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使市政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扩大,从目前市政公用工程管理的情况看,信息管理是最为薄弱的环节,而通过项目信息化管理,能够实现信息的互访共享,避免因信息传递的失败而导致管理决策上的失误问题。本文从市政公用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入手,对项目信息化管理建设进行了简要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建设策略
引言
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过程中,会涉及许多领域的资源,想要有效管理这些资源,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显然不能满足工程施工管理的需要。基于此,必须进一步加强信息化管理的建设,将各种先进的管理技术有效地应用于施工管理中。目前,我国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主要分为三个部门:一是对经济效益进行管理;二是对技术手段进行管理;三是对工程应用方面进行管理。不论哪一个管理环节,都必须依靠信息化管理技术才能够有效完成。近几年,信息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信息化管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使我国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更进一步。本文主要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对相关方面展开论述。
1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特点
1.1信息量很大
在工程施工管理中,从项目的招标、承包及施工等各个环节都存在很多的数据信息,而这些信息都是工程项目得以顺利开展运行的核心资源,是企业管理工作中很重要的管理内容。
1.2制约性强,且具有很大的流动性
在对市政公用工程进行施工管理时,先需要拆除旧的市政公用工程,在开始新工程的建设。而在建设新工程时,需要对城市的交通状况、市民居住状况、施工范围等各方面内容加以全面考虑,因而制约性很强,流动性也很大。
1.3工作量大,任务重
对于市政公用工程建设情况看,涵盖很多领域的工程建设,专业性很强。因此,在实际施工管理工作中,既要对施工材料、技术方面加强管理,还要对施工合同、方案等加以管理,这些都体现出了市政公用工程管理工作量大的特点。
2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之所以加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主要有以下原因:在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管理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对各种储存信息的管理,包括对报表的管理及相关文件的管理。管理工作的完成主要是基于各种书面形式或表格形式进行的。换言之,在这种管理方式下,比较容易出现管理失误,管理效率也较低,管理工作的质量难以得到有力保证。而在信息化管理方式下,管理人员不再亲自投入到每一环节的管理工作中,而是利用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完成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同时,在信息管理体系的支撑下,能够对施工过程中的生产、加工、整理、传递等各个环节的信息进行有效整理,使相关信息及时发挥出自身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现代工程的数量不断增加,对施工技术及施工质量管理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加强施工管理过程中现代技术的应用,加强各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高效处理施工项目管理中存在的各种复杂问题或难以完成的工作。
3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建设
3.1信息化管理步骤
(1)收集和市政公用工程有关的数据信息资料,包括与其有关的各类公共信息,如法规制度、地质状况、市场状况等信息。而市场信息又包含施工材料报表设备价格报表等;地质状况信息又包含施工土壤条件、水文状况、交通状况等。(2)将收集到的各类工程信息加以分析和整理,并依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将各类信息分类录入到数据库中。在完成上述一系列任务后制定完善的施工管理方案。(3)竣工验收管理方案的制定。在该过程中,管理人员应该对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合同、质量检测表、各类技术资料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借助信息管理系统准确地录入上述内容。
3.2根据项目管理,强化其适应性
天气状况或地质条件都会对建筑工程建设带来影响,决定着工程资源的投入和施工进度,若是不对这些问题加以全面考虑和分析,不仅会增加工程预算成本投入,还会造成工程判断的失误。因此,工程项目信息化系统应该有施工参数设置功能,用户依据本身的环境参数,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全面把控,将信息更加直观准确地反映出来。同时,还应该在施工现场界面系统上对一些便捷的程序进行设计,便于数据的输入。
4市政建设工程文件信息化管理
事实上,建设工程文件是反映工程质量建设标准及施工效果概况的重要依据。可以说,工程文件管理工作是施工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通常情况下,市政建设工程文件主要包括四个部分:①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相关资料。该部分的资料主要包括施工设计图、工程施工报告、每日施工记录报告、工程测量数据等。②工程质量控制资料。该部分的资料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反映出工程全部施工环节质量情况的数据资料,包括施工材料质量报告、设备进出场检验合格报告及交接检查工作报告等[5]。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资料。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会对施工现场的质量验收情况进行整理,在这种情况下整理出的报告就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资料。④竣工图纸资料。在工程竣工后,会制定完整的、能够反映出工程施工情况的信息资料。
5市政公用工程信息化管理的注意事项
5.1管理目标要明确
市政工程项目的管理必须要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进行,其管理工作是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对项目进行的计划、组织、调配等一系列过程,是以目标为中心开展的管理活动。
5.2管理责任及考核依据要明确
对项目管理责任有一个明确的了解,是项目管理工作得以落实的关键。只有明确了管理责任,相关人员才会严格依据要求来管理项目,从而实现项目管理目标。而考核是检验管理成本的有效途径,根据考核结果来调整管理手段,才能更有效的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5.3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项目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人,人是项目管理工作中最核心也是最关键的要素。现代项目管理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将人的主观创造性发挥出来。要是项目管理人员自身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不高,对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不够,即使拥有再好的技术也无法将其作用全面发挥出来。
5.4平等管理
在现代项目管理工作中,每个岗位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有需要承担的义务和责任。所以,工程项目的管理应该坚持平等原则,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岗位工作。
5.5管理权限要明确
公司法人对项目经理的管理权责有一个全面了解的前提下,需要给予项目经理授权,在企业内,各职能部门、项目经理部间要有明确的分权,能够相互的制约,并保持权力的平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过程中,想要保证施工管理质量及效率,必须进一步加强信息化技术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同时,针对工程施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应进行重点加强;同时,通过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实现对信息资源的共享及寻访,使施工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工程建设的相关信息,以便能够更有效地对工程施工环节进行有效管理。同时,建立信息化管理方式,也能够进一步避免人为管理中的决策失误,在各种先进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对项目的施工情况进行有效管理,保证城市建设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智勇,丁志海,等.节能减排背景下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6(12):425-436.
[2]康彩英.建筑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建设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36(01):160-161.
[3]张涛.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信息化建设[J].低碳世界,2016,15(13):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