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5期   作者:李雪
[导读] 本文将“媒体情境,培养兴趣”“游戏教学,提高效率”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谈一谈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与完善,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已很难满足现阶段小学美术课堂教学需要,这就要求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美术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切实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与教学水平,并认真践行新课改下的学生观、教学观、教育观,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堂教学成效。基于此,本文将“媒体情境,培养兴趣”“游戏教学,提高效率”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谈一谈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关键词:小学美术;媒体情境;游戏教学
        所谓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通过采用诸多高效且实效的教学方式方法来进一步促使或保证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取得最大化、最优化的学习收益,进而使课堂教学过程变得更具有实效性。而对于小学美术教学来看,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注重提升小学美术教学有效性,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生美术综合能力的发展与提升,而且也能够有效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与热情,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今后的美术学习与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不得不提的是,就目前小学美术教学现状来看,因部分教师深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和熏陶,在实际教学中过多的则是采用较为传统的“灌输式、说教式”等教学方式方法,致使课堂教学过程枯燥无趣,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可谓是“荡然无存、消失殆尽。”最终导致课堂教学效果极不理想。因此,如何有效改变上述不良现状,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有效性显然已成为每个教师都应深思的重要问题。
        一、媒体情境,培养兴趣
        所谓媒体情境,是情境教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技术运用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是充分培养和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其主要表现为,媒体情境,是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教学内容为载体,而创设出的一种富有情绪色彩且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其最为显著的功能就在于能够最大限度地促使学生在此情境中切身感受和体验到学习与掌握知识所带来的种种乐趣,最终达到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与目标。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切实关注小学生的心理需求与学习发展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来创设出学生喜闻常见的媒体情境,以将教学内容以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给予其视觉上一定冲击力,进而有效激发学生内心强烈的美术学习欲望,使其在自我欲望的驱使下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课堂教学当中,并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例如:在教学“家乡古建筑”这一课时,俗话说的好“好的开始等同于成功的一半。

”在课堂导入环节,为了充分激发小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我会创设有效的媒体情境,以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基础,即:我会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历史悠久且设计感极强的古城建筑物图片(以学生家乡古建筑为主),并以谈话的方式向学生说出“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片中建筑物是哪个地方的吗?它们都具有哪些特点呢?(回家正确有奖励哦!)如果你是一名建筑设计师,你能不能绘制出它们的建筑外观呢?”这样一来,能够有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与目标。
        二、游戏教学,提高效率
        游戏,是一种高明的教学艺术,同时也是一种新颖且高效的教学手段。而对于小学美术教学来看,将游戏教学法应用其中,不仅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也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美术综合能力的发展与提升,更为重要的是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课堂教学质量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其优势作为可谓是“大有作为、至关重要”。另外,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年龄较小,都特别喜欢玩各种各样的“小游戏”,游戏,可谓是小学生心目中的“象牙塔”,但游戏教学法最为显著特征就在于它的“游戏性”,能够很好地满足小学生天生爱玩“游戏”的这一心理需求。由此可见,将游戏教学法应用小学美术教学当中是十分有必要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牢牢抓住小学天生爱玩”游戏“的这一心理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游戏教学法展开教学,如:在教学“搭架子”这一课时,旨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其学生效率,我会采用游戏教学法进行教学,即:经过上节课的讲解,学生已基本用筷子,棍子等材料搭建架子和果篮的制作方法和技巧,鉴于此,我会在课堂上有序组织学生进行竞赛小游戏,游戏内容及规则为“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搭建架子,搭建速度最快且创意最好的小组视为冠军小组,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小奖励。”以让学生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乐趣,以及培养其良好的合作意识,进而达到一种”玩中学、学中乐“的教学效果,促进小学美术综合能力得以全面提升与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有效性,既符合新课改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的重要举措。因此,作为一名一线小学美术教师,应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并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际情况来制定或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进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美术教育服务,为其今后的美术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杨静.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8(38):208-209.
        [2]刘文娜.试论如何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8(19):158-1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