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柘城县供电公司 河南商丘 476200)
摘要:电网企业和用户之间的信息交互需求使得智能电表得到广泛使用。智能电表和传统电子表相比完善度更高,但是在增加功能的过程中运行故障率也在提升。分析研究智能电表经常出现的故障,提升使用可靠性十分重要。掌握科学的智能电表安装流程,而且要明确不同阶段的关键问题,从而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提高智能电表的安装质量。本文是针对用电采集系统中智能电表质量管控方法的相关概述。
关键词:用电采集系统;智能电表;质量管控方法
能源市场存在供求矛盾,整体对清洁能源的需求较大,相关人员要不断调节国家电网的资源结构,以政策为导向,缓解电力资源的供求关系,以构建智能电网为主,提高电能的利用率,实现电能量数据的自动化,以分析信息的传递为管控环节,注意用户体验,提交更加详细的用电数据,使智能电表具有远程监控以及信息传递的功能,提高用电者的便利性,节省电力企业的人员物资,推动电力行业持续发展。
一、智能电表概述
智能电表主要依托网络通信技术和微处理器为主要基础,可以通过网络构建信息化的系统处理,并依托电子显示屏幕和互联网通信技术为用户实时提供用电信息。主要以电量、电费、电能质量、停电复电通知为主,在智能电网运行过程中,智能电网还能够将复核性质线损数据及谐波检查等重要信息进行收集管理,实时传递给供电企业,方便供电企业能够合理计算出变损电量,复合控制等特殊事件。
二、智能电表安装与施工的重要意义
智能电表的安装与施工是智能技术发展的结果,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推动智能电网建设的一大有效举措,也是强化精益管理、优化服务质量,最大程度拓展电力市场的有效保证。通过安装智能电表,才能有效地响应我国用电采集系统的建设要求与规定,积极地推动并实现用电营销管理智能化、一体化。智能电表的安装与运行水平关系到广大用电客户的利益,关系到供电企业对客户的供电服务水平,影响到供电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与长远发展。要想真正实现对智能电表的优化、改造与升级,就必须先保证智能电表的安装与施工质量,立足于自身实际情况本着“真诚服务”的原则来开展各项工作,从前期准备到智能电表的安装与现场监督到后期的竣工验收等都要有条不紊地进行,这需要施工单位与项目管控部门之间的密切交流、协作,也要尽可能地为用户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以此来提高智能电表的安装质量。
三、智能电表在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影响因素
1.硬件设施质量不合格
集中器在电表的采集工作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然而集中器也常常会出现一些故障,从而影响了智能电表的采集质量。最普遍的故障问题有:基于全载波模式,发生抄表不准确的问题,严重时则不能正常进行抄表工作;集中器工作程序发生紊乱使集中器无法冻结当天的电力数据,只能复制实时的数据。集中器无法全面地存储所采集的数据,主站无法与集中器的通信模块建立联系,无法正常收集电表。智能电表也会出现质量问题,主要类型有:智能电表不能发送载波信号;智能电表中的电源无法为显示屏提供正常的工作电压,使得电表屏无法正常显示。
2.天气因素
根据现有的调查结果显示,雷雨等恶劣天气对于智能电表和终端都极易产生不利影响,并且通信模块或线路如果由于遭受雷电破坏,很容易导致不可修复的电表损坏,同时由于智能电表属于封闭性结构,室外集中器在夏季时,很容易受到潮湿的高温环境影响,从而导致电表箱中的集中器无法及时散热,从而造成集中器频繁出现故障。
3.安装过程不规范
在智能电表进行安装的过程中,由于安装人员疏忽和不规范,导致电压线松动脱落及接线短路,从而导致集中器载波采集通信不稳定,不同厂家生产的458端口不同,导致电力人员在实际安装时出现接错接反等现象,进而导致智能电表信息采集错乱。
四、用电采集系统中智能电表质量管控方法
1.加强智能电表故障处理
用电采集系统运行中,智能电表可能会出现不同故障,面对不同故障应加强质量管控,并利用不同故障处理方式保障电表运用安全。若是在智能电表的监督与管理中,发现智能表产生不合格的标记问题,就应通知电力供应部门到达故障现场,并对智能表进行检查与实验,分析故障发生原因,并记录表记信息,例如厂家、影像资料、设备资料等,明确原因之后才可对设备进行更换,避免后期出现类似故障问题。为保障智能电表的计量准确,需要对于智能电表运行加强监督与检查,将智能电表的器件进行比对,并进行抽样验收,若是验收发现智能表设备与预期智能表判断标准不符合,就应及时处理,与供应部门及时协调,并与上级部门进行互动与交流,提出对应故障处理策略,确保用电采集系统中智能电表正常运行。另外,在进行智能电表故障相关处理中,应与用户沟通,若是发现智能电表发生故障,就应及时联系用户,并对用户关注的事项进行及时解释,将事实澄清,对于用户进行正确引导,避免舆情事件发生。
2.重视用电方式调整
用电采集系统中智能电表运用,供电企业人员可了解不同家庭用电信息。以现阶段居民分时电价的相关政策为主,通常平均的用电价格在传统电价前提下,一千瓦可上浮0.03元。若是低谷电价需要在原来销售电价情况下,一千瓦下浮0.25元。如果人们的低谷用电量占整个用电量超过11%,就可以进行分时电价。人们可以根据用电采集系统中智能电表显示,明确用电数据信息,可以直接申请分时电价,对用电的峰谷时段用电进行充分发挥。在高峰用电阶段可减少电量运用,例如可将部分热水器、洗衣机等放在低谷阶段运用,保障用电科学。用电方式调整可减少由于电量供给不足等产生的用电问题,保证用电安全,减少停电现象的出现。
3.提高智能电表的安装质量
电力工作人员在进行智能电表安装时,明确485线路问题,进行严格检查,以确保线路接通合理,同时也应该对于集中器等大型设备进行复查管理,及时与厂家沟通进行技术交底,从而避免安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以智能家居为一体化的现代家居环境,使得电力系统实行双向通信,通过智能电网控制各个电器设备进行信息共享,提高电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对配电网进行长期的指导和规划,采用更加先进的检验设备,使得电表自身能够匹配系统减少用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到事先预防,加强对于电力人员的整体管控,有效减少在用电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概率,相关人员也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同时对于电力人员也应该设置合理的考核制度,加强系统内的管理形式。在电力人员整修系统时,要持证上岗,佩戴相关的安全措施,定期进行考核管理,对于成绩好业务能力强的维修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按照电力公司的职位评价,予以一定的升级,对于专业技能考试不合格的成员,勒令定期整改,重新学习,直到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合格后才能执证上岗,以保证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电力线路的整改要求。
结语
现代科技的进步推动着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电表的安装与施工成为现代电力企业面临的一大任务,为了确保智能电表未来功能的发挥,则必须做好智能电表的安装与施工管理,提高智能电表的安装质量,确保智能电表的运行水平,所以,为了提高智能电表运行的经济性,供电企业必须加强智能电表质量管理和员工智能电表维护技能培训。
参考文献:
[1]孟丽红.加强对用电采集系统中智能电表质量管控方法探索[J].中国科技纵横,2016(13).
[2]张志向.影响智能电表采集质量因素及改进措施[J].商品与质量,2018(5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