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道路施工中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管理分析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月第2期   作者:程占胜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道理工程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道理工程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我国的公路建设已经有了很大的成就,不管是城市还是偏远山村,都基本上完成了公路的建设改造,庞大全面的公路网也逐渐形成。但是由于沥青路面铺设逐渐增多,它们所形成的病害也随着增加。其中包括路面裂缝、凹槽以及一些路段下沉等等情况。尤其是普遍性最高的路面裂缝情况,它的存在使得公路的功能被大打折扣,使用效率降低。同时在公路维护方面,不仅加大了维修难度而且还使得维护成本支出的增加。对此相关部门一定要对沥青路面的常见病害及其成因有一个很好的认识,并且提前做好相应的预防治理措施,提升公路的使用性能。
         关键词:道路施工;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管理分析
         引言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对于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来讲,第一重要的就是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而基础设施建设中最关键的莫过于“修路”了。如何在“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这一新时代背景下发展农村的基本指导,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是我们工程人员需要着重考虑的难点问题。现阶段我国农村工程道路多为白水泥路或是造价相对较低的沥青路,其已经无法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进程的实际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好沥青路面施工建设、提高施工技术,以保证农村沥青路面可以经久耐用,我们接下来将以实际施工案例进行研究。
         1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简介
         沥青路面即利用沥青原料将矿石颗粒进行高强度结合操作,并将其结合沥青铺设在道路面中,以增加沥青路面的强度。在增强沥青路面强度的基础上,沥青路面所特有的增强抵御外部破坏能力也会随之增强,经过特殊处理后的沥青路面还具有一定抗水性,但该抗水性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逐渐消退,进而影响沥青路面的自身强度,随着时间的流逝会加剧沥青路面的侵蚀程度,这也导致了沥青路面质量下降问题的出现。一般而言,沥青的原料除了石油沥青和煤沥青,还包含天然沥青。除沥青原料类型,沥青各种特性也随着具体的建设路段不同而有其独特的设定要求。
         2 道路施工中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管理
         2.1 加强沥青路面承包施工队施工技术
         加强沥青路面承包施工队施工技术是提升沥青路面质量的首要条件。施工队应该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现行沥青道路准则有一定的了解,并在日常施工中严格秉持着这些准则进行生产。施工队也应该招募具有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进行生产指导,施工队也不能自作主张削减城市建设用料,应该秉持着诚信原则进行严格生产。正如前文所述,提升验收质量门槛也能够反向促进施工队施工技术的提升。施工队也应该对自己所承包的路面建设做实地考察,并将实地考察中所收集到的资料积极应用到实际施工中。积极利用现有资料对施工方案进行一定的完善。施工队也应该做到技术、设备及时更新,防止出现因为设备老化而出现的技术失误与质量不合格情况。例如,施工队应该严格贯彻施工技术与施工计划进行施工,并在日常施工之中严格秉持着安全生产要求。施工队应该充分维持施工环境,并采取围栏等方式积极维持施工秩序与施工现场,不能够让外界因素干扰施工正常、有序进行。施工队在进行施工时,应该加强与相关市政部门的沟通,做到双方沟通无障碍,积极利用沟通去解决、克服生产技术难题。施工队也应该重视原料保存问题,对原料仓库进行防水防潮防晒处理,防止因变质而产生的原料损毁问题,进而让损毁原料影响施工队施工质量。加强沥青路面承包施工队施工技术,能够以最低的成本提升沥青路面质量,也能够减少维护开支。
         2.2 矿粉
         (1)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规范中对矿粉材料的细度模数要求相对宽泛,0.075mm级的矿粉的实际通过率介于75%~100%范围内均认定为合格,但该标准应用在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中则稍显不足。项目现场通过沥青马歇尔试验研究发现,矿粉的细度模数变化10%,对应的混合料各项性能变化明显。

矿粉细度模数继续增大时,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提高。其中,矿粉中的小颗粒占比从75%提高至90%时,材料稳定性至少提高5%。所以,在质控实践中,项目现场明确以矿粉级配的±5%范围作为细度模数的控制范围,最终选用0.075mm级通过率为85%~90%的矿粉材料。(2)如果矿粉掺加量不足,将导致沥青混凝土抗拉、抗压强度较低;如果矿粉添加量超限,沥青混凝土的水稳定性、耐久性将不增反降。沥青混合料规范中给定的粉胶比介于1.0~1.9范围内,项目现场结合冻融劈裂强度试验数据和抗剥离试验数据综合确定沥青混合料的粉胶比应介于0.9~1.1范围内。
         2.3 沥青路面平整度
         干扰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主要因素包括施工温度、压实方式、下承层平整度等。为了保证路面平整度,应做好以下工作:(1)沥青层摊铺质量直接决定平整度。摊铺作业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施工规范,合理确定摊铺机械的摊铺宽度、行进速率及技术参数,摊铺机械的布料器高度应设置合理,摊铺起步和振动应保持协调同步。(2)选定科学的压实技术工艺。重视复压环节,建议使用钢轮激振压实机械和胶轮压实机械联合作业,先使用钢轮激振压实机械压实,再换用胶轮压实机械。在压实阶段,钢轮和胶轮压实机械应交替作业。(3)钢轮激振压实机械应合理设定振动幅度、振动频率及行进速率,优先使用双驱动钢轮或激振压实机械。与此同时,应保证压实施工工艺的一致性,不能中途随意改变压实工艺。(4)重视水稳碎石基层的平整度控制。因为半刚性基层的平整度较差,容易影响沥青下面层及上面层的平整度指标。(5)沥青混合料级配也容易影响沥青路面层的平整度指标,合理确定沥青混合料级配中的主要筛孔的通过率指标,能够控制沥青混合料级配的变异性,有助于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
         2.4 加强对于道路保养维护的各方面支持
         公路建设后期的维护工作也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相关部门得把建设工作和维护工作置于相一致的地位,对于沥青公路的维护保养工作不能马虎。不仅要加大对于维护方面的资金和设备投入,而且还要引进一些维护保养的人才,来解决维护环节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另外也要学习现有的高效的道路维护保养经验。只有这样才能预防好沥青路面的病害产生。也因此不至于哪个地段真的损害严重了才派工作人员去维护的情况出现,平时也要对路面进行实时检查,对于轻微危害的存在也要马上进行处理解决,以免情况恶化。
         3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研究了在农村市政工程道路建设中,沥青路面如何进行施工才能保证路面使用年限更长、受损情况更低的策略分析。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想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的可支配收入,沥青路面工程可谓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但是在实际的沥青路面铺设过程中极容易产生各种问题,受天气、施工质量、原材料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都会造成市政工程道路沥青路面无法达到预期要求,整体坚固度较差、渗水,以及道路老化的情况发生。为此,只有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技术的探索,严控每一道工序,才能真正保障工程道路的平稳运行,才能为农民经济增长提供必要的设施支持。
         参考文献:
         [1]庄婷.浅谈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的相关预防措施[J].科技风,2017(10).
         [2]孙慧.关于现代沥青路面常见病害预防性养护措施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8).
         [3]许健民.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2019(17):68-70.
         [4]潘刚.基于使用性能的公路沥青路面多指标分析与结构计算研究[J].北方交通,2018(10):64-67+70.
         [5]姚祖康,刘伯莹.沥青路面新设计指标和参数体系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8,4(S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