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景观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月第2期   作者:韦琤莉
[导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距离也在无形之间拉大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距离也在无形之间拉大,为了促进乡村与城市均衡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也在不断推进。虽然城乡规划能够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助力,但是,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同样也会暴露出一些文化融合方面的问题,因此,如何将乡村景观与城市化进程完美的融合仍是规划设计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乡村景观的组成和特点,并从合理化、地域化和灵感化三个方面分析了乡村景观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意义,最后从协调性和地域性两个原则层面提出了乡村景观在城乡规划设计中应用的方法。
         【关键词】乡村景观;城乡规划设计;应用
        
         大部分乡村景观更多流露出的是自然美感,而城市化建设则更多的是人为设计之美,从景观形成上来看,两者之间的差距还是不小的,如果将乡村景观强行生搬硬套到城市建设之中自然会显得格格不入,因此,必须要做好城乡规划工作,从而找出乡村景观与城市建设之间的契合点进行合理化建设。
一、乡村景观的组成和特点
         提及乡村景观,首先在脑海中浮现的就是青山绿水等自然景观,其实,广义上的乡村景观除了包括自然乡村景观之外,还包括人文乡村景观,可谓乡村景美人也美。自然乡村景观是大自然的恩赐,依据自然原貌进行建设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依山傍水的美景乃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人文乡村景观是人们一代代相传留下的独特地域文化,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品质、文化信仰等都能够成为乡村独特的价值,风土民情也是最值得保留和传承的一部分。乡村景观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地域性,由于各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存在着差异,因此,便造就了独一无二的风景特点,再加上我国本身疆土广阔,各种形态不一、别具特色的景观便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第二个特点就是具有生态性和自发性,乡村景观在气候、地形等条件的限制下早已形成了基本的轮廓,而乡村村民选择此地居住的时候只是在自然景观形成的基础上进行宜居建设,因此,并不具备对生态景观的破坏性,而且,乡村景观并非人类刻意而为之,天然而成之美正是乡村景观的独特性所在。第三个特点就是生产性,村民在居住的过程中会有一些生产活动,而产物一般是纯天然或者手工制作的,带有浓厚的本土气息和风土人情。
二、乡村景观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意义
1.有助于提升乡村自然景观的利用价值,促进合理化建设
         乡村景观最大的特点就是生态性,虽然乡村景观可建设的空间比较大,但是,在城乡规划的建设中仍然要注重生态的保护,城乡一体化是为了人们生活的质量得到提升,将乡村的生态优势和城市的先进优势结合起来才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因此,城乡规划的过程中时刻将乡村景观生态保护放在首位,才能够避免生态破坏行为的发生。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带来不少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很多人更向往生态状态良好的田园生活,但是,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化的脚步不能因为环境问题而止步,因此,就需要城乡规划的过程中将侧重点向乡村景观的保护方面偏移,利用好、保护好乡村景观才能使得城乡规划建设更具合理性和融合性。
2.有助于增强乡村文化的独特价值,促进地域化建设
         乡村景观本身就具有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只是缺少开发,城乡规划能够为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乡村景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价值,随着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更多人愿意来到乡村进行景观观赏,而乡村村民的劳动产物也能够通过售卖转化为经济产物。城乡规划过程中主要是依据乡村景观特点进行适当开发,比如,果蔬种植比较多的地方便可以开发为采摘园,花卉生长比较茂盛的地方便可以开发为观赏园,很多乡村景观也会依山傍水,山水本身就是一道天然而成的景观,比较具有旅游观赏开发价值。除了自然景观之外,乡村风土民情也是值得人们回味的,因此,人文景观也可以成为开发内容,历史的沉淀、劳动的成果、精神的文明等都可以为村民带来经济效益,与此同时也能够推进乡村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3.有助于为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提供借鉴,促进灵感化建设
         乡村景观是人工建设所不能代替的,不仅带有着天然而成的鬼斧神工,还带有村民浓郁的风土人情,当代较快频率的生活节奏使得不少人都倍感压力,而这种田园时光反而成为大部分人向往的生活。乡村景观不仅在风景上被不少家居设计所借鉴,在生活方式上也被不少追求慢生活节奏的人所效仿,因此,城市规划的过程中不仅仅在乡村中加入了更具时代气息的城市风格,也同样在城市中渗透着乡村气息。城乡规划设计需要灵感,而灵感则来源于城乡之间的风格差异,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来到城市,但是,乡村仍然是承载他们记忆的地方,因此,乡村景观对于人们而言不只是单纯的视觉追求,更是精神追求。
三、乡村景观在城乡规划设计中应用的原则和方法
1.遵循协调性原则,地域发展和文化保护同时进行
         乡村景观与现代城市建设风格之间还是存在着不小的差异的,要想将两者的不同特点融合起来,就必须先对乡村景观的内涵进行把握。乡村景观之所以如此被追捧,很大的原因在于景观的独特性和风土人情的回味性,因此,在城乡规划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将乡村景观的特点保存下来,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之上进行合理化的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实现主要在于寻找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契合点进行融合,如果将乡村景观生搬硬套到城市建设之中,不免会显得格格不入,因此,不仅要注意不同景观的融合,还要注意文化层面的融合。比如,可以以乡村自然景观为依托进行建设,仍然能保证乡村的乡土气息,在本地进行生态园建设,乡村一般位于城市的边缘,因此,可以作为旅游、观光的地方,完善城市与乡村之间的道路建设和基础设施。除此之外,乡村的文化也值得继承和创新,很多乡村风俗更能够勾起人们的回忆,对于那些优良的风土民情自然需要发扬,在举办形式上可以适当创新。
2.尊重历史和地域性原则,避免特色文化流失和重复性建设
         乡村发展的过程中势必会存留很多的历史文化,可以将历史文化融入景观之中,比如,在古建筑周围树立一些知识牌,这样一来,人们便可以自行对历史进行深入了解,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当地的村民参与到历史讲解过程中来,利用方言等独特的方式展现历史的风采。城乡规划过程中应该对当地有价值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进行保护,但是乡村中同样也存在这一些建设性问题,比如,空心村徒占有着建设面积,却无法发挥景观价值,因此,针对这类被荒废的建设应该进行规整,在规整的过程中要注意建设的独特性和价值性,避免同一个地方出现重复建设,建设的过程中也不能对文化进行盲目的剔除,文化的流失其实也是一大遗憾。
结束语
         乡村景观在自然条件上有地域差异,因此,城乡规划的时候不仅仅要考虑到乡村景观与城市化建设之间的融合性,更要考虑地域特点的保存性。城乡规划主要是对基础设施进行完善,但是,如果因为扩大城市规模而破坏地域独特性,那么就得不偿失了,而且,千篇一律的景观建设也不会赢得人们的青睐。城乡规划是一条纽带将城市与乡村之间密切联系起来,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对乡村原貌的保护,同时也要赋予乡村新时代气息,从而使得城乡一体化协调、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方朝晖.乡村景观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价值分析[J].四川水泥,2019(07):64.
         [2]辛国豪.浅谈城乡规划设计中的乡村景观[J].居业,2019(05):45+47.
         [3]吴晓宣.关于乡村景观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意义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06):76-77.
         [4]刘铁铮.浅谈城乡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的体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4):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