:①试验组的带教满意度较参照组高,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②试验组的考核成绩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心内科护理带教中临床路径式教学法的应用,可以提高护生的理论知识水平、操作技能,以及带教的满意度。
关键词: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心内科;护理带教;应用效果
 
    心内科护理工作量较大,且对专业技术的要求较高,存在一定的风险。为保证心内科护理工作的质量,采取适合的教学方法非常关键,而不同教学方法带教效果比较有较大差异性。故此,本次研究以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的68名心内科护生为主,重点评判通过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常规教学法护理带教的价值。
1.临床一般资料、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取随机计算机表法分组,将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撷取68名心内科护生分为试验组、参照组,每组均为各34名。试验组男女比例为:2:32;年龄在18~20岁的范围,中位年龄为(19.6±2.3)岁。参照组男女比例为:1:33;年龄在17~20岁的范围,中位年龄为(18.5±2.1)岁。两组护士的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发现统计结果差异不存在,P>0.05。
1.2方法
1.2.1 参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入科后为护生介绍科室环境、相关规章机制,合理分配带教教师。带教教师参照教学大纲内容组织集体授课,对护生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带教时间为4周。
1.2.2 试验组采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①第一周,入科当日为护生介绍科室相关情况,比如:环境、各项规章机制、安全教育方式等,以便对相关活动进行了解,更好的掌握心内科疾病特点[1];第2~3d经带教教师示范心电监护、吸氧的操作方法,对护生的护理操作加以指导,然后发放病例资料要求护生做好备课工作;第4~7d参照护理大纲内容,对护生基础操作以指导,出院时进行护理指导、严格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②第二周,第1~3d实行跟踪护理,明确护理工作中的问题、护患沟通技巧及病情监测等方法,对于护生提出的问题可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解答;第4~7d告知护生心内科常见药、药物作用、相关注意事项等内容,要求护生独立完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操作。③第3周,第1~3d对护生书写护理文书进行指导,并告知护生永久性起搏器植入围术期准备方法、抢救设备使用方法[2];第4~7d对患者病情全面评估,总结跟踪护理情况。④第4周,首日~第3d指导护生查房,护生参与到术后护理、危重症患者抢救工作中;第4~7d实行出科考核。
1.3观察指标
1.3.1 比较两组带教满意度、考核成绩(理论知识、操作技能)。
1.3.2 采取医院自制满意度量表,护生带教的满意情况加以评判,满意、十分满意的总和*100%=满意度。
1.4统计学的分析
本研究数据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29.0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率%两组带教的满意度比较,运用X²检验;计量资料均数差X±S两组考核成绩比较,运用t检验。对比数据结果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试验组与参照组带教满意度的差异性分析
试验组带教的满意度>参照组,统计结果有显著差异性,P<0.05,如表1。
 
3.讨论
    心内科主要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诊疗,常见疾病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以及心力衰竭等[3]。如果没有护理得当,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治疗效果影响是非常大的。采用常规教学法带教,由于教师为教学中的主体,无法更好的培养护生实践方面的能力,满足护生的学习需求、带教需求,并且对护理工作的开展情况会造成一定阻滞[4]。因此,本文采取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带教,可通过阶段性目标、教学内容为核心,教学流程比较规范,护生能提前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收集资料进行备课。和常规教学法带教比较,临床路径式教学法的应用能有效调动护生的学习热情,避免发生盲目带教的问题,从而切实提高护理带教的效果[5]。经本研究结果可见,试验组的带教满意度、考核成绩,均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由此证实,本研究中在心内科护理带教中采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具有应用的价值。
总之,临床路径式教学法于心内科护理带教中应用,可提高护生的理论知识水平、操作水平,并获得护生对护理带教的认可。
参考文献:
[1]仲小敏.临床路径带教模式在肿瘤内科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17):167-168.
[2]王静,陈保云,张静等.两种教学方法在儿科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比较研究[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9,5(3):227-229.
[3]周雄飞,程学文,黄娟等.案例教学结合临床路径在儿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8,17(7):742-747.
[4]唐莉,李贞贞,冯健兰等.临床路径联合PBL教学模式在急诊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6):840-843.
[5]王贞,许朝晖,马晓露等.建构主义结合临床路径在实验诊断学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7,46(3):417-4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