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文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排屋庭院景观建设应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处理好地形、庭院、景观等构成景观元素的有机组合,创造优美的排屋庭院景观。本研究的目的是力求建成生态返真,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坡地型排屋小区。
关键词:排屋;选址;造型;环境;前景
1 引言
现代排屋区的规划设计既要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又要符合精神生活的要求。从排屋选址、道路规划、景观规划、公共设施等方面探讨了现代排屋区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为排屋区规划设计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依据。排屋又称联排排屋,是指一种连排的房屋,相对于组屋而言,是一种高档连排排屋,一般为2至3层。
2排屋建筑的选址
排屋建筑选址是排屋建筑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设计环节,排屋建筑的选址要求相对于其它普通住宅或高级住宅而言相对高一些。绝大部分的排屋建筑选择在低容积率、水资源丰富、生态优美、环境优越的地块建造,即城市郊区新建或山环水抱的休闲度假城。为了强调建筑与自然的联系,更大程度上满足居住者的心理需求,设计师会对选址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四周的良好的自然环境,沿河设置景观带,提供休闲游乐区,为居民提供一个休养生息的场所。除此之外,排屋建筑选址在交通,与城市的交流也很重要,既要能享受市中心的繁华配置,又能享受排屋有天有地。
3排屋建筑的立面造型
立面造型往往决定一幢建筑的气质,既要与自然毫不违和,又要具有地方时代特色,在自然环境中拥有自己独特的气质,大气而不失优雅。排屋建筑的立面造型通常会多样变化,立面的线条也是花样百变。设计者往往从整体出发,立面的开窗、挑出的梁头和几何形状等的整体协调配合,从多种多样的表达形式着手提高立面造型的层次感。在这之上,排屋建筑的立面造型还要与自然环境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地方气候、地域文化和地理条件。
排屋建筑的立面造型风格随着居住者的改变而改变,不同的居住者对排屋建筑的立面造型需求往往不同,中式建筑风、现代国际风、欧式建筑风等不同的立面造型风格也适应不同的使用人群。设计师通过对材料、色彩、形式等的选择改变立面造型的风格。随着风格的转变给人不同视觉,触觉的感受。利用方方正正的几何元素为主的风格派设计风格,机械却又不失美感。外观多采用浅色调为主的欧式设计风格,大气豪华,在不经意间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4排屋建筑的周边绿化
(1)协调性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环境景观设计也变得千奇百怪,形成多元化的形态。但是,多元化的景观没有统一性的主题会使得整个设计变得杂乱无章,同时使得整个景观变得单调而毫无生趣。因此,应实现多元化与统一性的相互协调,遵循协调性原则,科学设计环境景观。
(2)生态性
在设计排屋建筑的景观时,生态性是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充分结合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元素,打造更为科学的生态系统。在整个景观设计中,应充分结合自然状态下的生态系统,合理配置植物,科学设计水景、石景、山体等,达到理想的设计状态。
(3)平衡性
在排屋建筑的整个景观绿化设计中,还应该充分关注景观的视觉感,根据周边环境中具体的事物进行具体设计与配置,强调植物的合理组合,强调视觉上的协调与平衡。景观设计还要充分考虑对近看、远看等多层次的空间视线组织,在实现的开、关、闭、合等方面进行设计。
5排屋建筑的发展前景
在材料和结构方面:膜材料在排屋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也会是将来的一个趋势:膜材料在建筑和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直到膜材料在水立方体中的应用才引起人们的重视。将新型建筑材料运用到排屋建筑设计中,可以使室内设计更加精彩,更加符合高端人士的追求。薄膜材料重量轻,抗张力强,柔韧性好,抗紫外线和化学品能力强。具有使用寿命长、自洁能力强、半透明、熔点高等特点。这些材料的运用将使排屋设计焕然一新,除了满足人们对舒适生活的需求外,它们也更环保。同时,冷弯薄壁型钢在排屋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根据冷弯薄壁型钢的材料性能特点,预计冷弯薄壁型钢结构在排屋建筑中的应用也将成为未来的趋势。此外,排屋建筑将会大比例的使用太阳能采暖空气调节系统双源热泵系统设计:太阳能采暖空气调节系统双源热泵系统设计具有经济性能、效果、节能、安全可靠、综合性能独特的优点,更适合于建筑使用的排屋,更重要的作用是改善环境,满足国家在节能方面的需要,而且对于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还有提高能源战略的考虑。已有研究开始介绍河北省廊坊市一座排屋的供暖和空气调节系统。根据业主对节能与环保的双重要求,对业主选择太阳能与地源热泵系统相结合的供暖系统。为了更好地实现排屋的供暖和空气调节节能运行,系统可以通过优化控制方案、分时分区的建筑热量调节来运行。
随着城市进程化的发展,县城、乡镇的人口会不断涌入城市,城市规模增大,供给量也大幅增加,短期供应量的增长速度超过了需求量的增长速度。据有关部门统计,上海总价在150万元以内的经济型排屋目前占开发总量的四成,总价在150万~300万元之间的中档排屋比重已接近五成,总价在300万元以上的高档排屋供应比重仅一成多。从京沪两地的排屋销售状况来看,中低价位排屋项目都出现了热销,并成为排屋市场主力。排屋设计也会越来越成熟、理性,而开发商也将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对待排屋经营项目。
参考文献:
[1]Javad Riahi Zaniani,Shahab Taghipour Ghahfarokhi,Mehdi Jahangiri,Akbar Alidadi Shamsabadi.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heating,cooling and lightening systems for a residential villa at Saman city,Iran[J].Journal of Engineering,Design and Technology,2019,17(1).
[2]Yuan Zhang,Keita Yamaguchi,Masashi Kawasaki.A spatial analysis of the pond design to create Okufukasa,a sense of depth:a case study of Katsura Imperial Villa[J].Landscape Research,2018,43(3).[3]Miloš Duraj,Xianfeng Cheng,Dominik Niemiec,Orlando Arencibia Montero,Jan Durďák.Functional Villa Tugendhat and its Geological Subsoil - Design of a New Geotourism Place[J].IOP Conference Series: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7,245(4).
1 作者简介:宋汶蒨(2001--),广西南宁人,建筑学专业,本科生,Email:28467393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