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现代化建设逐步加快,有效促进了我国在工程建设方面的发展。工程造价在工程建设当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工程造价决定着工程建设的质量、工期以及工程效益。对于将BIM技术的良好运用,能够有效地算出工程量,对于工程造价的管理有良好的帮助并且能够提升工程造价的精准度。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造价管理;应用方案
前言:当前我国对于工程建设十分重视,在工程建设方面工程造价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工程造价能够有效地提高工程建设的整体效率以及可以有效地减少工程建设成本。对于工程建设的成本以工程建设所需的材料质量都至关重要。BIM具体是指建筑信息模型,通过BIM技术的运算可以算出工程建设的整个寿命周期,BIM技术通过数字化将现实中的建筑物进行展示。通过图片、矢量等方法立体的呈现出建筑物的效果图。逼真的效果模型能够对工程建设的展开起到有效的帮助,并且能够有效的规避风险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
1 BIM的特点
1.1BIM具有优化性
工程建设设计中需要对施工设计、工程设计以及运营设计不断地进行调整与优化。通过BIM技术可以更好地实现对工程建设设计的优化。传统的工程造价方案会因时间与信息的复杂程度制约优化方案的进行,而通过BIM的模型则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些问题,因为BIM可以将物理信息、几何信息以及规则信息进行提供,根据这些信息对内容进行优化从而高效的对项目方案进行优化。
1.2BIM具有可视化
当前施工企业在进行建筑施工设计时,还是多采用在平面施工图上上进行设计,通过线条等形式在图纸上进行绘制与设计,这就对建筑的施工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建筑施工人员自己对建筑物进行想象。对于现在建筑形式的多变以及各种复杂的造型层出不穷,从而导致施工人员难以想象出建筑物的造型。对于这种情况,就可以采用BIM技术进行设计,通过将想象中的建筑物具象化,从而降低施工人员的施工难度,便于施工员人更好地理解。部分施工单位企业在设计中也绘制出了相关的效果图,但通常这类效果图是由线条所构成的,缺乏对建筑物各部件的直观展示以及不同构件之间的反馈性与互动性较差,不如直接根据构建信息自动生成的效果图效果好,所以需要积极的应用BIM技术。
1.3协调性
施工建筑行业涉及的专业领域广泛,需要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因而协调与配合就贯穿了整个施工过程。对于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需要组织与工程相关的人员和单位进行通过协调来进行会议分析,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对于已经造成的损失如何进行补救。在施工设计阶段不同专业的设计人员如果没有进行良好、有效的协调、沟通,就很容易在施工进行时出现问题。通过运用BIM技术对于结构设计中的各个部件在管线中的布置位置,能够做到有机的协调各个专业,为整体的施工设计提供数据的支持。
2 当前工程造价中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方法落后,方式不完善
传统固定的工程造价模式是将工程的总成本进行统一的控制,这样的统一控制下容易造成工作开展的效率低下,并且在统一管理的模式下也很容易出现对项目的纰漏。随着建筑工程的工艺与材料不断的升级进步,工程造价的管理模式也要进行升级进步。但现实是在工程造价管理的过程中往往没有结合预算的报表来进行管理,经常会出现施工的成本要高于在预算时做出的成本范围,并且在发现超出预算时也没有采取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长此以往工程造价的管理便没有了意义。因为材料的市场价格是有变化波动的,一味的按照之前的施工方案与预算方案作为展开工程施工的依据,不能有效地解决价格变动造成问题。[1]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复杂,在统一管理的模式下会出现管理效果不明显的情况。
工作开展大量的消耗时间,以及部门的负责人缺乏管制制度的认知,对于工程工作的做不到高效的完成,所以工程造价的管理体系的落后对于工程造价控制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2.2 管理技术的局限性与滞后性
对于工程造价的管理来说需要专业的人士进行管理,这样才可以将工作中发生的问题合理、及时的在管理方案中有所体现,得到及时的解决,同时也避免了项目问题的疏漏。但是当前形势下专业人才紧缺以及工程造价管理技术得不到有效的提升与改善,在管理方式中计算机的应用没有得到一个很好的展现。在使用初期时还能够帮助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问题的解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落后的部分得不到更新与优化,渐渐地会与现实中出现的新问题发生冲突失去实用性。再或是工程造价在管理时进行了更新,却没有在技术上进行优化改变导致工程造价的管理没有与预算相互促进,在管理的内容上受到了局限性的影响,这其中的原因就是方法与体制管理不合实际。
3 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3.1 BIM在设计环节的应用
工程在建设时需要对设计环节做好工程造价的管理控制,并且在时间条件允许的情况中工程建设的内容对工程造价的信息非常的重要。首先,提高工程施工建设的设计水准就需要合理的选择输出方,并能够清楚的了解认识到工程造价的信息最大化地对设计限额的改变。传统的图纸设计都是通过平面图纸的绘制,与现实施工建筑有一定的差距,并且对检查的工作人员在检查时造成了过大的工作量,容易出现问题的疏漏。通过运用BIM设计将数据模型化的方式,将工程施工建设中结构的建设与安装等不同的项目系统融合在一个平台当中。利用3D甚至4D的效果将施工的建筑物立体化、具象化对于图纸的审核更加的清晰便捷,也减少了疏漏,从而提高工程的设计质量。
3.2 BIM设计在决策上的应用
BIM对于决策的应用包括主动对拟建项目的控制以及对拟建项目投资的估算。在工程项目的初期会出现许多的投资方案,通过利用BIM技术可以有效地对比不同的工程造价,从这些方案中选取最合适的方案,并且能够快速准确的对投资进行估算降低失误的几率,BIM由于具有强大的数据库在对投资进行估算方面能够做到精准计算。业主也可以利用BIM技术对设计出来的3D建筑物进行详细观察,分析建筑的布局以及周边环境的情况,再或是通过概念模型与现实相对比考察设计方案中不合理的地方,从而保证了业主对建筑的满意程度。
3.3 BIM设计在工程索赔的应用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工程施工变更的情况,通过BIM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工程施工变更发生的几率。但由于无法百分百的避免,所以在出现了施工工程变更问题时,承包商或者业主可以通过BIM技术模型加上变更的时间与经济成本信息,以此来分析施工阶段的费用问题,清楚的了解施工工作的进度。有效合理的使用BIM技术能够直接准确的表现出款项的信息,从而减少索赔出现的情况。[2]
3.4 BIM设计在施工时的应用
建筑工程施工一般工期较长且容易受到市场情况的影响,提高了工程造价管理的难度。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BIM技术来进行解决。通过运用BIM技术的协调性、可视化以及优化性来提升工程建设的效率,减少成本的浪费。BIM技术在进行材料配发时通过历史数据的调用以及对施工模拟的计算能够有效得知材料的需求及消耗情况。在竣工的阶段往往会发生图纸丢失的问题,导致工程无法正常结算,通过BIM的数据有效的储存了工程项目当中有关的所有信息,提升工程结算的效率。
结语:综上所述,在工程施工项目中工程造价对其的影响十分的重要。充分的应用BIM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经济效益,提高工程的质量,进而保证工程开展与良好的竣工。
参考文献:
[1]朱习章.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低碳世界,2018,(08):313-314.
[2] 汤箐华.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城市建筑,2016,(32):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