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变电运行故障分析与处理吴贤峰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第2期   作者:吴贤峰 王抿茗 袁启金
[导读]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行业发展也十分快速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行业发展也十分快速。无论是在生产的领域还是在人们生活的领域,用电量都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居民用电数量的提升,对于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来说也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挑战,研究显示,和以往相比,近几年,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的数量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就针对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常见的故障以及解决方式进行了研究,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关键词:变电站;运行故障;分析处理
        引言
        随着经济加速和生产力水平的持续提升,整个社会生产和公众生活的用电需求正在呈现指数型迅猛增长的方式,如何实现变电站安全运行,更好地分析、处理变电站变电运行故障和问题就成为电力安全、供电稳定、企业发展、行业成长的关键所在。要系统而全面地对变电站变电运行的内外因素进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各类变电站变电运行故障的处理方法,形成企业变电站变电安全运行的对策。
        1变电站变电运行故障成因分析
        1.1变电站变电运行的人为因素
        “人”是电力生产、变电站变电运行的最为活跃因素,是产生变电站变电运行故障因素中最为重要的类型。根据对变电站变电运行故障的总结和剖析行业不难得出人为因素表现在:一是,变电站变电运行的操作人员专业能力不足,不能根据变电站变电运行的具体要求和技术规范进行专业化、准确性操作,出现变电站变电运行的作业失误,影响变电站变电运行的安全性。二是,变电站变电运行人员具体操作不规范,此类问题是产生变电站变电运行故障的又一主要因素,由于操作不规范导致规定的动作和基本作业难于得到完整、系统地执行,这会严重影响变电站变电运行设备的稳定,引发变电站变电运行的严重故障。
        1.2变电站设备的技术与系统因素
        大多数变电站建设和维护是一个连续而长期的过程,因此无论是设备还是技术都存在持续更新和系统更新的状态,这导致在实际变电运行中相关功能设备、技术器材和仪器存在型号、代际、规格上的差异,如果不能有效形成连续而稳定的整体,很容易在实际变电站变电运行中产生设备与技术方面的故障。此外,在变电站实际的变电运行中往往会采取动态检修的方式进行设备和系统的维护,由于整个变电网络中设备的使用寿命和运行状态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会导致检修过程中技术难度和工作量的增加,容易引发变电站变电运行中的意外事故和重大故障。
        1.3变电站变电运行的自然环境因素
        变电站在实际进行变电运行工作中整个系统处于长期、暴露的自然环境之中,地震、雷雨、风暴都存在对变电设备、线路的严重威胁。例如:地震会产生巨大的震动和位移,导致变电设备、功能器件、电线网络出现巨大的机械性、物理性变化,极容易在个别部位或整体层面上造成不良影响,引发变电站变电运行故障。雷电是产生变电站变电运行故障的又一主要自然环境要素,直冲击雷电、感应过电压都可能在变电站变电运行系统中造成局部电流、电压的突然变化,形成变电系统严重的危害和风险,甚至直接造成变电站变电运行的故障。
        2变电站运行故障解决方案
        2.1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
        要想保证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能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就需要变电站的操控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较丰富的操控经验。操控人员只有具备了较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在变电站出现故障之后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判断故障类型,同时制定最佳的解决方案。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技术人员不仅需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还需要具有较高的业务能力,从电力企业自身的角度来讲,在鼓励技术人员加强学习的同时,还需要积极组织技术人员进行集体学习,不断更新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才能使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得到持续的提升。


        2.2制定完善的变电站设备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变电站设备管理制度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首先,建立完善的生产操作规范,根据员工的生产情况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针对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的技术人员可以及时进行奖励,针对未按照相关规范操作的技术人员,需要给予必要的惩罚。以此调动员工进行规范生产的积极性,提升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责任感。其次,生产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避免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2.3母线损毁故障处理
        当母线故障发生时,技术人员和维护人员要对故障点进行系统而全面地检查,确定故障的种类、程度和成因,进而提出排除母线损毁故障的对策和方式。在实际处理过程中要注意两个环节,一是,要做好母线关键部位的加固,针对松动出现的松紧度问题必须进行适当调整,避免张力、拉力过大而产生偏移,以确保母线整体的稳定性。二是,要重视母线预埋件部位的检查,防治产生漏电问题,一般采取通电方式进行测试,要注意对预埋件整体的检查,避免破损部位漏电而产生安全事故。
        2.4开关故障处理
        开关设备故障的原因有很多技术人员和运行人员应对具体的开关装置和实际问题进行细致勘察和全面研究,以便准确判断开关故障类型进而确定解决处理的技术方法。一般的处理顺序是拆卸、检查、维修、更换,本文强调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开关设备出现操作不灵敏、反应迟钝问题时,要首先检查是否触电部位是否存在灰尘油污问题,其次检查内部弹簧的机械性能,看是否存在金属疲劳和材料老化问题,最后要检查接线稳固性,是否存在虚接、短接问题,如果存在则必须依据开关设备的技术要求予以更换。
        2.5加强日常设备管理工作
        变电站的运行过程中,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对于减少变电站故障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从设备采购阶段就需要做好管理工作,在选择电气设备的过程,就需要始终秉持着谨慎的态度,加强对设备质量问题的关注。在设备调试阶段,技术人员需要加强监督,避免安装错误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的情况出现。其次,在设备运行过程中需要加强巡视,发现异常情况,需要第一时间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避免设备损坏影响供电,出现大面积停电的问题。最后,在设备维护方面需要提前做好计划,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做好设备的维护工作,在此基础上,保证设备运行的治疗,降低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的概率。
        2.6防雷接地系统优化
        变电站变电运行中想要实现对雷电因素的有效预防必须从优化防雷接地系统的优化入手,要重新检定变电站及其整体设备的接地电阻值,采取分布式测量和系统性验算的方式对接触电位差以及跨步电位差进行有效计算,确保其能够满足相关要求。在优化设计防雷接地系统中还应该重视整个变电站电位分布曲线图的绘制,在电力科学的层面上全面认识变电站防雷接地的水平和质量。同时,接地网应使用房屋地基中的金属性质物体,并保证接地网要成为闭合性的环形结构进而提升变电站整体的防雷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电力事业发展,传统变电设备的运行压力正在逐渐加大,当设备出现运行故障的时候,了解故障的性质,采取有效地措施进行处理十分必要,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对供电质量的提升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张强.500kV变电站变电运行故障分析与处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08):73-74.
        [2]王兴洋,侯兴旺,任成刚.500kV变电站变电运行中的故障分析与处理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03):165.
        [3]熊尚诚.变电运行发生事故的根本原因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33(36):111-113.
        [4]张姝.220kV变电站变电运行故障处理探讨[J].商品与质量,2016(47):123-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