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生活对电力的需求在逐年增加,做好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障电力的正常供应是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做好电力企业生产的安全管理是保障企业正常发展的重要环节,做好电力企业生产的安全管理是确保电力企业和谐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举措,同时电力安全生产可以有效确保电力的正常供应,为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及人民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文章重点就电力安全管理现状及监督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字: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现状;监督管理
1 电力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要性
第一,电力安全监督管理是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措施。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为社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提供电力保障。如若发生供电中断,会导致各行业的生产陷入停顿,严重影响人民的日常生活,还会带来一系列次生事故和灾害。电力安全的重要性决定了电力安全监督管理的必要性。第二, 电力安全监督管理是维系电力企业生存的基础。如果电厂经常发生事故,就无法实现满发稳发和可靠生产;如果系统经常发生事故,系统中的发电厂和变电站便不能正常运行,就会使电力生产和输配电处于混乱状态,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安全监督管理维系其生存发展。第三,电力企业的生产环境需要安全监督管理。电力企业的生产环境具有以下特点:电气设备多,高温高压设备多,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多,高速旋转机械多,特种作业多等。劳动条件和环境的复杂性致使电力企业的危险因素较多,进而对生产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因此,电力企业的生产需要安全监督管理,以实现防范于未然。
2 我国电力安全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2.1 对电力生产的操作不规范
近年来,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出现安全问题这一现象频发,归其根因,大都因操作不当所致。相关人员准备工作必须要做足,做好相关的检修、验电工作,电力生产过程要正规操作,不要投机取巧、偷工减料,杜绝安全隐患。因此,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就成为了决定操作水平的重要衡量因素,提高人员操作水平这一任务形式紧迫。
2.2 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
部分企业的员工安全意识不足,从而导致一些员工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出现安全问题。举例来说,有一些工作需要停电才能进行,部分员工由于安全意识不足,在没有验电、挂地线甚至在没有断电的情况下进行作业,还有的员工在处理变压线出现的相关故障时,没有做好安全措施,导致出现人身安全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由于员工的安全意识薄弱造成的。
2.3 设备质量安全问题
生产设备质量关乎电力生产工作整体能否完成,一旦设备出现故障损坏,不仅对供电地区生活生产造成很大压力,还会给生产人员安全带来极大风险。设备质量问题主要出自两点,首先在购置设备过程中,采购人员缺乏机械检查知识,未确认明确设备出厂期质量,以致购入不良设备,且后期经过使用磨损老化后,一旦出现问题,重复进行检查维修后,难以确认责任归属,无法要求制作方赔偿;其次在使用设备过程中,生产人员在操作使用上存在技术不过关、使用失当、维修检查不及时等失误,设备提前出现老化甚至损毁,导致电力生产工作无法如期完成任务。
2.4 缺少对基层地区的管理
在电力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部分电力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对小型的分散作业缺乏管理,只重视一些经济效益高的大型作业。在安全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全面兼顾,往往管理松懈顾此失彼,在出现事故之后才亡羊补牢,这种管理模式十分不利于电力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部分企业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小事故不重视甚至视而不见,管理人员以权谋私、照顾人情等,导致一些安全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处理。
3 提高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对策
3.1加强人员综合素质
电力企业需要设置安全且合理的电力管理系统,从而能够方便资源之间的共享,若某一区域发生安全问题,能够通过其他地区的支援及时提供帮助并快速处理,进而使安全管理效率得到提升。另外还要重视加强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在招聘人才的过程中就需要严格考核其安全知识,在人员入职以后还需要指导和培训相关操作,从而使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进一步提升,另外还需要对其突然事件的应对能力进行锻炼,对其展开学习与知识培训工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事故的产生,进而使安全生产能力提高。
3.2安全设备安全使用
电力安全设备以及工具的安全施工应规范下面几个方面:其一,对安全器具的报废制度严格的落实到位,也就是对将要到期以及外观检查不达标再或者是试验损坏的企业要参照报废制度严格落实,另外,还要避免出现报废器具买卖的不良现象出现;其二,对外包施工团队的资质严格开展检查工作;其三,制定并规范安全器具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其四,严格检查施工现场应用的大型施工操作设备。
3.3深入研究电力安全相关内容
要做好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不但要制定详细的措施计划,另外还需要与时俱进地更新相关理论知识方法。深入分析并研究电力安全有关的理论,进而能够更好地处理我国当前出现的电力方面安全问题,进而推动电力产业健康地发展和运行。要更新理论不但要求有关专业人员共同进步,同时还需要有关部门的充分投入,并借鉴其他国家优秀的经验知识技术,酌情运用于自身的工程当中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3.4加强施工现场规章制度
有关施工企业或是施工单位要提升施工过程当中的安全管理工作水平以及质量,分组管理施工人员,把责任落实到人,如此一来就能够约束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从细节上做好安全施工管理工作,进而使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施工责任心进一步提升,同时在发生安全问题的情况下能够快速找准事故责任人,防止各环节有关负责人员互相推卸责任,进而影响到施工效率并影响经济效益。另外施工单位还需要根据有关管理制度将交底工作落实到位,施工现场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对违反要求的行为进行惩处。
3.5加强建设电网减少事故概率
电力资源的安全使用和电力设备的安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只要电力设备出现老化的问题就会造成非常大的安全隐患。所以这就需要电力产业能够做好投资与管理工作,这就需要电力网络和电厂之间互相沟通并配合,建设合理且安全的电力结构,进而能够确保电力系统正常且安全地运作,尤其要重视电力网络,进而减少施工出现的几率并降低经济方面的损失。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供电企业进行工作生产实施的过程中,安全管理问题对于企业来说是关键的环节,因此,企业管理人员一定要对全员上下进行安全管理意识的培养与树立,以此来避免安全隐患的出现,作为供电企业来说,在后期的安全管理方面,要从制度、文化、管理以及思想意识等方面进行措施整改,充分保障供电企业的经济利益以及社会的供电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步峰.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26):237-238.
[2]杨火龙.电力工程安全管理实效性的提升策略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7(20):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