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习承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88)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力系统由于在人们生活中的巨大作用,使人们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力系统在电子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功能越来越完善,能够通过远程控制进行对电力系统的相关操作,并且通过相关显示发现电力系统中的问题,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本文对电力自动化系统工程进行了一系列探讨,分析电子信息技术在其中应用的问题以及对策,希望能够通过电子信息技术与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结合,促进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电力自动化系统;应用分析
1.电力自动化系统概述
1.1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概念
当前许多电力企业为了提升电力生产效率,将自动化技术在生产管理中进行使用。当前的电力自动化系统包括发电设备、输电设备、配电设备以及电力使用设备四部分,在系统之外,技术人员会借助计算机设备对整个电力生产和运输过程进行管理监督,保证了电力生产和电力输送过程的自主性进行,有效的提高了电力生产效率。电力自动化系统内部还包含有传感器系统,在生产和输电过程中,系统会自行对线路以及生产设备的完整性和功能进行检测,若是出现故障,则系统会直接报警,且对故障位置进行显示,极大的提升了故障检修工作的进行效率,避免了故障的出现影响人民的正常用电。
1.2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优势
在当前的电力生产中,自动化系统具备如下几方面的应用优势:第一,自动化系统有效的提升了电力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在以往的生产中,电力生产过程的压力较大,生产设备的长时间运行可能会导致系统过热或是线路故障问题,对于生产效率和生产过程的安全性有着极大的影响。电力自动化系统可以完成对电力生产过程的监督,对于设备的温度以及线路的完整性进行全程的监管,一旦出现异常数据会及时报警,有效的降低了系统的故障概率,对生产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第二,系统针对生产过程设计了多种冗余模式,可以根据不同的用电需求对生产过程和输电过程进行调整,保证了电力生产的合理规划,避免了资源浪费问题的出现。
2.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现状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当前电力自动化系统在电力生产中的应用普遍性不断提升,有效的提高了电力生产和输送过程的可靠性。电力生产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可以提升生产的稳定性,保证电力生产效率,满足了当前人民生活和生产的用电需求。在以往的电力生产中,电力生产的规划性不足,生产过程不够稳定,且线路故障难以及时发现,在影响人民用电的同时也增加了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量,对于企业的生产成本有着极大的影响,也不利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借助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人员可以保证电力传输过程的稳定性,借助信息的收集和整合,系统可以更具有针对性的完成生产和输送计划,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同时,电力自动化系统可以完成对生产过程的监督,保证了故障检修效率,有助于电力生产过程的稳定高效进行。
3.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建设中的应用
3.1电网调度自动化
在电力自动化系统建设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通过对电网负荷以及电压参数进行控制,从而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状态,使客户的用电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同时,通过对电力资源的合理调度,使资源和能源能够得到合理利用,减少了对能源的浪费。在发生电网事故时,要确保电压力能够维持日常生活用电的需要。通常情况下,电网事故都是紧急事故,科学的电网事故处理方法能够保证电力资源的有效节约和配置,从而使现代化的电网管理技术能够促进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发展,采用现代事故分析方法使电网能够维持在良好运行的状态。做好事故发生的预防工作,从而通过必要的监控手段使事故被控制在萌芽中,维护良好的电网运行状态。
3.2变电站自动化
我国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建设,经常会受到市场体制的影响,因此发展不够迅速。当前我国变电站的发展和完善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有效结合电子信息技术,实现变电站的自动化,完善变电站的发展效果,从而促进变电站的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变得越来越自动化,通过电子信息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能够为变电站自动化建立良好的基础。计算机的信息通信接口功能、计算机的存储功能以及数据分析能力,都能够充分体现变电站的运行能力,从而使变电站的运行安全得到提高,改变了传统变电站中采用人工进行仪表以及相关装置运行的局面,形成了自动化的控制系统,提高了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质量。
3.3配网自动化
目前,在我国各大发电厂中使用的技术主要是分散控制系统,能够通过对电网系统单位进行分散控制,从而实现集中化管理。一些发电单位积极发展配网自动化项目建设,在发电厂技术中采用分散控制方式进行系统控制,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发电厂的运行效率和质量,也增加了配网的安全性,使配网能够在运行过程中发挥其自身的作用。通常情况下,配网自动化用到的设备有电压无功控制设备、故障录波装置、量控制装置、继电保护装置等,通过配网将这些装置进行连接,从而使网络资源能够共享,实现设备数据的高速传递,使配网设备能够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价值。数字化变电站就是配网自动化发展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能够使电力系统向自动化方向发展。通过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记录,及时发现运行过程中的问题状态,从而快速给出相关故障报告,采取正确的解决措施,使电力系统的问题得到解决。通过数字化变电站系统,电力系统要能在解决系统问题后马上给出相关检测报告,从而保证变电站设备的运行状况检测结果能够更快地传达给相应的部门。
4.电力系统自动化未来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的趋势
4.1 电子信息设备与电力自动化设备的兼容问题目前,电子信息技术与电力自动化系统结合中的主要问题就是二者之间的兼容问题,计算机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变得家用化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自动化控制领域,微型计算机的发展能够在自动化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电力自动化系统并不是简单的构件组合,而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因此,经常在运行过程中能够会出现各种电磁干扰现象,使电子信息设备的正常运行遭到破坏,导致微机无法正常运行等情况,使电力系统无法具备良好的安全性能。
4.2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加快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快,在最近几年,各种电子信息产品层出不穷,现有的电力系统设备已经具备较为完善的硬件系统,并且通过先进的科技简化了硬件结构中的累赘部分,使电子信息技术的功能和使用效果得到增强,性能也得到了不断提高。电力系统应用电子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将来还会有更多的电子信息产品问世,从而能够有效帮助电力系统实现自动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子信息技术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对当今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时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更好地促进了企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相关部门有必要将电子信息技术和电力自动化系统相互融合,充分发挥其特点优势并在降低自动化电力系统的运行成本的同时减少影响自动化电力系统运行的不利因素,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监控以避免安全故障的发生。此外在实践应用过程中企业要与国际接轨,在深入学习国外优秀技术的基础上不断进行自我创新,还要制定和完善有关的规章制度为电力系统的稳定和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苟吉伟,敖榜.解析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挖掘技术的应用[J].通信电源技术,2019(6):154-155.
[2]邓蕾.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2):132-132.
[3]何军. 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实际应用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6(9).
[4]蔡雯. 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实际应用分析 [J].电子制作, 2016(07X):6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