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随着机电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在设备性能稳步提升的同时,对于运行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我国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中,传统、落后的施工模式与管理模式仍未针对机电设备的发展而出现适当变化,从而导致工程实际施工质量低于预期施工质量问题频繁出现。因此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及时从工程质量控制管理层面着手,对上述问题加以优化完善,才能谋求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控制
1建筑机电安装中的质量问题
1.1缺少质量保障
1.1.1导线质量缺陷
设备运行中因为对电力稳定性有着较高要求,可是机电设备的安装环节有时候并没有考虑好管线材料能力、导电性、横截面大小、电阻值等要素,所以会浪费大量的电力资源。电气系统不够稳定与合理将无法发挥电力系统应有的作用与意义。此外电气系统不稳定也是非常常见的情况,在长时间高负荷的运作下,电气系统有可能爆发电阻值过高、导线温度迅速升高等情况,这些情况是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
1.1.2设备寿命较低
现代建筑中有着非常多的机电设备,这些机电设备如果性能与质量不满足要求、不够合理就会影响到机电设备的运行质量、运行情况。很多的设备频频出现小事故不仅会影响到用户的生活舒适度,同时也会削弱设备的运行寿命,甚至爆发安全隐患。比如一些电器设备的插座导电金属片出现了接触不良的情况就会引发系统短路、火灾一类的现象。
1.2作业环节不规范
安装环节通常并不会出现十分严重的错误,引发各种施工问题。不过该环节却是许多小问题常常爆发的点。细节层面中许多施工人员本身作业不够严谨与仔细,欠缺足够的安全意识、管理意识,所以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施工事故。这些事故有些会影响到设备性能的发挥,有些则会埋下漏电一类的安全隐患,无法保障工程质量与工程效益,对人们的生活有一定负面影响。比如在铺设机电管线过程中有些作业人员没有严谨地按照国家规定要求作业,作业环节的流程不够仔细与正确,结果就是绝缘层损坏。在一些特殊复杂的环境下作业导致管线十分弯曲,这势必会影响到管线的电阻值与电力供应稳定性。
1.3设计方案比较模糊
如同前面所说到的一样,管线开槽作业中,很多施工人员实际上做不到根据施工方案确认准确开槽部位。之所以会出现这一情况是因为施工人员本身的素质不过硬。因素质能力不达标,所以在观看设计图纸的时候无法做到完全理解。当然有些时候也是因为图纸的设计本身存在缺陷不够合理。比如当前国内很多设计人员在项目设计环节都会用二维平面图纸做项目设计,并在项目的各个部位标注数据。但是受限于图纸本身为平面属性,空间感不够强烈,所以难以做到充分且详细地标注整个工程项目的数据。在这一因素作用下,很多施工人员是无法理解项目要求的,许多细节问题需要现场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利用经验进行判断施工,影响了工程稳定性与准确性。
2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2.1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第一,在制度中应明确技术交底制度,保证管理人员、领工员、班组长、施工人员能掌握工艺流程、了解技术标准,并在实施施工中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好施工工序、施工技术的管理。
在技术交底制度中应明确提出技术工程师要开展综合性的技术交底工作,并形成完整的书面资料,对于重要、复杂的施工技术,应制定相应的专项技术交底文件,施工中,技术人员应按照技术交底书、作业指导书对安装工程进行监督等;第二,明确三级质量管理制度,强化机电设备安装工程质量的管控,三级质量管理是指由施工班组、主管工程师、质检工程师组成的三级质量管理体系,比如在隐蔽工程质量检查中,施工班组应当先自检,确认合格后再上报该主管工程师,待主管工程师确认合格后再上报质检工程师,通过这样层层的质量监控能有效减少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第三,明确旁站监控制度,即对关键工程、关键工序进行旁站监管,若发现问题,应立即要求施工人员整改;第四,明确半成品、成品保护制度,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周期比较长,而一些机电设备比较精密,且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出现质量问题,所以,要制定半成品、成品保护制度,保证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完整性;第五,明确验收制度,如要求相关部门建立工程质量检查网,并将定期巡回检查及班组检查、群众自查及专门检查结合在一起,加大工程质量检查力度,要求机电管理部、技术部等部门联合验收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对于大型机电设备的安装,项目部不仅要验收,更要跟进了解其运行情况;第六,明确材料、设备进程检验及质量自检制度,要求相关作业人员严把材料、设备质量关,以免不合格材料、设备流入施工现场。
2.2加强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
人为因素是造成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序、材料质量不合格的主要因素。但是,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材料入场、施工、安全管理等离不开人的参与。所以,为了减少人为因素给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质量带来的影响,建筑企业应当做好技术培训工作。首先,在培训中应重点讲解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所需的各种施工技术、施工方法、技术标准、技术难点等内容,毕竟,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的专业性比较强,若施工人员无法掌握施工技术,也就无法保证最终的施工质量,常用的施工技术有管线综合布置技术、变风量空调技术、电缆穿刺线夹施工技术等,培训人员应一一介绍这些技术;其次,应当就机电设备安装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培训,杜绝施工人员出现此类施工问题;最后,培训人员还应当详细讲解建筑机电设备安装的安全防护措施,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毕竟,安全事故轻则导致机电设备安装工程质量受到影响,重则有可能导致人员伤亡。
2.3做好各施工阶段的质量管控
2.3.1配合阶段
主要是指基建、土建工程配合机电设备安装。在这一阶段,管理人员应当加大预埋件、管铺设、孔洞预设的检查,确认实际施工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若存在差异,则应要求施工人员及时整改,以免影响到后续的建筑机电设备安装。
2.3.2毛坯阶段
主要是指建筑工程基础处理阶段。在这一阶段,管理人员应当加大对排水管道、通风管道等基础工程的施工检查。需要注意的是,该阶段的施工会涉及电气、消防、通风等专业知识,在质量管控中,管理人员应要求各专业人员积极配合。
2.3.3装设阶段
这是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的关键阶段,其质量管控内容包括管路明敷及暗敷、穿线配线、电缆敷设、器具安装、设备安装。其中,管路明敷及暗敷的质量管控点包括支架间距、管路弯扁度、过线盒接线等;穿线配线的质量控制要点包括导线损伤、导线涮锡等;电缆敷设控制要点包括电缆平直、弯曲度、固定情况等。
2.3.4综合调试阶段
质量控制要点包括通风系统测试、管道闭水试验、设备试车、电气项目线路校对、系统装置整定等。在管道闭水试验中,管理人员应认真检查管道外观质量,并复核其安装尺寸、闭水时间及结果。在设备调试中一定要依据技术资料对设备润滑、电气绝缘、转动防护等进行检查。随后,要组织专门的技术小组规范、有序地开展试车工作。在系统装置整定中,应提前编制整机机电系统无符合调试方案,并上报监理部门,待通过后再实施试验。
3结束语
总之,对于当前建筑行业所表现出来的机电工程安装质量缺陷、质量低下情况,本文先是简单地叙述了如今这些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质量存在问题,没有标准化的作业流程,整体施工思路不够清晰。随后提出了有效的应对方法,完成了工程问题的科学、合理优化,希望能够帮助建筑行业获得更好的建筑水平,为人们提供更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邹李花.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21):161-162.
[2]崔玉磊.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研究[J].时代农机,2018,45(6):163.
[3]张磊,周高轩.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管理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8(3):272-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