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理念在城建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中的有效运用蒋国飞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月2期   作者:蒋国飞
[导读] 在我国快速发展过程中,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
        摘要:在我国快速发展过程中,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绿色发展旨在提高效率,能够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此有必要重视绿色理念在具体实践中的运用。文章对以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为核心的绿色建筑概念的重要性进行阐述,提出绿色理念对城市相关的基础设施的意义,最后具体分析绿色建筑技术的实施过程。
        关键词:绿色理念;市政基础设施;施工技术
        引言
        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对人们的生活和出行造成不便,特别是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和破坏,因此,绿色施工备受关注。绿色理念应同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进行较好的融合,促使施工技术创新。新时期,绿色施工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探讨绿色理念在市政公共基础设施施工技术中的有效运用策略十分必要。
        1绿色施工理念在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
        简单而言,绿色施工理念是在实现质量、安全目标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节约资源能源,避免或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该理念的提出是可持续发展观在建筑工程领域的体现。从施工单位的角度来看,要想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须在施工期间加强管理,从污染控制、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方面入手,制订完善的绿色施工组织设计,减少对周围环境和生产生活的干扰。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工程具有工期长,规模大,技术复杂,专业性高的特点,绿色施工理念的体现,要求采用新型工艺和技术,选用节能环保材料,合理配置人员、机械等资源,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分析绿色理念对于工程施工的重要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有利于改革传统的施工技术,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最大程度上发挥基础设施的功能作用。(2)促使施工建设向着更安全、经济、环保、高效的方向发展,为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提升市场竞争力。(3)绿色施工过程中,会对人们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推动整个社会形成节能环保的观念,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绿色理念在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中的有效运用
        2.1污染防治技术
        (1)噪声控制。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噪声污染主要来自多台机器和设备,从这个角度来看,噪声控制的基本方法是使用低噪声设备,如发电机等。确定位置并尝试将噪音分贝降低。如果前两种方法难以实现或者效率低,则必须采取隔声措施,消声器可以连接到声源,并且噪声控制的效果通常为10~50dB。如果要从传播途径方面消除噪音,一般有两种材料。一种是以木丝板、塑料薄膜为代表的吸声材料,另一种是以混凝土挡板为代表的隔绝材料。此外,人为噪声的控制主要包括禁止大声噪声和避免使用高频扬声器。(2)防尘。施工相关活动较多的涉及土方作业,施工现场往往会出现较多的扬尘,对此必须采取防止灰尘污染的措施。首先,必须在施工期间合理调整防风防尘屏障。墙体透气系数适中,防尘效果理想。其次,还可以用除尘剂润湿和凝结,从而可以固定灰尘颗粒等。在网状结构中,随着重量的增加而迅速下降。由于抑尘剂成本较低,因此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2.2节能降耗相关技术
        该技术以电能为例,需要从生活设施和机械2个层面出发。比如,现场施工可进行节能灯具的装设,从而实现“人走灯灭”的目的,对无谓的电能消耗进行规避。再如,电梯等大型设备在选取时需要依据“节能高效”的原则。同时,还应对从业人员展开节能培训,引导其养成节约的习惯,推动施工氛围向着“节能减排”发展。
        2.3“三新”技术推广与应用
        “三新”技术作为保障绿色施工的重要手段,要求建筑企业按照工程质量样板引路,精细化施工管理模式,大力推广建筑绿色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鼓励企业推广运用绿色建造方式,如采用铝合金模板,预制混凝土整体构件,整体爬升式外脚手架等绿色施工技术及工艺,应用纳米涂料,玻璃纤维筋等新型材料,减少建材消耗和施工现场扬尘,促进工地文明施工标准化建设,提升建筑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应以生产进度、质量保证、安全风险防控等为出发点,通过强化制度建设,参观学习,总结及创新,将工程建设中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管理工作和现场生产密切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三新”技术对生产的良好的推动作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使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把“三新”技术的管理作为日常工作深入开展会为工程建设绿色施工带来极佳的效果。
        2.4水的循环利用和低生态成本的技术
        水不仅可用于粉尘控制、洗车、绿化等,在经过简单的处理后,还对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低成本控制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减少能源消耗,可以从环境的角度和建筑设施的环境考虑,从节约利用能源的角度来看必须考虑其他因素。在市政建筑的过程中可以考虑水资源的再利用,比如雨水处理后的循环使用,这将对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5光污染控制
        工程施工可能伴有一定光污染,通常包括:(1)钢材加工会因电焊操作而导致光污染;(2)夜间赶工也会因照明灯具亮度过高而引发光污染。因此,对于前者需要在作业时合理使用遮挡,对光外泄等情况加以规避。就夜间施工来说,则应保证灯具亮度契合施工作业,还可依靠挡光板等来规避光污染。
        2.6化学污染控制
        化学污染的产生,主要是施工中应用的各种外加剂,由于其含有一定的毒性,故应首先做好隔水措施,对化学物品进行集中处理,避免其渗入到地下水。需监测土壤的质量指标,避免形成土壤污染,继而影响植物、动物的生长。对技术人员而言,应严格执行技术规范,在运输、使用、保管上加强管控,必要时设置专门存储空间,控制好温度、湿度、光照等指标,保证化学物品性能稳定。
        2.7注重绿色建筑材料的选用
        近年来,我国十分注重“三新”技术(新技术、新工艺与新材料)在新时期的推广与应用。绿色理念在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中的运用是一种技术创新,但其对新建筑材料选用具有很强的依赖性,绿色环保的新型建筑材料能否得到较好的应用也会对绿色理念在施工技术中的运用产生直接影响。建议施工企业在科学的预算编制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选用低污染的建筑材料,促进绿色理念在施工中的运用,实现建筑施工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2.8对场地干扰进行把控
        在进行与基础项目相关的建设时,其建设通常具有多环节相关联的特点,这些环节影响地形、地下水位和基础设施周围的动植物,破坏了现有的文物和特殊资源。为此,要促进生态建设,必须抑制场地的干扰,充分尊重生态环境。建设单位必须考虑到该区域的性质和结构的特点来进行具体的设计和建造,以有效地保护环境。
        结语
        总之,推动绿色理念融于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之中是市政工程向着物质、精神文明推进的重要途径,建筑企业需要明确“绿色”施工相应的要求与措施,确保企业施工紧跟绿色趋势。工程施工还应以工程实际为导向规划绿色施工基础,为强化工程相应的经济、社会效益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美华.市政工程“三新”技术管理[J].市政技术,2016,34(S2):34–35.
        [2]石朝辉.绿色施工理念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的运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4):160,193.
        [3]刘兆福.绿色施工理念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的运用[J].江西建材,2015(20):74,77.
        [4]张凤兰,郭朝晖,胡鸿志.绿色施工技术在重点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2016,47(6):544–5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