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恩施市 445000
摘要: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领域运用甚广。然而,学校对特定专业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局限于理论总结,对教学质量评测反馈的有效数据支撑并不多。此外,关于学校理实一体化教学质量评价模式方面的参考文献:也是比较稀缺的。一些学校虽然针对特定专业构建了一套理实一体化教学质量评价的理论体系,但并没有对实践操作方面进行深入探究。基于此,本篇文章对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应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应用
引言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一种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相连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重视理论教育而忽略实践教育的倾向,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并促使学生在专业实践中完成对理论知识的检验与内化,由此可见,这种教学模式对于提升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育长效具有重要意义。
一、理实一体化内涵
在职业院校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之间常常出现断层的现象,无法满足未来的职业需求,以至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效果大打折扣。在此基础上,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被提出来。所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主要是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以当前的岗位需求为导向,并在传统理论课程教学中,融入实践教学,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构建原则
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需要遵循能力导向原则。在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运用到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过程中,高职院校以及教学工作者需要重视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出发点,也需要重视将此作为衡量教学成效的重要标准,只有如此,学生所具有的专业理论素养与专业实践能力才能够实现协同提升,也才能够与社会企业人才需求、岗位胜任能力要求等实现良好对接。
三、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一)、薄弱的评价意识
理实一体化教学评价是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中职学生是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直接参与者,他们能够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对中职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然而,由于中职学生的评价意识尚不成熟,评价思维更多地集中于自身利益考虑,凭个人主观做出考评判断,其评价效果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出中职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训教学环节割裂
在大部分学校的学习计划安排中,专业技术理论课的教学时间安排比较集中,很多概念很容易混淆,学生对工程量的计算、项目规划、工程测量、科研等的认识是断续、分散的,学习难以深入。在人为地将教学环节分为理论与实训两部分后,使得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训分别自成体系,各课程互不渗透。这就导致了教学目标各自为中心,各自为阵,且相互推诿。
(三)、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偏低
近几年高校引进教师大部分为硕士、博士,具有较高的理论教学水平,但没有施工单位的实践经验,而建筑工程专业主要面向工程,为培养优秀的施工技术人才,授课过程中需加大工程实践教学。目前,由于教师实践能力偏低,学生课堂学习效果达不到就业目标。
四、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应用
(一)、借助小组合作,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
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下,最终目的就是促使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融合,进而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据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充分结合相关的实例,并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积极推动学生在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共同完成实践操作学习。如此一来,不仅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也促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完成了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教学情景设计
从教学情景设计来看,理实一体化指导下的课程教学情景设计需要具有完善的实践教学硬件条件以及真实的专业实践场景作为支撑,为此,高职院校不仅需要重视完善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而且需要要求教师在对真实的工作环境做出模拟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对真实的工作氛围做出感受。
(三)、引进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引进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比如利用实物、教具、多媒体等手段,将理论教学形象化,并且将理论教学与实际相结合,从而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目的。这样的结合还能够形成理解和记忆的良性循环
(四)、学校与企业的联合教学的化学融合
在知识与信息时代,新知识、新技术等内容源源不断增加,知识的生命周期减少,技术等更新升级加快。工业部门和学校的人员采取聘用和兼职的形式,促进沟通、不断适应并带动技术升级,实现生产应用领域的协调和相互融合。与建筑业优秀企业签订实践与教学合作计划,通过校企合作培养人才。一方面,工业部门可以利用教师相对突出的科研能力,迅速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的优势,为他们提供员工培训和最新知识的继续教育,从而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同时通过接受不同学校的学生实习,在另一方面可以节省开支,并有更多可能认识专业型人才,从而提前聘用,增加了选拔具有较强能力和较高素质的未来员工的可能性。
(五)、增强评价主体的评价意识
高职学校“理实一体化”教学质量评价模式核心理念是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实践相互结合,有效促进中职学生成为企业所需专业技术性人才,而评价主体对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价是关键。针对以上四类主要评价主体在教学过程评价中存在的意识薄弱问题,国家教育部门和各中职学校领导要重视引导评价主体投入到教学质量评价的工作中来,唤醒评价主体的责任意识。
结束语
目前国内已有较多学校研究并实行“模块式一体化”教学,通过总结,我们发现该教学方法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利用该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生动地、看得见摸得着地进行专业课程学习。从学生成绩数据统计,实施“模块式一体化”教学后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鉴定合格率明显提高,学生后期的建造师考试通过率也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冯万贵.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项目管理教学中的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4):7-10.
[2]路国平,刘玉玺,张振珠.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本问题探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12):95-97.
[3]邓宙武.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应用分析[J].河南建材,2018(06):39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