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输电线路分布存在覆盖范围广、地理环境复杂、气象条件多样等特点,为工程施工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也为工程质量控制带来了挑战。输电线路在电力系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掌握输电线路施工的主要过程,有针对性地做好质量控制措施对于提升电力建设工程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输电线路;质量控制;施工
1输电线路工程施工要点
1.1基本施工要点
一些土质疏松、存在流沙的地方极易出现坍塌故障,所以在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土方开挖过程中,必须要做好适当的支护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坑底的面积不得小于2m2,由1人进行挖掘操作即可。如果在挖掘过程中出现了多人同时操作的情况,则必须要将从坑底挖出来的坑土堆积在坑口1m以外,以避免发生塌方问题。对于深度大于1.5m的水泥坑,可以使用阶梯式开挖方法。而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必须要佩戴全套的安全防护工具,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并且在距离坑口位置不足0.8m处不得存在任何的堆放物。在安装模板前应该先进行预安装,将模板拼装成为一个组合整体后再实施实际的安装工作。需要注意的是,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必须要保证基础施工的全部流程都严格按照相关规范予以操作。
1.2杆塔施工要点
为了确保杆塔施工质量能够达到标准要求,必须要对杆塔施工给予高度的重视。首先,杆塔组装是杆塔施工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关系到杆塔施工质量,所以对于杆塔组装工作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一般来讲,在杆塔组装过程中,施工基面必须要保证平整,直线杆的中心轴线与线路方向以及转角的中心轴线与水平转角二等分线方向都必须保持一致性,在开展铁塔安装操作过程中,还要确保螺栓规格符合施工设计图纸的规格要求,并且在实际导线架设过程中要反复核查螺栓是否被拧紧;其次,在杆塔整立施工过程中,应注重杆塔的起立程度,根据实际施工情况选择最为恰当的施工工艺;再次,为了方便杆塔就位,必须要保证悬吊杆塔在提高滑车组最短时依然具备一定的活动范围,也正因如此,在安装高度的设计上,抱杆的长度不仅要满足相关的设计需求,还必须要预留出一定的长度,以便于为后续调节活动做准备;最后,在内拉线抱杆分解组塔过程中,施工人员普遍采取的都是单吊组装与双吊组装相结合的方式,通常来讲,内拉线抱杆长度取决于铁塔的实际分段长度,也就是说,抱杆越高相应的起吊有效高度也就越大,在实际的安装操作上也就更加便利。因此,在实际安装操作中,必须要做好杆塔高度、长度的调节。
1.3架线施工要点
在架线施工过程中,拉力防线施工———紧线施工———导线与地线连接施工———附件安装操作是基本的架线施工步骤,必须要严格按照上述步骤,做好每一个环节的施工工作,从而确保架线施工质量。通常来讲,张力架线是输电线路架线施工最为主要的操作方式。导地线的实际张力则需要利用牵引机来控制,因为不同的张力需求所需要的牵引机规格也不尽相同,所以在牵引机的选择上必须要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并且要将滑车的摩擦力等因素都考虑进去,做好弧垂观测的计算工作,进而选择出最为恰当的牵引机规格型号。
2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2.1严格审查施工图纸
施工图纸作为输电线路工程的重要文件依据,需要严格审核,目的是发现不合理和错误之处,及时修正,确保输电线路工程施工质量。施工图纸审查的基本标准之一是国家与行业出台的有关规范,然后结合施工现场地域、气候等特点进行多项安全排查,审核后将所有问题汇总交于设计单位修改,直至施工图纸符合标准要求。
2.2优化施工人员配置
再先进的工艺和技术,也是靠人来掌控的,再优良的设备,也是通过技术人员来操作的,因此,施工人员的配置是否科学、合理以及施工人员的自身素质的高低是输电线路质量控制的核心。严格施工人员的录用与资质审核,特别是技术性较强的岗位,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来担任,做到持证上岗。通过业务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文化素养和技术能力,并将业务考核和施工质量纳入工作人员量化考核的重要内容,采取奖惩分明的管理策略,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人人重视、终身学习、时刻为自己的后续提升而努力的良好企业氛围,促进施工人员队伍建设,使施工人员配置最优化,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2.3施工前的质量控制是关键
施工设计是工程建设的依据和参考。施工前,设计部门、监理单位和施工方应联合对设计图纸进行审查,保证施工设计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技术交底是施工前重要的准备工作,也是施工顺利进展和质量保障的关键,通过技术交底,施工人员了解和把握具体技术的运用和工艺的操作流程,根据其可行性提出优化建议,如需修改,协商后报请相关部门进行审批。技术人员和交底人有权监督技术交底的实施情况,因交底错误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由交底人负责。如果由于施工人员的操作不当、违章作业等人为因素引发的施工质量问题,由施工人员负责。可见施工前的质量控制是输电线路施工顺利、有序进行的有力保障。协调好和其他部门的关系,与周围其他设施与建设相统一,合理规划。例如在植树造林时,控制好树木与电线之间的距离,保证输电安全。
2.4设备和技术是基础
在输电线路施工中,设备和技术的选择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基础,例如,接地装置选择的合理性对运送电安全和电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特点和实际需求,选择成本低、实用性强的最佳接地装置,并通过相关技术措施,做好接地线的处理,保证输电线路的施工安全。接地装置的施工作业要在挂接地线保护的前提下进行,一般将接地点设在导线开关的控制处为宜,对于一些工程的特殊需要,可适当增设接地环,并在图纸上体现出安装位置。
2.5提高质量管理意识,完善制度,加强施工质量监督
建立完善、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增强工作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规范施工人员的操作,提高施工质量。实行岗位责任制,把施工质量和安全落实到个人,将量化考核情况作为评优、绩效等级评定等的重要参考,重视施工安全,建立完善设备检修、维护制度,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质量检测,保证设备在施工中安全、稳定运行。例如,承力绳的安全防护与检验,时刻留意观察其磨损情况,减少和避免与尖锐物体接触,以免因承力绳的质量隐患引发一系列问题。通过奖励激励机制,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提升企业在员工中的信任度。把质量管理和施工过程相融合,加强质量监督,设置专门人员进行质检工作,对杆塔的位置是否正确合理、架线施工的展线方式的选择实时检测,并进行修正,加强施工后的竣工验收,检验每一道工序的合规性。对出现的问题逐一盘查,追其原因,从源头上解决隐患,减少事故的发生。
3结束语
总之,在科技发展迅速、信息化普及的今天,人们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电能,输电线路施工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在输电线路施工中采取优化施工人员配置、重视施工前的质量控制、设备和技术是基础、增强质量管理意识,完善制度,加强施工质量监督等优化措施,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水平,保证施工的顺利、有序进行。输电线路施工质量和电能质量及运输安全密切相关,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因此,需要从日常的点滴抓起,严格管理,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规范施工操作,提高技术能力,时刻把施工安全放在首位,为所供给的电能质量更加优化和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余海.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2):257-258.
[2]张正虎.输电线路施工质量控制问题及解决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8(24):53.
[3]薛栋良.输电线路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分析[J].电力设备管理,2018(2):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