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进步,我国的市政桥梁行业的发展也有了进步。桩基加固施工是桥梁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如在桥梁桩基加固施工中,未严格遵循工艺流程施工、施工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过程管理不到位,会制约桩基加固施工效果和工程质量提升,需采取优化和改进措施。结合桥梁工程建设基本情况,就如何有效进行桩基加固施工提出相应对策,望能为工程施工和建设提供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市政桥梁工程;桩基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桩基础具有比较强的抗拔能力以及侧向刚度,因此在一般情况下,能对因为一般地质变化而引起的上拔力和水平力进行有效抵抗,并能够抵抗其他外力的作用和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对构筑物的质量以及安全性起到有效的保证。桥梁桩基是支撑桥梁最主要的荷载构件,在对桥梁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它需要承受极大的荷载,桥梁桩基的质量对整座桥梁工程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应制定出合理、科学的桩基础形式并进行施工,加强对桥梁桩基的监测力度,这些都对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决定性作用。
1桥梁桩基加固施工的必要性
桩基加固施工是桥梁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施工单位质量控制的关键,其重要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
1.1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桥梁工程施工建设中,如果桩基施工不到位,其稳固性与可靠性不合格,会影响整个桥梁工程建设质量,导致发生安全事故,延误施工进度,加大养护维修成本,给工程建设带来不利影响。在桥梁工程桩基施工过程中,应结合现场施工基本情况,严格遵循工艺流程,把握施工技术要点,有利于顺利完成施工任务,提升桩基的稳定性与可靠性,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1.2提高地质灾害承受能力
桥梁工程所在位置的地形地质条件较复杂,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影响桥梁结构稳定性。针对这种情况,在桥梁桩基施工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采取加固和维护措施,注重对周围环境的勘查,详细掌握现场施工基本情况。进而采取加固措施,提高桥梁桩基结构的承载力,避免滑坡、泥石流、山洪暴发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使桥梁更加稳固。
1.3节约工程施工成本
如果桩基加固施工效果不佳,承载力不强,则容易导致沉陷、裂缝等问题发生,加大养护维修成本,给桥梁的建设和使用带来不利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应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调查,根据桩基所在位置有针对性地采取加固措施,并严格按照要求施工。进而保障桥梁桩基的稳固与可靠,降低养护维修成本,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实现节约桥梁工程施工建设成本的目的。
2桥梁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优势
与传统桥梁桩基检测技术相对比,对于无损检测技术来说,具有显著的优势,主要体现在:(1)在桥梁桩基的质量检测过程中,无损检测技术很难破坏桥梁的桩基结构,不会影响构件的使用和受力能力;(2)无损检测技术还可以准确测定桥梁基础的实际质量和承受能力,具有极大的便利性;(3)加强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对于检测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具有极大的帮助,充分掌握混凝土的内部情况。现阶段,在桥梁桩基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属于重要的技术之一,可以全面检测桥梁桩基础,而且检测分析效率也极其显著。所以,在桥梁桩基检测中,加强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可以不断降低成本,将工期降至最低,将检测质量提升上来,从而保证桥梁良好的使用效果。
3市政桥梁工程桩基施工技术的应用
3.1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
钻孔灌注桩技术类型非常多,较为常见的有正循环钻孔法、反循环钻孔法及较为复杂的潜水钻孔灌注法。对于岩溶区的桥梁桩基施工,一般会选择反循环钻孔法。
这一方法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设置护筒、安装钻孔、钻挖、沉渣、测定孔壁、将钢筋笼放入孔中、插入导管、处理虚土、水下灌注混凝土及拔出导管等。在这一施工技术的应用中,需要优先考虑到循环、排水系统的安设,并且在保证钻孔反循环作业的同时,还需要确保冲洗循环的流畅,通过将污水彻底排放出来,对于各种钻渣要及时处理干净。在清水钻进的时候,需要及时清除池底钻渣,并且沉淀池应当交替循环使用,及时清除沉渣。在泥浆钻进时,应当采用除砂器或者振动筛,清除掉颗粒较大的钻渣。筛网的规格可结合现场钻渣的大小来决定。在对填土层展开钻进作业时,弱爆碎砖和填石的尺寸不能超过钻杆内径的4/5,否则很容易出现堵塞的情况,导致无法正常循环。
3.2低应变检测法
低应变检测法的工作原理为:在桩基顶部受到击振力以后,在桩顶会产生沿着桩身向下的纵向振动的应力波,在应力波向下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变异波,不利于应力波向下传播,产生极大的阻碍作用,而且应力波会出现反射、透射现象,如果反射波传播到桩基顶部,这时被桩基桩顶的传感器设备接收到,可以获取相应的动态波形,随即仪器会采集并记录反射波,结合收集的应力波特点,可以对桩基质量进行判断。低应变检测法的构成,主要包括水电效应法、反射波法以及动力参数法等。低应变检测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便利性、迅速性以及经济性等。但也存在一定的限制性因素,如在弹性波的传播和能量激发等方面,很难适用于50m的长桩基桩检测。在低应变检测中,还要准确判断和区别摩擦桩和嵌岩桩,具体来说,如果摩擦桩为完整桩,在时域曲线图中桩底反射波峰与入射波峰同相位,在频谱曲线图中它的一阶频率等于f=v/2L(式中,f为频率;v为波速;L为弦长);当嵌岩桩为完整桩,在时域曲线图中桩底反射波峰与入射波峰反相位,在频谱曲线图中它的一阶频率等于f=v/4L。基于此,可以为判断摩擦桩和嵌岩桩提供可行依据。
3.3对护筒进行定位
正式施工前,首先应对护筒进行定位,通过轴线来寻找出对四个桩心进行控制的控制点,其次在木桩上钉上桩心控制点,将桩位的误差范围控制在10mm之内,并且还应在标桩附近位置进行较为醒目的标记。护筒应选择工具式钢护筒,并且在每一个护筒上开设1~2个溢浆孔,以保证所埋护筒位置更加巩固、稳定。随后再使用黏土,将可能存在于坑壁与护筒间的缝隙充分填满,从而保证排浆口和护筒的泥浆沟之间能够良好地进行连接,对于桩位线和护筒的中心线,应确保二者间的偏差范围在50mm内。在土壤中埋设护筒时,可以将护筒埋设1m深,但护筒上口与地面应保持一定距离,且将距离控制在100~200mm。相较于地下水位的高度,孔内布浆面应高出1m左右,从而能够有效避免因为浆液对孔壁冲刷而导致发生坍孔问题。
3.4植筋加固技术的应用
①孔道要彻底清理干净,在植筋胶注入孔内时需要进一步加固植筋,确保钢筋固定在混凝土当中,进而减少桩基混凝土的承受力。在确定钻孔的位置时,施工人员应当对土质加以准确分析,并做好相关标记,尽可能提高钻孔的准确度,钻孔偏差应当控制在2mm以内;②植筋加固技术的应用受孔深、孔径等多个因素的共同影响,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控基础的技术指标,确保桥梁桩基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结语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桥梁工程的建筑需求。桩基作为桥梁基础,其自身质量对桥梁的整体承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在建筑桥梁桩基时,主要使用方法有两种,即人工挖孔法和钻孔灌注法,所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按照工程的实际需要来选择所使用的建筑方法,并且应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尽量避免出现质量问题,不仅要确保桩基满足施工质量,而且还应达到建设要求,以此确保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保障人们的出行安全。
参考文献
[1]黄竟锋.人工挖孔桩技术在桥梁桩基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7(20):158,160.
[2]敦洋.桥梁桩基施工中反循环钻成孔技术的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10):33-34.
[3]胡惠晰.论述公路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J].中国房地产业,2017(18).
[4]黄竟锋.人工挖孔桩技术在桥梁桩基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7(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