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刘博 刘博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刘博
[导读] 摘要:电能是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能源,因此必须重视电力运行管理工作。
        国网兴安供电公司  内蒙古乌兰浩特  137400
        摘要:电能是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能源,因此必须重视电力运行管理工作。电力运行管理中的线损问题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的效益,并结合工作经验,分析了电力运行中线损存在的原因,最后给出应对线损的自动化技术应用建议。
        关键词:线损管理;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
        引言
        伴随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企业和居民在用电量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电力企业的线损管理越来越严峻,影响着企业是否能正常地给其他企业和居民提供电能。目前,虽然很多电力企业针对线损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讨论和研究,但是因为各种不同的因素困扰很难取得实际的成效。相关工作人员在计算线损的过程中出现偏差,缺乏相关科学合理的减损策略,造成线路所消耗的资源过大,这已经成为现在电力企业线损管理工作的首要问题,严重影响了电力企业的正常供电。因此,相关企业应该根据当前的发展状况,制定出更为智能、更为有效的线损管理的计划,从而达到减少损失的目的。
        一、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的定义
        所谓的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其实是一种智能化的电网管理的系统,是由电能计量的遥测系统、配变检测计量的系统以及集中抄表的系统等一系列系统构成。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所控制的范围比较多比较广,而且整个管理系统所涉及的业务也是多种多样的。在整个电网管理的系统中,集中抄表的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是把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引入电网系统内,从而有效取得电网的相关数据,并及时做好相关的处理工作。
        二、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线损计算出现误差
        在通常情况下,电力企业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对线损工作进行管理:一是同步搜集有关的电表数据;二是分析计算线损的相关情况和数据;三是找出导致线损的原因,进而针对原因展开相关的解决措施,防止再出现线损的现象。但是因为目前电力企业所采取的线损管理方法较为落后和传统,容易出现在开展线损计算任务的过程中被其他的一些因素所困扰,从而导致计算出来的数据不具备同步性、精确性和完整性,进而还是没有办法克服线损的问题。
        2、缺乏科学合理的减损方案
        因为线损计算出来的数据具有不确定性,造成相关的工作人员没有及时有效取得出现线损的具体位置,从而没有办法及时对线损的原因展开分析和探讨,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延误有关工作人员制定降损计划的进度,从而导致减损方案不具备针对性和科学性,进而造成降损管理工作的具体成果不明显,电力企业的线损问题变得愈发严峻却难以获得有效的解决,严重阻碍电力企业的正常发展。
        三、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线损管理的建议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随着电力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线损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线损成了制约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和持续发展的重要阻碍因素之一,所以必须要强化线损管理,及时的应对线损问题。部分地区的电网设备使用时间过长,设备及线路的老化严重,部分负荷布置的不符合当前的用电需求,因此导致线损较大,窃电问题也是导致线损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也会受到气候变化、地区用电需求变化等影响,因此需要频繁的调整电力输送线路,这也导致线损问题无法完全消除,只能通过高效率的管理和科学的规划线路来降低线损。在线损管理过程中,可以应用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来有效的提高管理质量,降低线损总量,具体详述如下。


        1、建立模型
        展开线损管理的过程中,将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予以充分应用,可以构建起线路损耗模型,这样可以使得线路损耗、计量点线损的分析更为准确。在对线损管理模型予以实际应用时,一旦线路中出现了异常,可自动进行调控。在对常规数据模型予以构建时,通过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可以获得所需的数据,这样就能够对运行数据、标准数据展开比较,这样就可将线路耗损的实际情况准确呈现出来。在对线路耗损展开管理时,通过模型可以使得线损率的计算更为精准,相关的数据更加真实。
        2、形成报表
        在展开线损管理的过程中,要切实完成好分压、风线、分区以及分台管理工作,与此相关的内容必须要予以统计,形成完整的线损报表,将电力计量自动化予以高效应用后,报表就能够直接形成。对电力计量自动化应用后,能够将每个时间段实际耗损展开比对,比方说,可以将每一天的线损清晰呈现出来。从工作人员的角度来说,这样可以获得所需的线损报告数据,对运行状况能够有切实的了解,只要做好分析工作就可了解线路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而采用可行方法予以处理,电力供应也就能够保持正常,电力企业可以获得更为理想的效益。
        3、监测系统
        电力计量自动化的功能之一是监测系统,展开线路损耗管理时,将检测系统予以充分应用可以使得损耗分析更为准确,尤其是展开多维度检测可将可能出现的问题切实呈现出来。当电力系统处于运行状态时,要对每个监测节点的相关数据予以采集,这些数据要集中到末端设备进行处理。当电力系统处于运行状态时,通过监测系统可以使得控制的自动化程度大幅提升,而且管理能够更为精细。如果将电力运行、电力营销这两个系统切实整合起来,这样可以使得营销系统对运行数据予以利用,利用计算机可以使得人为疏忽导致的损失降至最低,线路损耗自然就变得较低。
        4、自动统计
        展开电力系统线损管理时,将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予以充分利用,能够提升统计的自动化水平,同时将四分线损方法落实到位的话,统计管理的实效性也就可以得到保证。从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情况来看,通过其可对每个周期的电力损耗进行统计,这样就可以对电力损耗、电压等级间存在的具体关系展开研究。电力系统中存在大量的线路,而且其长度是难以估算的,所以在统计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应用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则可使得统计效率大幅提升,统计质量也会得到保证,故障处理自然就更为及时。
        5、应用于日常的用电检查
        在电力企业的日常工作中,日常的用电检查是其中一项基本的工作任务。传统检查是由相关的工作人员去场地对日常的用电进行检查,并详细记录检查的情况,这项任务工作量非常大,由于是人力劳动,因此工作的效率是有限的,而且极易产生误差,容易导致线损最终的分析结果出现误差。如果将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应用于日常的用电检查作业中,能够有效及时地收集现场的数据,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以及工作的质量。这不但给线损的分析工作带来了可信度较高的数据信息,而且可以有效防止出现窃电行为,排查出电能计量出现问题的原因。当电网系统出现异常行为的时候,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会自动进行报警,而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有效获取报警点的电流、电压以及电能负荷的相关情况,从而得知用户具体的用电状况,进而增强对用户用电的管理。
        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线路损耗对供电企业的运营发展有诸多不利的影响,对于线路损耗的管理是供电企业的重要课题。而电力计量自动化能够有效提高线损管理的效果,从各个方面解决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需要线损管理人员不断加强对于电力计量自动化和线路损耗的研究,制定更加合理的方案,更好地降低供电过程中的线路损耗,保障供电企业的效益,实现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汤晓泉.浅谈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20,27(01):205-206.
        [2]贾晓旺.线损管理中电力计量自动化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2):171-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