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生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室内环境监测对于建筑节能和室内污染防治具有重要影响,能够帮助工作人员更好地控制建筑物室内的污染情况,给人们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本文首先对我国室内环境质量管理现状进行阐述,然后分析提高室内环境检测实验室质量的措施和建议,旨在为促进我国环境检测的长期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室内环境检测;质量管理;节能检测分析
1 质量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总体运行较不理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原因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我国对于室内环境检测实验室的发展起步较晚,并且对于具有一定规模的实验室检测市场来说,其研究成果较不理想,整体系统也不成体系。如果需要提高实验室质量体系统的稳定效果,需要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加强。同时,对质量中各项数据进行有效的监控,将各个阶段产生的不良因素进行解决,有效地提高监测质量。
随着环境监测市场的不断开放,越来越多的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出现,这些监测机构之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激烈。环境监测的数据对监测技术、监测质量和监测时间要求较高,因此环境监管单位在应用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时,对其检测质量进行充分的保障,及时提高数据的准确性。这样不仅能够为环境监管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够促进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提供更好的数据服务,获得更多的监测业务,促使其不断提升实验室的管理质量,为其经营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2 室内环境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措施
2.1 做好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工作
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审工作效果就是对室内环境检测实验室整体运行状况进行审核,将其作为参考标准,对质量管理的工作结果进行客观评价。对于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风险对于质量检测产生的不利影响。在对质量进行内审时,不能采用传统的方法,需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检测技术,提高内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同时在内审的过程中,需要对工作进度进行明确要求。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室内环境检测实验室的运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相关管理机构需要不断提高实验室管理机制,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及时更新检测设备,促进整体检测环境的提高。
2.2 合理布置检测采样点
在进行室内环境检测时,其采样点的布置和选择对于整体检测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相关实验室管理人员需要对室内环境检测过程中的采样点进行充分选择。①针对室内空气的检测过程,工作人员需要充分保障室内其他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因此在检测前紧闭门窗。②在选择采样点时,结合实际的不同位置、房间和楼层的功能性,灵活的选择采样点,使的采样点具有代表性。③在对空气中的氡含量进行检测时,针对氡的特殊性质,需要进行较多数量的采样点的选择。同时,对低楼层室内多选择检测点,提高整体空气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和权威性。④在采集过程中,对各种采集设备和仪器的精确度进行有效把控。比如将采样仪器与墙面的距离保持在0.5米以上,与楼层地面的高度保持在0.8米与1.5米的范围内。⑤使采样仪器和设备远离通风口。⑥针对需要重复采样的位置,需要充分保持采样仪器的平衡效果,对不同种类的设备进行标记,避免出现混淆的情况。⑦在采样过程中,严禁将带有异常气味的物品带入到实验室内,严禁在室内抽样,避免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造成负面影响。
2.2 加强动态管理
为了提高室内检测实验室的检测质量,需要应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对检测过程实施动态化管理。因为在检测过程中,其各项数据、参数和指标是不断变化的。工作人员需要提高对于这种变化情况的掌控力度,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检测设备和仪器,减少变化对于检测结果的不利影响。同时,在检测完毕后,对检测的设备和仪器进行及时的检查和维修,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并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解决问题,确保检测结果不会出现较大的偏差。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室内环境进行的动态化管理过程如下图1所示:
.png)
图1.室内环境检测的动态化管理过程
3 节能检测
在保障室内环境检测的同时,需要对其节能检测技术和方法进行分析。目前随着我国社会水平和经济发展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为了对城市污染问题进行有效的帮助,在室内环境检测方面,需要加大对于节能检测技术的利用。具体的节能检测措施可以从几下几个方面进行:①建立专业的节能指标。根据建筑物不同的消耗热量情况,需要对室内环境检测流程进行专业化的设计,建立节能指标,对流程中各个环节的消耗和污染情况进行约束。②根据建筑物的耗热量和耗冷量,计算出相应的耗煤量和耗电量,提高室内检测的环保效果,促进资源的优化和利用率的提升。
4 总结
综上所述,室内环境检测实验室的管理过程中会出现多种问题,这些问题会对检测结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加强对于室内环境检测的管理质量,相关单位需要提高对于不良影响因素的重视程度,积极应用新型的节能技术,建立起专业的实验室质量保障标准。同时,对检测过程进行动态化管理,不断促进我国室内环境检测水平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竹青. 环境监测实验室分析的质量管理措施[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9(6).
[2]柘元蒙. 环境检测机构实验室的常用质量控制方法及结果评价[J]. 环境科学导刊, 2019(3).
[3]武秀明. 室内环境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及其节能检测分析[J]. 化工管理, 000(029):233-234.
[4].郝群辉. 室内环境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及其节能检测初探[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4(10):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