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进入21世纪后,电力成为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了促进了发电企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因此发电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营造积极的文化氛围。本文试以某发电厂为例,对相关发电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安全文化建设的具体方法进行认真探析。
关键词:发电企业;安全文化;生产实践
前 言
安全文化属于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发电企业加强相关的安全教育,有利于企业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发电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工作的特点,积极反思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及时发现并解决现存的问题,对相关的安全问题做好引导工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整体上提高发电企业的安全建设水平。
1 新形势下发电企业安全生产面临新要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用电需求的增加,发电企业的发展也呈现出越来越好的态势,生产的安全性得到了提高,在生产过程中的监管制度不断完善,监督力度不断加强,法治水平不断提高,较之以往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些都促进了发电企业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的发展进步[1]。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的长治久安,都需要充足的能源作为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结构不断升级,能源结构也向节能环保转型,在这样时代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之下,发电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安全生产建设刻不容缓。发电企业必须紧跟时代的潮流,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认清当前的形势,做出科学准确合理的预判,积极进行改革创新,为电力资源的安全生产发展提供保障[2]。不同时代对于发电企业的安全建设有不同的要求新时代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企业应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贯彻党的精神,一切听党指挥,具有企业担当;第二,严格执行相关电力法律法规的要求,一切按程序办事,规范员工行为;第三,把握能源发展的新趋势,贯彻相关的发展战略,维护电力发展的安全性;第四,加强预防,防患于未然,定期开展安全排查工作;第五,制定健全的应急措施以应对突发情况,增强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2 发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
本文以某发电厂为例,深入探讨发电企业安全性建设的具体方法。
2.1完善制度,落实责任,营造制度安全文化
2.1.1建立“安健环文化”先进的安全文化系统
该厂安全文化建设始终突出以安健环文化为主题,以企业文化为背景,以责任文化为延伸,时刻以关注人的生命、健康及提高全员文化素质为核心,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定期开展活动,通过这些方式,将安全生产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从根本上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紧紧围绕主管公司的安全愿景、安全规划、安全目标以及核心安全理念,同步形成了科学的目标、完整的价值观、详尽的安健环文化宣示系统,做到安全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固化于制、物化于境”。
2.1.2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履行安全承诺
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将安全责任明确到各个员工身上,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并在责任书中明确了年度应控制的安健环指标,关键业绩考核指标,管理指标、管理评价指标等内容。各部门对班组对个人层层签订责任书,厂部针对年度安全目标,制定了详细的确保实现安全目标的措施。厂属职能部室每季度对班组安全目标责任书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通过“一岗双责制”,真正实现了安全管理分级控制,做到安全生产一票否决[3]。
2.1.3完善规章制度是安全发展的前提与保障
该厂始终坚持制度是安全发展的前提与保障的原则,在生产运营中,坚持抓机制、抓基础、抓标准、抓落实,建立了由风险管理、安健环监察、运行检修管理、评估与改进等管理系统构成的发电本质安全管理体系,为安全生产提供了全面完善的制度保障。厂每年对制度有效性进行评估和复核,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等的更新,以及管理机构的改革等,及时组织对相应管理制度进行修订,确保制度的有效性、合法性,现已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按照国家和上级公司的相关要求,每年组织应急预案修订工作,预案包含生产安全事故、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根据厂管控重点和风险高低,编制了1个综合预案、20个专项预案和25个现场处置方案,形成了门类齐全、体系完善、逐级管控的应急预案体系。
2.2守土有责,营造物态安全文化
该厂厂区整洁,环境优美。定期组织安全文明检查,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现老旧,不安全的电力设施就要及时更换,加强科技创新,研发新兴技术提高发电效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与此同时,还要改善工作环境,特别是要定期排查工作中危险系数较高的环节,在保障员工人身安全的同时努力营造一个优美洁净的工作环境。
充分发挥文化标示的作用,利用各种标语警示,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从整体和细节处提高员工工作环境,比如重新装修工作场所,适当进行装饰,营造温馨和睦的氛围,使工作人员和顾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还要规范工作流程,明确员工职责,完善工作设备,保证器械的质量;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工作中,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能降低实地考察的风险,确保了工作的安全。利用微信等现代通讯工具,让员工积极参与到日常管理中,听取民众的意见,既有利于做出更合理高效的决定,又能够营造轻松开放的文化氛围,同时还能增强企业工作的安全性。
2.3以人为本,营造心态安全文化
2.3.1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
安全教育培训的常态化。对于每年的新员工在入职前,均接受厂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通过考核合格后方可正式上岗。为了巩固员工的安全技能,该厂每年开展各种安全管理培训,举办消防技能培训、交通安全知识培训,加强安全责任人及安全人员责任意识培训。保障员工熟悉安全知识,掌握必须的安全技能,安全培训覆盖率达100%。除了组织员工开展培训的方式,还积极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安全教育。除了传统的宣传方式如广播,宣传公示栏,杂志书籍等,还广泛利用新型媒介如电视,互联网,自媒体等等方式,对发电企业应该遵守的相关法律法规,安全注意事项等展开宣传。在定期开展的工作会议上针对这一时期的工作情况,进行安全工作分析,讨论、制定安全措施;每月总结分析一月的安全工作;定期开展全员安全生产教育活动,切实做到安全生产警钟长鸣。积极开展“劳动竞赛”、“运行操作无差错竞赛”等活动,促进员工安全技能水平和能力素质的整体提升,以适应厂和职工发展的需要。
2.3.2开展多种安全教育培训
该厂根据不同的安全教育内容,针对不同的工种与岗位,有针对性的采取多种形式对生产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职业病安全、急救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全员培训。在异常天气,针对易发生水浸地带开展防汛演练、针对危险品区域开展防止危险品危害应急演练、针对易燃易爆区域开展消防演练、针对现场作业情况开展人员急救演练,其中2019年全年共完成应急演练16项。对应急演练情况和应急预案、处置方案进行评估,提高了员工安全应急技能。
2.3.3加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
该厂落实上级公司风险预控体系建设,积极推动诚信班组建设活动开展,明确班组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落实了岗位的“一岗双责”,发动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到发电本安体系建设及诚信班组创建活动中,推动班组安全工作精细化管理,深化了班组成员对安全的认知,强化了班组成员的安全职责和意识。同时,为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将安全活动辐射到家属成员,员工对厂的安全活动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同时,安全主管部门及党建宣传部门更是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在生产区域和集控室设置安健环文化长廊,向员工灌输安全知识。
2.4警钟长鸣,营造行为安全文化
2.4.1加强员工、承包商人员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该厂成立了以厂长为组长的应急管理委员会,下设应急办公室和相应应急处置组,统一指挥和协调事故处置,做到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响应、配合默契,正确处置。按照要求上级修订应急救援预案,完成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方案修订共45项。
2.4.2组建厂应急队伍,全面开展应急演练
先后组织开展了全厂停电事故、液氨泄漏事故等应急演练,举办了消防演练、电气“五防”模拟演练,水淹泵房事件演练等。通过开展专业的技能培训和演练,加强了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处理能力,取得较好效果,提高了人员应急的技能,应急演练得到强化和常态化。
2.4.3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
该厂紧紧围绕“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紧抓“四个”强化,对各项安全责任分解、细化和落实,把潜在的各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筑牢安全根基。
结 语
综上所述,发电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工作的特点,定期反思总结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同时企业要经济文化两手抓,在努力提高企业效益的同时还要注重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员工的引导,使企业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稳步发展[4]。
发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应紧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总结和梳理存在的不足,并且在注重生产的同时,还要切实强化发电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具体需要切实强化以上工作的开展,尤其是要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注重职工的引导,才能更好地促进安全文化建设成效的提升和优化。
参考文献
[1] 石峰. 发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刍议[J]. 中国设备工程, 2019, (10):28-19.
[2]马广平.电力企业安全文化重塑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
[3]史晓梅.浅议发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四个层次[J].中国电力教育,2018(20):252-253.
[4] 徐伟,王力洋. 规划风险管理在核电项目的应用[J]. 电力系统装备,
2018,(7):214-215.
作者简介:黄甫能(1978-),男,壮族,广西田东人,本科学历,工程师,主要从事电力安全生产和环保管理等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