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4期   作者:李亚均
[导读] 结合当前小学语文高年阅读教学的情况,从自身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出发,
        摘要:结合当前小学语文高年阅读教学的情况,从自身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出发,多角度分析了如何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能够充分利用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方法全方位提升小学生的阅读以及写作能力,希望能对于今后全方位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语文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阅读和写作也是教学中的重点以及难点。所以,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则是通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感,为写作奠定一定的基础,通过写作能落实相关的阅读效果,能够实现读写相互融合,全方位保障学生的阅读和习作能力得到提升。
1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通过情绪来写读后感
        在小学语文高年级的教学中,读后感则是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有效方式。在学生阅读完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籍之后,结合自身的内心感受,就书中内容谈谈自身的感想以及看法,这样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重点则应让学生利用写作的方式来抒发自身内在的感受,内心情绪的变化和文章的理解之间的关系。在开展阅读中,充分了解文章的背景以及内涵,有助于进一步体现出学生的感受变化情况,实现情由心生。通过教师的必要指导,有效提升学生的进行读后感写作的兴趣。
        比如,在进行毛泽东的《七律·长征》的学习过程中,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采用领读的方式领着学生进行学习。而后,进行分小组的从事来进行阅读该篇律诗,并要求学生在阅读环节中,记录相应的好词好句,以及那些能对自己感悟较深的语言文字,可将自身的理解以及感悟写在句子旁边。在进行阅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进行重点词句的分析和讲解,从整体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关键的知识点以及作品所要表达的中心主题。另外,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以及当前社会上的热点问题进行思考,重点对于律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讲解,着重于学生对于关键词句的理解,赏析重点的流传广泛的诗句。结合学生的小组讨论情况,鼓励学生能够自由化进行该篇律诗的讨论和思考。最后,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自身知识体系结构,从自身的阅读积累来强调如何更好地对于《长征》的理解,来写下对于这篇律诗的读后感。具体的书写内容则可以为自身对于这首诗的感想,特别是文章对于自己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学生可以结合当前的安逸的生活进行展开,这正是由于当年那种红军的艰苦奋斗以及不服输的精神,以及不怕流血和不怕牺牲的战斗才换回我们的幸福生活。鼓励学生能够联想到所阅读的相关书籍和文章,教师适当引导,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唤醒学生平时所积累的相应知识内容,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升。
2 教给学生由自身品味来写日记
        通过写日记的方式,能帮助学生能够锻炼相应的写作能力。在进行小学生的日记教学过程中,并非针对一日三餐进行详细记录,而也不要学生发挥想象力来进行虚拟生活,而重点则是要从学生的真实情感出发,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来开展文字的记录。所以,利用阅读感受,借助于生活体验,这样通过日记方式能够实现学生的读和写相互结合,从而有效记录学生的生活中的有营养的见闻,这样也可以看做是有效的语文阅读方式。在开展语文阅读的教学环节,一定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能够更好地体会到语文学习的魅力,切实对于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这样才能激发对于写作的兴趣。通过读写相互结合的方式,能帮助学生深入阅读理解。
        比如,在进行《钓鱼的启示》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开展相关的阅读以及学习活动,结合课堂教学的情况来重点讲解所涉及到的挣扎、抖动以及跳跃等形容鱼儿上钩动词。

在课堂结束后,教师可以布置周末日记作业,鼓励孩子和爸爸去钓鱼。在这样的文章学习基础上,能够充分表达出课堂所学的对于钓鱼的热情以及兴趣,日记的内容也可以集中表现出和父亲一起参与钓鱼活动的乐趣,以及如何有效解决钓鱼中存在的困难,以及当时内心的心理变化情况。通过这种日记的方式,记录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更好题会到写作的魅力所在。所以,阅读的目的就是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他们写作能力的提升。
3 由相同处寻找不同
        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进入深刻的思考,能有效去理解文字背后的深刻内涵,充分借助于自身的丰富想象力,有效保障顺利预期的学习目的。在进行小学的高年级语文教学的环节,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开展改写式读写结合,通过改写练习,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实现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得到极大化的提升。在具体的阅读中,最好能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开展具有新意的改写,这样也是对于读写教学的创新。
        比如,在进行《北京的春节》的学习过程中,对于针对春节食物以及燃放炮竹的相关描写,这部分内容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大部分学生对于文章都具有浓厚的兴趣。考虑到不同地区的春节习俗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原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结合自身情况来进行改写练习。教师应该尊重不同的学生的不同思维表达方式,以及不同学生对于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的情况,只有充分认识到这种差异性的存在着,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更好地帮助学生通过身边事物来富有新意地改写文章,也能实现自我内心感受和想法的抒发,保障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能力的大大提升。
4 由借鉴来体会创新
        在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保障有效实现读写相互融合发展,能通过文章本质来更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精妙之处。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能有效理解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学会有效借鉴从而掌握为自己所用,通过对于文章的好词好句的合理模仿,有效提升自我的写作能力。通过模仿写作,能够总结相应的格式以及写作方法,实现语文学习中的读写结合,有利于语文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比如,在进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学习过程中,作者针对鲁迅先生对作者生活产生的良好影响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述和论述,其中,用词细腻能够体现出作者的丰富情感。在具体的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模仿,来描写自己所敬爱的人。相比而言,文章的不同之处在于,学生要描写的对象则是依然健在的人,并重视如何体现出所尊敬的人对于自己的重要影响,尽量则应进行细致化的描写。通过上述方式,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思考周边的人和事物,鼓励学生能够利用文章阅读激发自身的联想,从而在落实到写作过程中,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读写结合。
5 结语
        由此可见,在开展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广大语文教师则应重视利用读写结合的方式,在体现出学生为主体性地位的教学模式下,积极利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有效激发他们对于阅读以及写作的热情。另外,语文教师还应积极合理化引导学生,重视如何有效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开展语文阅读的过程中,写作则是阅读的有效应用,鼓励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平时应该重视文章阅读积累,这样则能为后续的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曾明. 巧用教材,读写结合——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几点思考[J]. 数码设计(上),2020年1期.
[2] 郑明霞.  基于读写结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 读与写, 2020年5期.
[3] 王紫璨.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探究[J]. 神州, 2020年1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