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件难度较大的事情,如何适应时代的变化,如何让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起来,是教师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当前美术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教师要克服各种教学上的困难,最大限度的增强课堂的有效性。本文给出了几点个人的建议,分别是采用小组合作教学,加强学生自主探究;趣味课堂,激情引趣;第二课堂,多元课程;任务驱动,共同探究。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小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它对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有效教学,不仅能丰富学生在美术方面的知识,还能够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促使他们将所学到的美术方面的知识运用到其他学科中去,以确保自己能够得到全面发展。本文拟分析如何进行小学美术有效教学,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验,谈几点自己的看法,还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采用小组合作教学,加强学生自主探究
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体地位,他们只是被动地进行知识的接收,也因此对于知识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浅薄片面的层面,并不能灵活地对其应用。为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小组合作法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每一名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都可以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他们也因此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探究。
例如,在教学“水墨游戏”时,笔者就采用了小组合作法来引导学生对水墨画的技法进行自主探究。笔者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素描和水墨画的作品,让学生分组讨论两幅画创作的不同之处。当学生产生对水墨画的兴趣之后,笔者在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幅水墨画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就其中的表现技法进行分组探究。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他们对知识会有着更深刻的印象。
二、趣味课堂,激情引趣
我们的美术课需要以“趣味美术和基础美术”为宗旨,为孩子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让孩子放松身心、拥有乐趣、解放天性。
当你看到孩子专注画画的时候,露出会心和骄傲的笑脸的时候,你会觉得坐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内心、精神、灵魂都无比自由的人!
丰富的教学内容、科学的培养方式、平等的师生关系,能够让我们的美术课堂生动和精彩,让我们的美术课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儿童画、线描画、手工课、设计课、欣赏课以及室内课和室外课,我们始终要以丰富的知识吸引着孩子,用不同的场景带给孩子最直观的体验,让学生的兴趣得到肯定和鼓励!当你看学生们的思维在跳跃、思想在迸发的时候,你会觉得坐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能够感受美、欣赏美、创新美的人!
三、第二课堂,多元课程
多元化的课程能够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坚持自己最爱的,打破传统美术观念,带孩子走向更辽阔的艺术天地。
比如,第二课堂“绘本创作”,指的是创作文字与图画相辅相成的图画故事书。我们的主题定为“变色龙带你认颜色”,通过变色龙经过每一个场景变成不同的颜色,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再通过绘画把画面和文字相结合,使之成为完整的一个故事,我们希望孩子们在想象力的海洋里收获自己的一个丰富有趣的故事。比如,第二课堂“纸浆画”,纸浆画是以纸浆为主要材料创作的工艺美术作品。纸浆画使孩子们的手,脑,眼都得到了锻炼,纸泥、浆画装饰感很强,做完的作品完全可以挂到家里做为装饰画和艺术品为自己的儿童房添彩,也使孩子对多种工具表达的探索兴趣有了抛砖引玉的积极作用。再比如,“彩泥乐园”,对孩子来说是一款可以变造出不同玩法的经典玩具。在发挥想象力的前提下,充分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对于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是极有裨益的。
四、任务驱动,共同探究
此种教学法指的是教师依据班级中学生学习能力以及性格特点等的不同,将他们分小组,然后通过布置教学任务,通过组内学生一起探究,以达到教学目的。
例如,学习《友谊卡》这一节内容的时候,笔者首先询问学生是否了解过友谊卡?学生皆表示了解的不是很多。在此背景下,笔者便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呈现了许多样式不同的卡片,并让他们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学习,对比友谊卡的形式,然后布置了一个“设计自己的友谊卡”的任务。学生通力合作,笔者也会适当的进行提醒,从而帮助他们制作出一个合格的友谊卡。
任务驱动法的优势在于,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得到了有效提升,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于要学习的知识也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与认知,这样的教学对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非常大的帮助。
总而言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对学习美术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实际上,美术学科是素质教育中比较重要的内容之一,教师应当注重其重要作用,并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全身心的投入进来,从而为有效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姜艳英:关于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J].新课程(小学),2015
[2]杨文艳: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策略[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