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电力市场营销体系问题研究和探讨 柳雷起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中国电业》2019年第23期   作者:柳雷起
[导读] 本文针对电力营销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摘要:本文针对电力营销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充分把握电力营销的主要特性,积极构建现代化的电力营销体系,牢牢把握电力营销这一核心业务,突出抓好电力营销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电力营销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有效提升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电力;市场营销;问题;研究;探讨
        1进一步明确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
        1.1关于电价改革
        单独核定输配电价,按照“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的原则,分电压等级核定电价。分步实现公益性以外的发售电价格由市场形成,放开竞争性环节电力价格,把输配电价与发售电价在形成机制上分开。
        1.2关于电力交易体制改革
        规范市场主体准入标准,按照接入电压等级,能耗水平等确定可参与直接交易的发电企业、售电主体和用户准入标准。引导市场主体开展多方直接交易,逐步实现多方直接交易。鼓励用户与发电企业之间签订长期稳定的合同,建立长期稳定的交易机制。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建立用户参与的辅助服务分担共享机制
2新形势电力市场营销模式分析
        2.1大用户的直接交易市场
        所谓大用户的直接交易指的是电量需求量较大的用户与发电企业单位签订一定的交易合同, 将电力资源的配置变得更加市场化,引入更多的竞争因素, 对电力市场进行改革。改革的突破口就是大用户的直接交易市场, 这样就会使得大用户与电力企业形成了具有需求关系的交易, 既弥补了传统电力市场营销模式风险集中的缺点, 又分散了市场的风险, 还更大程度上降低了未来电力企业的投资风险。电力企业单位需要建立发电企业与大用户相互交易的服务平台, 提供一系列的信息服务,发挥其重要作用更大程度促进交易的完成, 电力单位的营销中心就是为了引导市场交易的完成。这些交易包括很多内容,比如将来的市场供求关系、输电的利用率、电力的需求空间以及市场的供给需求弹性等, 以此来放大市场交易量, 充分利用电力企业的电网资源,增大电网的收益。市场改革方式由改变电力企业电力资源的配置方式代替政府的管制方式。
        2.2对电力市场的二级市场进行服务
        对于未来的中长期电力交易可以采取大用户直接交易市场,但是大用户直接交易市场具有不确定的缺点。所以电力交易二级市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为电力二级交易市场对所有的用户都适应,都可以进行风险的规避。电力交易二级市场是电力市场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电力交易二级市场的建立,一级所签订的的合同是发电企业的发电权以及用户的用电权,二级市场属于发电企业与用户的短期交易平台, 这样的电力交易既具有灵活性,又可以较好的对电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电网公司应该建立电力交易二级市场营销平台, 这个平台要提供促进市场交易的信息服务, 还要通过信息服务来促进市场的交易。
        2.3为现货电力交易市场服务
        新形势下的现货电力交易市场是电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相应的电力市场交易体系, 以此对电力交易量进行放大,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率以及需求率。相比与大用户以及二级电力市场交易, 现货电力交易具有常态化以及系统化的特点。电力单位基于统一的交易规则, 在规范时间内展开竞争。现货电力交易市场的主要目的在于将社会的福利最大化的同时对电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电力单位的服务营销平台可以为现货市场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比如现货电力市场交易合同交换后,电力市场信息服务就会给出相应的成本, 潜力以及电网的阻塞情况。


3新形势下电力市场营销体系的构建策略
        3.1实施差异化的电力营销策略
        差异化营销是现代营销理念中一种常用的营销策略,它是指在成熟的市场中,企业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市场,针对子市场的实际情况提供不同的产品或服务的销售措施,包括制定并实施不同的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策略。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资源是有限的,只有把有限的资源充分服务于能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优质客户,才能不断提升营销效果。因此,电网企业要对所辖地区的用电客户的用户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比如,用电量、用电的潜在需求量、电费价格、电费回收情况、所在电压等级等,并根据客户实际情况和需求,采用大数据方法,对客户群体进行分类,结合分类情况进行差异化的服务,特别是优质用户,要提供优先主动的服务,从而锁定市场份额并扩大市场收益。
        3.2电力销售服务新模式
        电力营销的主要任务是确保电力商品的正常销售,核心要素是电价,所以创新电力销售服务模式要紧紧抓住创新电价形成机制这个关键点。深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形成电力市场主体多元化竞争格局,电价不再由政府部门统一制定,而是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的。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制定科学、合理的电价对于用户数量和交易容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收益和利润。要针对用户的消费心理和多层次的用电需求,加快推行以菜单电价为核心的电价新体系,制定适应电力市场需求的主流类型电价菜单,包括固定电价、分时电价、极端峰时电价、可变峰时电价、实时电价等。进行电力营销时,把电价菜单推介给用户,用户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需求,选择一种电价模式进行电力消费。
        3.3融入市场竞争,大力开拓电力市场
        随着市场竞争机制在电力公司的引入,做好电力营销显得更为重要,尤其是做好电力营销管理和维护客户工作,例如,部分中小企业在供热方面依然采用较为落后的煤炉,没有使用电力供热,而一些较小的宾馆酒店在供热方面也使用锅炉供热,还有部分家庭生活采用的是燃气,这些都是电力公司应该通过自身努力应该合作的对象,通过自身宣传,提供优质服务不仅能够获得更多客户资源,而且能够为用户节省经济支出、提供安全保障。
        3.4提高电力产品的质量
        在电力企业进行市场营销的工作过程中,除了加大宣传,提高知名度以外,还要注意加强自身产品的质量建设,将电力产品的质量问题作为电力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从而可以将其作为电力营销工作的重要突破口,来增加用电客户的信赖度,保证电力企业能够保存竞争实力,在激烈的电力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电力企业还应该加强对产品特性的建设,满足用电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依靠电力产品的优秀质量来吸引更多电力客户的关注,获取更多客户的支持。
        3.5完善电力需求侧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指为了达到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实现低成本电力服务所进行的用电管理活动。其主要内容是对终端用户进行负荷管理,使用电负荷平均化,提高终端能源使用效率及实现综合资源规划等。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它可以减少高峰时段电力负荷对电网的压力,提高供电可靠性和服务水平;在电力供应形势紧张的情况下,可以大大缓解限电的压力,提高电网设备的利用率,保证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减少和延缓电网建设的投资。大力推进用电技术进步,提高全社会的电能终端用能效率,把完善电力需求侧管理纳入综合资源规划,延缓或减少发电装机投入,提高资本资源的收益和利用率。
        3.6注重技术创新,建设智能用电服务体系
        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电力公司要进一步提高技术创新,进一步依靠高速通信、快速储能、高级测量等技术,建立电动汽车储能、智能测量和控制服务,充分开发客户资源,实现与客户的有效沟通交流,实现电网与客户能量流、信息流、业务流实时互动,构建服务方式灵活、资源配置优化、管理高效集约、多方合作共赢的新型供用电模式。
        参考文献:
        [1]干亚飞,程光明.新时期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不足及改进措施[J/OL].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11):82.
        [2]柯娜.信息化背景下的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方法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31):191-192.
窗体底端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