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古以来,我国都是以农业大国著称,农业是我国第一产业,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农田水利工程能够保证稳定充足的水源,改变土质,提高土壤肥力,推动农业快速发展。灌溉是农田水利建设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对农作物生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实际工作中,相关机构需要结合整个工程的情况,提出相应的策略,加强灌溉技术的应用,推动整个农业产业的发展。基于此,分析了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与灌溉技术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灌浆技术
引言
目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升,大家的环境保护、水资源保护意识在不断增强,为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节水灌溉工程是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关键,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和经济效益。因此,水利工程管理部门需要重视灌溉技术的应用,引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体质量,本文主要研究了农田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策略。
1新时期推进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积极意义
农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对于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农田水利工程的全面推进,可以促进农业的有效发展,改变当前农业发展现状,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工程中,合理开发利用灌溉技术,一方面可以增加农作物粮食产量,另一方面可以改善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在工业快速发展的影响下,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相应的我国的绿地面积也在逐渐减少,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平稳发展。为增加农民的家庭收入及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合理的灌溉规划设计是十分有必要的。农作物的生长过程比较漫长,在这一时期需要对农田进行灌溉,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水分,以保证农作物的产量。新时期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当根据不同地域、不同自然环境和不同的农作物展开不同的灌溉设计,利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2农田水利工程中的节水灌溉技术
2.1滴灌技术
滴灌是指将具有压力的水通过管道或者是滴灌带输入到植物的根部。滴灌是节水灌溉技术,能够最大程度地节约水资源。滴灌技术可将水直接输送在植物的根部,从而润湿土壤的表层。滴灌技术还可以减少灌溉过程中产生的水资源的蒸发和渗透,水资源只给植物的根部输送,可以有效地减少杂草吸收养分造成的杂草丛生现象,促进了植物本身的生长。在水中注入肥料可以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也能控制地表湿度,防止害虫的产生,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滴灌技术的使用范围较广,水流出入比较均匀,在很多地表不平或是土壤种类不同的区域中都可适用。如黄羊河灌区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区东部,东邻古浪,南靠天祝,西与杂木河灌区相依,北部与腾格里沙漠相连,为山前洪积、冲积倾斜平原区,海拔高程1647~1960m,纵坡1/70~1/200,区内气候干燥,降雨稀少,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均降水量160~180mm,蒸发量2189mm,土壤以黄平土、黄立土为主,土层厚1.5~5m。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甜菜、蔬菜和特色林果等,所以在黄羊河灌区可以利用滴灌技术。
2.2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标准
农业的快速发展对其相应的配套设施要求更高,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也在不断的发展进步。气候、水文等相关因素出现变化时都会影响灌溉工程,而对其进行规划工作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采用一定的技术克服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在其应用中地表径流的流量和流速是主要的技术参数,规划工作主要是将当地的实际农田数量、灌溉标准和相关技术参数相结合,统一规划灌溉工作。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要满足农田基本的灌溉需求,二是留有新空间满足灌溉工程发展的需要。
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前瞻性是设计的基础目标,兼顾发挥水资源的利用率,最大效果的发挥其作用。长期的实践工作证明这项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系统性,满足当前农业发展的需求是最直接的设计目标,其设计质量和规模对灌溉工程未来发展的意义不可小觑。
2.3引进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
现阶段,全膜覆盖、膜下滴灌等农业节水技术得到了有效应用,其在“大禹节水”工程中的应用,为该地区谋划大项目、建设示范区、推广农业节水新技术提供了很大的机遇,该地区的农民群众通过转变传统的理念,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并对农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增加了节水种植的作物品种。同时,为了实现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设,相关部门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平台的基础上,将高效节水项目建设作为载体,创新并优化了相关机制,抓住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机遇,使得很多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运营和管理中。
2.4渠道防渗漏技术及管道输水技术
在农田水利工程中,渠道防渗漏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技术,应用该项技术既可以改变传统地面灌溉方法,还可以避免水资源的大量浪费,有效预防大量水渗漏,也不会降低灌溉效率。因此在进行农田水利灌溉过程中,应该科学合理地应用渠道防渗漏技术,使用混凝土或石块铺垫渠道和管道,或使用塑料薄膜和沥青对原来渠道和管道进行全面改造,改造后的渠道密封性良好,不易产生渗漏水。此外,在灌溉过程中,有许多水资源流经渠道和管道,将水资源输送到田间,在输送水资源时要避免产生渗漏,这样就能确保输送田间的舒朗,防止大量水资源浪费。要定期维护渠道,安装节水管道和节水设备,以免产生渗漏,达到节水目的。管道输水也是一种重要技术,要想大大减少输送水分中水分的损失消耗,农田用户可以适当改变输水方式,使用输水管道进行水分输送。但由于管道输水中对灌溉方式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因此,用户需要结合所处地区的地质条件和灌溉方式合理选用管道输水方式。
2.5井灌式节水灌溉技术
为了防止过度采用地下水,造成水位下降和地面塌陷等问题,利用井灌式节水灌溉技术,可有效实现地下水的合理分配。在灌溉的高峰期,井灌式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将地下水充分地提供给农作物,合理地分配给农田的各个位置,形成移动式的灌溉,避免了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以实现地下水的合理配置,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2.6步行式灌溉技术
在实施农田水利灌溉过程中,通常情况下使用步行灌溉技术,该项技术主要是采用拖拉机或三轮车安装灌溉设备,并利用动力移动完成灌溉工作。步行式灌溉技术具有更强的适用性,且操作简单方便,流动性强。这一技术不需要建设和修理输水渠道,也不需要维护渠道,很大程度减少了劳动力和资金的投入,既增强了灌溉效率,也保障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在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农业用水问题日益严重,相关部门需要有效地控制灌溉用水,有效地解决水资源浪费问题。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相关部门需要引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改善农村生产环境,提高农民群众的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宇.滴灌技术在生态农业节水灌溉中的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11):115-117.
[2]麦热燕,肉孜.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南方农业,2018(12):241.
[3]赵静.关于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与灌溉技术的核心分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6(7):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