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在房屋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7期   作者:胡世杰
[导读] 建筑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学科

         【摘要】建筑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学科,而建筑美学是感性类的学科,将建筑的实用性、文化性通过与艺术性结合,这样的建筑物便称的上是艺术品。建筑是有多重属性的事物,而建筑美学是基于建筑作为艺术的一门学问,在提高实用性、环保性的前提下,提高其艺术文化价值,应作为我们每位建筑学人员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
         【关键词】房屋建筑设计;建筑美学
一、建筑美术设计发展概述
         建筑美学不仅仅是未来需求,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建筑外观及内部结构的合理性有着特定的需求,建筑美学元素作为建筑美术的根本,为提升建筑的外观美感,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当采用符合建筑气息的现代化美学语言,从而让建筑物具有现代化文化气息及美学观赏性。当今现代化建筑在基于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上,还添加了建筑物的隐寓深意以及在细节元素方面的处理,同时也更重视建筑图纸的设计与现代化大众审美的有效结合。
                          
                                        图1 
二、建筑设计的美学理念
         在建筑设计方面要了解建筑的美学特征。用途不用的建筑都有自己不同的美学特征,在人类经过长时间的探索、研究,人们在对于建筑的美学理解渐渐的趋于统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用性与与艺术性的结合
         对于建筑而言,实用性是前提,只有在可用的基础上,融入美学理念,才算上的是合理的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的环节中,应致力于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相结合。比如,在中国古代的门窗中,雕花的美轮美奂与实用性相结合。
  (二)文化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在建筑设计美学中,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受到政治、文化等影响,而对建筑的审美也会受到影响。建筑是具有浓厚的时代感,我们可以从古建筑中分析出建筑的建造年代,可以分析出当时的政治、文化特点。因此,在建筑设计当中,文化和艺术都融入到了建筑当中,成为时代的缩影。
   (三)韵律性与建筑设计的结合
         建筑美学的韵律性是一种特性,这种特性存在于世界的任何一种元素中,是事物本身会重复出现的一种特性。而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将这种韵律性变化展现出来,即建筑设计所给人的美感。不管是什么物体,韵律都是它最重要的属性之一,并且可以在物体的元素之间建立相互融合的关系。建筑设计也是这样,韵律性的重复便是设计的源头,设计也是由此而引发的。我们可以通过视觉效果来看到韵律性所带来的结果。其中,建筑的形态重复包含了瓦片、柱子、窗户等;建筑的大小重复则包含了空间尺寸和空间跨距等。在现代建筑的设计中体现其韵律性,不仅仅是对建筑的平面构图、局部细节的处理,其建筑内部空间的韵律感也非常的重要。值得一提的是,建筑设计与美学的结合,并不能一味的追求美学效果,而是使得两者充分的结为一体。
                 
                                              图2
三、建筑设计的美学体现
  (一)建筑形态
         建筑形態是建筑映入眼前的第一感觉,形态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建筑的整体印象。现实设计中建筑形态千差万别,而决定这些形态的因素是多样的。其中功能性质、场地条件、设计理念几种因素对形态的影响十分关键。功能决定了建筑的采光、通风、房间大小、使用对象等多种实际需求,不同功能的建筑对建筑开窗形式、处理表皮也就自然不同。不同的场地条件限制了建筑的平面和空间布置轮廓,自然不同的场地会产生不同的建筑形态。此外,设计理念对建筑形态的影响亦十分巨大,很容易发现不同设计者产生的设计成果几乎很难相同,这是因为对建筑设计中问题的不同切入,带来建筑形态的不同。
         (二)色彩搭配
         色彩是建筑师进行设计创作中常用的艺术手法。不同色彩碰撞会形成丰富的视觉效果,可以打破单色调的沉闷感。另外,色彩相对其他的构成和构造手法,其对于使用功能和建造层面的影响较小。能取得较好效果的同时,易于实施。建筑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微差变化和局部突变两种常用手法。微差变化是在同一色调之下加入色相、明度、饱和度等的微差变化,整体上是统一的视觉效果,但局部形成十分丰富的色彩细节变化。局部突变则是局部使用截然不同于其他部分的建筑色彩,形成视觉的中心,突出主体,具有十分强烈的视觉张力。两种手法通常结合使用,可以营造丰富、整体、精神、大气、富有张力的建筑效果。
         (三)协调统一性
         房屋建筑基本都是通过几何形状进行呈现,建筑也因为这些几何形状有了更多的线条之美,建筑物结构的统一与协调让这些线条之间的组合呈现出更多的艺术性,但是无论使用什么样的组合方式让建筑的整体体现出足够的美学特征才是最为重要的。结构是建筑的整体骨架,因此在结构的组织架构中美学同样要得到体现,建筑的结构分为主体结构次要结构,美学设计的重点自然要落实在主体结构上,次要结构起辅助作用。同时在设计搭配中也要对主体结构进行详细的定位,让其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承载作用,最后在实际的设计中要记得让主体结构与次要结构可以获得美学上的兼顾,并对二者的领导与并领导更为和谐,让二者的关系可以更为平衡,突出主体的艺术之美,也让细节构思值得推敲。我国的古建筑多为木质结构,尤其是京城的古建筑,多以漆红色作为主色调,一方面彰显高贵威严的气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突出皇家的气势。其他的灰色、黄色等颜色大多是衬托色,主次分明。主题色与衬托色之间的交相呼应让整座建筑焕发光彩。因此,建筑在美学方面的呈现体现在各个方面,建筑的造型、结构、颜色等都应得到专业设计人员重点关注,让所有的元素因为科学合理的设计展现出更多的美学。
         (四)内部布局充分性
         在建筑设计中,内部布局是一门需要不断深入摸索的学科,如何使内部空间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并使每一个房间的布局能够体现出独特美感,合理的内部布局尤为重要。为此,对建筑师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设计时不但要合理利用空间,还要使房间的布局满足人们的使用习惯,同时呈现出独特的美感。建筑师进行内部设计时,要进行全方位的考量,每一个角落,例如:注重房间的采光、室内温度调节等,力求设计出来的建筑实用与美观兼顾。一名合格的建筑师在房间的布局上要有对空间的精准把握,了解建筑中每一个元素,将不同的元素以独特的方式排列出来,营造独特的美感。
  (五)突出均衡性
         建筑设计要均衡,这里的均衡是指设计均衡。对于建筑设计要保持均衡性,不能过度偏向某一点,否则会导致建筑整体效果差,一眼看上去会显的非常突兀。现在很多设计师都特别关注建筑的美感,从而忽视建筑设计的整体效果和质量,这样会给建筑后期的使用带来很大的不便。当然,设计人员也不能因为要求建筑设计的质量而忽视啊建筑的美学。这样会导致建筑没有特色,千篇一律,不符合审美要求。所以,均衡性非常重要,对于一个建筑来说,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整体还是局部都要协调好。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会对建筑美学越来越重视。设计人员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跟随时代的变化来改变自己的设计理念。同时要深入研究不同建筑的美学,吸收各种不同建筑美学的特点,然后设计出具有独特美感、又符合大众需求的建筑。最终实现将建筑的美学和设计一步步的结合,以此来推动我国整个建筑业的发展进步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周春媚.建筑美学在房屋设计中的运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7(12):98+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