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道路桥梁工程是我国的重点工程,道桥工程是我国交通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的社会进步过程中,道桥工程起到了非常强大的推动作用。道桥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施工线非常的长,所以,要涉及到许多不同的环境和地质条件,不同的地质条件给道桥工程施工带来了不同的难度,其中软土地基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地质环境,在道桥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使用正确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这样才能起到一个良好的施工效果,保证道桥工程的品质。
关键词:道路桥梁;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U416.1;U445.55文献标识码:A
1导言
在道路桥梁施工中,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性能是非常重要的,但软土地基是其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它之所以影响颇大,正是由于软土地基的黏土含量多,导致渗透性差,达不到道路桥梁工程承载力和结构强度的施工标准,结构变形以及断裂等问题极易出现,因此,找出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是目前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首要解决的问题,这不仅关系到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以及经济财产。因此施工企业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一定要根据软土地基的特性,选择合理的处理方法。进而保证工程的安全施工,加快我国道路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
2软土地基的特点
在道桥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软土地基是一种对施工影响非常大的地质条件,如果施工企业在这个方面没有处理好,就会严重的影响人们对道桥工程的使用,还有可能引发一些事故,软土地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软土地基的渗透能力差。软土地基与一般的地质条件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软土地基中黏土是其中的主要成分,沙子的含量非常少,软土地基的坚固性非常的差,而且具有渗透性差的特点,在软土地基开展道桥工程施工的时候,软土地基很容易在上部压力的作用下产生下沉的现象,局部的沉降会造成路面的开裂,严重的会引发桥梁的坍塌,严重的影响人们的出行安全。第二,软土地基的水分含量比较高,相比于一般的地质条件,由于软土地基的渗透能力差,所以,大量的水分会储存在其中。这样的情况会造成施工完成以后,在压力的作用下,软土地基中的水分会逐渐的被排出,造成道桥工程的沉降。
3影响软土地基施工的主要因素
3.1软土地基施工的环境
在道路桥梁软土地基施工中,施工环境是其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它主要对土质条件、软土的形成等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因此,施工单位在进行道路桥梁工程时,一定要全面掌握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根据其特性,制定合理有效的处理方法。土质如果有很大的黏性,采取一定的压实处理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但由于不同地区的土质结构不同,所以在施工之前,软土地基结构性能方面的问题就必须要充分认识,只有这样,软土地基的结构性能才会更好提升,工程项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才能得以保证。
3.2道路等级对软土地基的影响
在软土地基施工阶段,要全面掌握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并进行分析和研究,选择出最为合理的设计方案。同时,还要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进行提高。在桥梁施工中,道路的等级对其也有着一定的作用,因此,在选择合适的施工方式时,还要满足道路等级相关的要求,进而满足道路桥梁的性能需要。
3.3没有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
管理工作在施工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在保证工程质量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在软土地基中,对整个施工阶段必须要严格要求,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较为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而这所以没有就是因为许多管理人员在正式施工之前没有进行必要的处理,在管理制度制定方面也不是特别的明确,进而造成不能达到道路桥梁工程的使用功能的要求。
3.4施工单位没有足够的重视
现在有些施工单位不重视施工过程,不根据规定的要求和设计标准进行施工,进而造成软土地基工程质量差。部分施工企业在施工中对工程质量和软土地基的处理没有高度重视,当工程出现问题和缺陷时不能及时的发现解决,导致之后的施工出现下沉,严重影响着工程的质量。
4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4.1表层排水法施工技术
在道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施工中,为了降低土层的含水率,可将适宜的添加剂投入到表层粘性土中,促使土层的稳定性、固结性得到显著的提升,使得地基的坚固性、强度大大增强。如果软土地基中的沙垫层土壤含量较少、含水率较高,可将填土中的排水层设置成沙垫层,这样不仅能够降低填土的含水率,还能够确保施工设备安全、稳定的通行。同时还要注重地基土层的分布情况,避免不均匀沉降的出现,在实际的地基施工开始前要对地基强度、宽度等数据进行确定,并保障垫料敷设的规范性。
4.2加载法施工技术
在道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施工中,为了有效的控制地基沉降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采用加载法,其不仅能够强化地基的稳固性,还能够防止路面结构因沉降问题出现断裂、坍塌等情况。加载法主要是对地基增加总压法及降低间隙水压法促使地基软土层不断的沉降、加固,如果地基土层上部存在砂层,可采用地下水法促使地下水位降低。通常加载法与载荷量、沉降时间、固结层厚、自身重力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必须要对地基沉降进行严密的监测。
4.3垫沙层法
在实际的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处理效果,而且还可以减少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如果在道桥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软土地基的软土层比较薄,而且软土地基中的水分含量比较大,这种情况就可以使用垫沙层法。垫沙层法主要是把软土地基中的软土层排空,在软土层的下方,铺设一层沙子,这样可以有效的排除软土地基的水分,达到提升基础稳定性的目的,这种方法产生的费用比较小,但是使用的限制比较多,施工方在软土地基处理之前,必须要对软土地基的特点进行分析,合理的选择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4.4排水固结法施工技术
在道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施工中,排水固结法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施工处理技术,其主要是对软土地基施加压力,促使软土层不断地压缩,促使地基强度不断地增高。为了强化软土地基排水固结效率,可在土层与地基之间设置适量的垂直排水柱,这样就能够大大的增强地基的抗剪强度。通常在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可将填土法、排水固结法及加载法联合使用,因为地基中含有的土层土质不同,仅仅采用一种加固方法很难保障地基的稳固性,例如:在泥炭质地基中采用排水固结法取得的效果就不够显著。
4.5挤密法施工技术
在道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施工中挤密法的应用也比较常见,然而由于软土地基中所含的土质不同,采用的挤密法也多种多样。如果地基土层中含有湿陷性黄土可采用挤密桩法施工技术,主要是将桩孔打入地基中,然后将砂砾、碎石等填入桩孔中,并对其进行分层密实夯填;如果软土地基较厚可在用素土挤密法,此种方式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在附近取土;如果地基土层为粘性土可采用石灰土桩法,将石灰、煤灰、炉渣等混合后回填或夯实,也可采用砂石桩法,将地基中打孔,并通过振动、冲击等方式将砂砾材料填入其中。
结束语
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地质条件难免会遇到,对整个工程的施工有着非常大的负面影响,使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不能得到保证。因此,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之前,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软土地基的土质条件,全面掌握施工周围的环境,然后科学合理地选择出合适的处理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软土路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达到道路桥梁的标准,全面提升道路交通的安全出行。
参考文献
[1]赵立伟.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实践[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122.
[2]陈建平.道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方法[J].智能城市,2019,5(22):141-142.
[3]郇翔天.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措施关键思路[J].智能城市,2019,5(22):153-154.
[4]郑斌.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32):282-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