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资源在山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4期   作者:焦中林
[导读] 随着现代教育事业不断发展,老师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也积极对网络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事业不断发展,老师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也积极对网络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以达到丰富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效果目的。尤其是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仅仅仰赖教材课文内容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阅读需要,在课文重难点知识理解和掌握上也存在较大难度,但是将网络资源利用到其中,不仅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阅读需求,还能够在图片、视频、动画等资源辅助下,引导学生突破学习重难点,实现知识、能力和素养提升。基于此,对网络资源在山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展开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网络资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用;分析

        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重要构成部分,对学生思维发展、阅读方法掌握和阅读能力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结合当前山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来看,发现学生进行阅读多通过教材课文实现,在阅读形式上也较为单一,致使学生语文阅读兴致不高,也直接影响到语文阅读教学效果提升,还需要老师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将网络资源应用到语文阅读教学当中,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积极性的同时,引导学生掌握正确阅读方法,对课文所讲述内容准确理解和把握,进而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使其获得更好发展[1]。本文联系网络资源在山区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重要性,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传授阅读方法、拓展学生视野等方面出发,对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进行细致分析,希望能够为其他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一、网络资源在山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运用的重要性
        在山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网络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可以起到以下作用:(1)丰富阅读材料,以往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语文阅读,多通过实际教材课文实现,在学生对课文通篇阅读以后对所阐述内容进行理解和分析,然后在老师讲解、指点下完成课文阅读和学习,然而仅凭借教材资料进行课文阅读,无法调动学生阅读兴趣和积极性,相应阅读教学效果也会大大降低,这时候就可以对网络文本、视频、图片等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使学生阅读资料变得更加丰富,相应阅读兴趣和积极性也会得到提升;(2)增进学生阅读理解,小学阶段学生年纪比较小,认知水平也较低,进行语文阅读时极容易出现理解困难情况,而将网络资源融入到其中,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到更多作者生平事迹,课文所描绘的人物、景象也能够通过多媒体以图片、视频等方式直观形象呈现出来,学生阅读和理解也会变得更加容易;(3)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学生在不断阅读过程中积累经验,并对阅读方法进行总结和优化,实际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注重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对阅读文章背景、内容、情感等进行深入剖析,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正确阅读方法,并在不断实践体验中提升自身阅读能力,也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高打下良好基础[2]。
二、网络资源在山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一)利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作为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老师也要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进行培养,实际操作中老师可以从小学生个性特征着手,对图画、视频等网络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目光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相应阅读教学效果也会得到明显提高。如:在对“四季”开展教学时,老师就可以结合课文所描述的春夏秋冬四季景象,从网络中搜寻相关景象图片、视频资源,并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可以给予学生极具强烈的感官刺激,并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文阅读当中。
(二)利用网络资源,增进学生阅读理解
    小学阶段对学生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其本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阅读对文章描述内容和表达意义进行准确理解,并使学生语文阅读、理解等能力得到提升。

然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文章内容了解只能够通过课文反复阅读、分析实现,再加上小学生思维认知发展不够成熟,导致学生出现阅读学习困难情况,而将网络上存在的作者生平简介、文章写作社会背景等资源应用到阅读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文章内容,相应教学重难点也能够轻易攻破,学生阅读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如:在对“赠汪伦”开展阅读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加透彻的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老师就可以将李白、汪伦生平简介和该诗创作背景通过多媒体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可以让学生对两人快乐自由和不拘俗礼个性特征进行了解,并深刻感受到两人真挚深厚情谊,课堂教学有效性也会大大提升[3]。
(三)利用网络资源,传授学生阅读方法
    网络资源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应用,只是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存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指导学生掌握有效阅读方法才是最终目的,学生对课文内容也能做到真正深化理解。一方面,老师可以利用学案导航,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共享,实际执行中老师可以布置课前预习作业,让学生在课文阅读中对相关生字、字词等进行认识和理解,然后对课文内容有关信息进行搜索和整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就能够与其他同学搜寻信息进行共享和融合,课文阅读和理解也会变得更加深入;另一方面,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化理解,尤其是在文章主旨脉络把握方面,需要学生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并在结合精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中,对课文重难点进行攻破。如:在对“美丽的小路”开展阅读教学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预习,并准确掌握生字和词汇意思,然后引导学生搜寻与美丽小路相关的网络资源,并在小路为何美丽?关键内容指引下,使学生将信息资源与文章资料有效联系起来,最终使学生理解到小路之所以美丽是因为鹿先生、兔小姐等打扫和爱护,课文所体现的爱护环境思想意义也能够被学生所感知,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对预习-资料查询-关键问题思索-有效资料融合-分析感悟阅读方法加以掌握。
(四)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课外阅读
    小学阶段学生进行语文阅读仅仰赖教材资源还不够,不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阅读需要,而将网络存在的阅读资源有效开发和利用起来,既能够满足学生不同阅读需要,又能够开阔学生视野和思维,在不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推进学生获得更好发展。一方面,老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交流、Moodle社区等方式,对小学生心理特点和阅读需求进行了解,然后借助以讲诱导法、赏识激趣法等措施,全面调动学生读书兴趣,并大力开展“课外知识小博士”、“书香少年”等活动,进而为学生创造一个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读书环境,以指导学生开展拓展性阅读;另一方面,对小学阶段语文教材进行深度剖析,并为学生推荐与之相关的课外读物,既能够避免学生出现盲目性阅读情况,又能够增强学生阅读选择性,极大满足学生不同阅读需求,如:在对“亡羊补牢”、“盘古开天地”等寓言、神话学习以后,老师就可以从网络上搜索“嫦娥奔月”、“龟兔赛跑”等资源,让学生有选择性的进行阅读,并以图画、日记等形式记录自己真实感受,可以促进学生精神和个性得到进一步发展[4]。         

结语:本文是基于对网络资源在山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的分析,将网络资源引入到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仅可以使阅读资料变得更加丰富,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理解阅读内容,进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升。然而想要达到这一教学效果,就需要老师对学生个性特征、阅读需求进行有效把握,并根据实际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和利用网络资源,促使阅读教学有效性得到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视野也能得到延伸和拓展。  

参考文献:
[1]向琼.浅谈互联网资源在山区小学课外阅读指导中的意义[J].教师,2016,(28):47.
[2]赵立源.网络资源在山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J].文渊(小学版),2019,(2):472.
[3]罗美琼.网络资源在山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J].教育信息技术,2015,(7):75-76,77.
[4]李小红.网络社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信息技术,2015,(1):124-125,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