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供电所是供电企业进行服务的基层单位,是供电企业面向大众,服务社会的一个“窗口”担负着供电企业部分资产管理、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和电力营销等基本管理工作。随着电力由计划走向市场,供电所的工作显得更为举足轻重。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在供电所综合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供电所综合管理;应用
供电所是供电企业基础的组织单元,供电所班组工作成效和内部管理水平直
接关系到企业核心能力和客户满意度,可以说变电所是企业管理的根植与基础。
同时随着我国电网公司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的深入和完善,信息系统的深化应用成
了现阶段各级单位的首要任务之一。
一、供电所对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
1.供电所对管辖区实施配电档案和公用变压器低压用户的管理,需要弄清供电所、配变和低压用户的隶属关系,采用供电所管理信息系统,方便供电所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2.供电所的业务主要包括用户电量抄表、计算、审核以及收费等,这些业务既是重要的数据,又是生成日常报表的基础。为了确保操作人员对流程清晰且各人权责分明,应建立管理信息系统。
3.供电所需要处理各种往来的账务。
4.采用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为各类档案和报表的查询提供方便,同时为领导做出的生产经营决策提供支持。
5.供电所与电力企业公司的管理中心要进行数据通信。管理信息系统不仅能完成供电所电量和电费数据的传输,还能完成管理中心修改档案等命令的及时下达,从而实现最大限度的信息共享。
二、信息化运作模式
运行维护工作应与系统监测、现场巡视结合开展。系统采集用户、线路、变压器电流、电压数据,自动反映线路某段线路重、过载、电流不平衡、电压低、停电等,并发出预警工单。运维人员根据系统发出的预警工单进行现场核实后,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实施计划。大型维修或维护计划应及时上报,由上级领导
统筹处理;小型维护、调整电流不平衡、故障急修则可以由供电所直接处理。对于外部发现的缺陷,可以利用现有方式及时录入外部缺陷处理系统,做到快速定位问题,及时消缺、抢修,更好实现“预防为主”的目标,提高维护效率。通过用户系统定位准确反映有多少用户供电半径超距离、用户密度过大。运维无法解决的线路瓶颈无法通过改造解决以及变压器重、过载等问题都可以通过预警工单反映出来,及时获得规划储备项目,促进基建落实,减少盲目建设,提高群众满意度。营销抄核收工作需依靠普通低压用户信息化布点,直接实现所有客户的远程集抄,大大提高抄表效率。通过系统及时反馈客户表计是否存在异常。如有异常,则应及时更换处理,从而有效减轻核算工作压力,降低因电表异常引起的低压线损。通过不同电流、电压检测仪之间的数据核算,及时发现线路段落之间的线损异常情况,并发出预警工单;分析是否存在线路老化或区间表计异常,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提高表计管理效率。在收费方面,可以结合预付费表计的推广,加强收费管理。比如,信誉不佳的客户可以通过直接预付费表计预付电费后用电。出现停电时,可以通过远程控制复电。预付费的用户如果出现电费超期,则可以通过系统直接远程停电,待用户缴费后恢复远程控制,大大减轻了催费压力。实现业扩辅助报装。
每个客户来到营业厅办理业务,系统能直接定位办理业务的用户地点,方便业扩人员勘查现场、处理业务,节省业扩报装耗时,提升服务质量;
三、供电所管理信息系统功能与应用成效
根据供电所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体规划,从各个应用子系统和供电用途入手,探讨供电所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与应用。
1.供电所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立足于实现供电所未来发展的科学规范化和现代化,应凭借供电所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供电所管理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以及供电区域内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具体来说,由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供电所管理系统的功能如下:贯彻国家相应的供电法律法规政策,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以及丰富的服务项目;运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供电所业务数据的一致性,保证供电区域内供电相关数据,如用户、配变以及计量数据的全局一致性;运用管理信息系统约束供电所的管理流程,实现供电业务各环节的相互联系和约束;整套的管理信息系统能有效地实现供电所业务质量控制;通过管理信息系统的综合管理功能,大大提高供电所工作效率以及管理水平。
2.供电所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成效分析。将供电所管理信息系统按照系统功能进行划分,可划分为四个子系统: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用电营销管理系统、综合办公管理系统以及专业管理系统,各部分子系统以其独特的功能,实现供电所规范、科学的管理。供电所信息管理系统中安全生产管理子系统主要是实现设备的资料管理、巡视管理、检修管理、测试管理以及评定管理等,维护供电所区域内的设备,保证供电所生产的安全进行。用电营销管理子系统主要是为了实现包括电费的回收和计算、电量的监察管理和计量管理以及业扩报装管理等。通过用电营销管理子系统实现供电区域用户用电的汇总、记账、报表和综合管理。综合办公管理子系统主要进行用户信息、供电目标、人员考核、统计报表、财务以及各项规章制度的管理。综上所述,供电所的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应用于供电设备、用户用电计量、供电线路与故障以及供电所工作人员的管理等方面,实现供电所供电高压、低压的设备管理;供电过程的巡视、检修和测试;供电设备的保养维护;高低压的业扩报装;用户电费的抄表、计算和回收;供电线路的线损程度管理;用户窃电等违章用电管理;供电线路的异常供电和用户的异常用电管理;供电过程中发生的事故以及停、送电管理;财务管理;人员管理;系统管理以及用户信息管理等。供电所管理信息系统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通过一个体系化的结构系统,将供电所的各项经营管理纳入全新的管理模式中,为供电所提供了一个规范化、科学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它的应用一方面规范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保证了信息的安全传递,提供了建立新形式监督考核机制的手段,提高了供电所工作人员的素质;另一方面,凭借其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实现供电所多层次、大型数据的处理,建立起一个结合实际、简化流程、方便用户、提高效率的管理体系。供电所管理信息系统以其覆盖全局的管理思想,实现了供电企业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通过该系统的逻辑结构(决策支持、管理控制、业务处理以及客户服务)从上到下地实现了供电所全面的管理,其中,决策支持层在对供电所客户服务以及业务营销方面的全面分析和管理的基础上,对供电所营销策略和优化配置提供大力支持;管理控制层通过供电所的日常管理功能处理系统数据,并生成管理技术人员和其他管理部门需要的管理信息,从而有利于供电所进行业务管理、业务监督、业务考核和业务控制。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通过客户服务层,不仅为客户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同时为供电所建立了良好的形象,赢得了市场竞争力。在这个管理信息系统中,各环节都有其重要的功能和应用成效,其中,报装流程以及工作时间的公开,更是实现了供电所透明化的工作管理,这种方式有利于自觉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和督促,也有利于供电所的持续发展。总之,供电所现代化、信息化的管理信息系统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支持。
供电所的信息化系统应用质量评价指标进行展现和排序,并根据综合评价算法实现对供电局综合管理水平的全方位评价,为进一步深化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提供了较为先进的技术手段,同时为准确反映供电所管理现状,夯实供电所管理基础,以及供电所管理模式创新提出新的实践。
参考文献:
[1]高菊.基于多属性综合评价方法的网络文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出版参
考,2018(08).
[2]苗建.关于加强供电所管理的研究[J].农电管理,2018(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