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媒体融合发展后对社会意识形态导向作用的调查与研究——以桐梓县融媒体中心为例 徐家富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徐家富
[导读] 摘要:2018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
        中共桐梓县委党校  贵州桐梓  563200
        摘要:2018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要全面提速,深度融合,创建县级融媒体中心,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
        关键词:基层媒体融合  社会意识形态
        2018年10月,贵州省委确定了以遵义市的桐梓县和六盘水市的盘州市作为中共中央宣传部首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重点联系推动县,率先开展融媒体中心建设,引领全省其他县(市、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不断加强和改进基层宣传工作、巩固拓展基层舆论阵地。2018年12月,桐梓县融媒体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以此拉开了桐梓县融媒体中心的序幕。
        一、桐梓县融媒体中心概况
        桐梓县出台支持融媒体中心发展的一系列文件,在资金投入、产业发展、薪酬改革、资源划拨等方面给予明确的政策支持,整合组建原桐梓县对外宣传中心、原桐梓县广播电视台、原桐梓县广电传媒有限公司等三个机构,于2018年12月挂牌运行,为中共桐梓县委直属的正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归口县委宣传部管理。
        桐梓县融媒体中心挂牌运行后,主要工作是全面宣传贯彻落实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传达县委、县人民政府重大决策、决定,反映人民群众意愿。全面宣传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取得的新成就,宣传基层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经验、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服务全县工作大局。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重大决策和部署,把握宣传基调,坚持正面宣传、团结鼓劲、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积极做好内外宣传,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舆论支持。提供信息资讯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新闻性、知识性、娱乐性精神文化需求。按照上级部门的安排调度,统筹开展程序性报道,按照规定转播、转载中央和省级、市级媒体的新闻内容。充分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立足全县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社区信息枢纽等三大定位抓好阵地建设;凭借自身在宣传导向、专业团队方面的优势,提高县级媒体新闻工作者业务水平,抓好全县全媒体队伍建设。整合县级广播、电视、新媒体、网站、客户端等资源,开展媒体服务、党建服务、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增值服务等。负责桐梓县融媒体中心新闻生产和内容发布的技术保障,以及技术引进、转化和创新工作。负责县融媒体中心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负责本部门的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作。
        内设九个科室分别是:办公室、技术部、播控部、编辑部、采访部、制作部、党政信息服务部、广告栏目部和战略发展部。总共有事业编制人员为 45 名。自挂牌以来,自主招聘采编业务人员32名,现共有人员77人。
        二、桐梓县融媒体中心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人力资源不足。桐梓县是一个人口大县,而匹配给县级融媒体中心编制数少,存在着工作人员任务重,人力不足的问题。虽然通过采用临时聘用的方法来补充人力,但聘用人员流动性大,导致队伍不稳定,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影响工作效果。作为一个县内的科级单位,还存在高端人才引不来,特别是各地都在开展媒体融合工作,对业务工作骨干有虹吸现象,成熟的人才留不住的问题。


        (二)技术瓶颈突出。新闻采编有即时性的特点,目前,因通讯网络在基层布局存在盲点,采编人员配置较少,抢抓新闻时,工作人员忙于事务,致使整合新闻报道的“中央厨房”调配中心未能发挥出全部功能,采编人员不能及时地接受到中心发布的指令,未能实现单位与外出采编人员的零缝隙对接。
        (三)专业培训不足。媒体融合后要求的是对各种新闻报道方式取材的角度选取,对各种媒体采集工具掌握运用都有新的要求,原有人员长期习惯于固有的工作模式,不愿学习新知识,不愿去掌握新工具,有一定主观抗拒心理,但也存在工作培训不及时、专业培训不多、培训档次不高、培训教师少、培训教师“接地气”不强的问题,这些均需要上级统筹安排解决。
        三、桐梓县融媒体中心加强社会意识形态导向作用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队伍建设,改善机制体制,促进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
        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把领导班子建设作为融媒体中心队伍建设的切入点,以班子建设带动队伍建设,明确班子职责,充分考虑班子活力,保持工作积极性,避免班子成员丧失工作活力。二是明晰工作的责任,从政策、项目、制度以及绩效评价体系上逐步完善工作人员的职责,充分调动新闻采编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努力提升新闻稿件的质量,将内部校对人员、排版人员、编辑人员纳入到版面的整体考核之中,按阅读量、好评度、容错率分等次实施整体考核,大力刺激内部工作人员提升优质新闻平台。三是完善人才队伍体系。在巩固已有队伍的基础上,按照不同层次人才的素质标准,确保领军人才、专业人才和基础人才“不空层”,及时地调查掌握人才空缺,了解人才工作与生活困难,及时帮助解决,不断充实人才需求名录,开展精神鼓舞,增强荣誉支持。
        (二)突破技术瓶颈,加强媒体平台间互动,确保工作指令快速实施。
        一是建设“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组织协调”的新时代融媒体工作格局,站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开展工作,保障工作人员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克服困难,改变工作人员原有工作习惯,提升对调配中心的认可度,并加大发出指令的审核力度,保证准确性。严格要求外出采集人员及时传回新闻数据,编排人员高标准实施编排,校对发布人员及时校对发布,完美落实每一步骤的工作。二是充分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加强调配中心对新闻分类,分类上挂到在所属的平台。立足全县主流舆论,抓住新闻的话语权,把握正能量意识形态精神,不断更改新闻重心,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新闻在所属平台之间互用,不断扩大了融媒体中心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导向作用。
        (三)掌握工作人员需求,针对性开展系统培训,促进基层媒体深度融合。
        一是以更好开展工作为出发点,采取多种方式,充分调研、了解媒体融合后工作人员在工作层面的困难,仔细分析困难的根源,细分年龄阶段、学历,着力解决主要矛盾,引导工作快速推进,面向未来,扬弃纸质媒体的工序,全面推进新媒体、次媒体的发展,并不断做纸质媒体工作人员的思想工作,争取快速融入到新时代的媒体融合后工作之中。二是不断探索、改进以往单一式的会议学习方式,多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在培训时,针对性地准备好培训内容,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编印通俗易懂、图文并茂且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培训资料,并积极利用自身网络媒体的优势,用多种方式满足全体工作人员的需求。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