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516003)
摘要:科技水平的进步是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让人们的生活不断便利的重要工具,电力作为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能源种类之一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对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产生极大的影响。而当前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技术发展也成为行业进步的具体指标之一,电力系统智能化的技术发展代表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更说明对于社会构建的进一步优化。探索其中的技术发展可能性更能带来对社会、全人类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应用
当前国内电力网络运行主要的发展障碍在于应对高峰期用电的密集程度以及设备安全性等方面,以往通过人力排查和检修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并且监测的准确程度也无法与机器相媲美。而在自动化技术逐步进入电力行业后,对于各项分支网络的检测能够通过远端仪表进行有效判断。同时,根据设置好的自动化程序能够带来更高的运转效率,使电力系统运作整体的提升有了极大的进展。
一、配电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应用原则
配电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中运用时需要坚持安全、可靠、适用与递进等方面的原则。由于配电网所涉及的用户数量巨大,因此配电安全性与可靠性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如配电网出现故障电力自动化系统崩溃将有可能造成配电网大面积长时间的供电中断,在对经济造成严重损失的同时也会对用户的用电造成极大的不便。配电自动化技术所具有的配电网运行状态监测系统、可靠的处理系统以及电力调配系统,能够对用户的用电状态进行监测,以便在配电网故障发生的第一时间进行故障处理,保障供电的正常运行。配电自动化技术的适用性原则指的是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需要遵照我国的用电国情,并结合当地的用电方式与用电需求,以“适用”为主要原则做好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建设与应用,最大化的发挥出配电自动化技术功用。
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性现状
(一)电力系统数据运用不彻底
随着电力电气技术的高速发展,电网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这有效的提高了电网运行的效率,促进了我国电网的进一步发展。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电网运行中,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的相关数据的利用情况较差,许多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相关隐藏信息与数据都尚未被挖掘出来,相关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二)缺乏科学的评价和控制技术
目前,我国电网运行过程中,还存在缺乏科学的评价与控制技术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电网运行中的带点设备较多,高科技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多,不乏干扰电网整体稳定性的情况,这对调度人员的个人专业素质与判断能力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同时,也对我国电网运行的评价和控制技术的更新频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资金投入不到位,维护工作不足
虽然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但偏远县乡地区在电网运行中的资金与技术投入还相对不足,电网设备的运维也有所前期额,导致电网运行效率低下。部分负责县乡电网运维的领导干部不注重自身所在区域实际情况的调查,在电力设备的运维上存在得过且过的态度,埋下诸多安全隐患。
(四)管理意识较薄弱
电力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其安全稳定运行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配合,无论是在电能生产过程中,还是在电网运行过程中,都需要保障每个缓解的安全稳定。但目前部分电力系统工作人员与管理人员缺乏安全管理意识,多倾向于选择事后补救的态度,没有事先预防的意识。
三、配网自动化技术对于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分析
(一)对变电站运行可靠性的影响
基于上述应用优势,目前配网自动化技术已经在配电网的各个环节得到广泛应用,并对其运行状态产生了重要的优化效果。首先从配网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来看,变电站是整个配电网的重要节点,集中部署各种电力设备以及智能化设备。通过构建统一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对变电站进行集中管理,可以提高变电站运行稳定性。基于配网自动化技术的一体化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变电站内部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发现异常后,及时切换到备用线路或设备,并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在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下,由变电站内部故障引发的长时间停电事故明显减少,而且可以缩短停电检修时间,从而提升供电可靠性。在智能变电站建设过程中,配网自动化技术也是核心技术之一,通过不断提高变电站自动化水平,针对馈线中点、常开接点和重要负荷等部分进行自动化升级,配合故障智能检测技术的应用,可实现对变电站内部故障的有效防范。
(二)对馈线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影响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对提高馈线系统运行稳定性也有重要帮助。在整个配电网的运行过程中,许多故障问题来自于馈线系统,而且由于馈线地理位置分布跨度较大,在传统技术条件下,故障检修所需要消耗的时间更多。在以传感器技术、大数据技术等为依托的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下,可以实现对馈线运行状态的全面监控。一旦发生故障问题,可以做到准确定位,并对故障部分进行自动隔离,防止故障影响范围扩大。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主要根据馈线系统结构、接地方式、开关类型、负荷类型等,布置自动监控系统,并采取更加先进的保护方式,可以避免因接地故障、绝缘失效故障等,引发火灾等严重的事故后果。在故障检修过程中,也可以参考更多的运行数据,全面分析馈线故障原因,确保故障问题的有效排除,防止出现多次停电检修的情况。
(三)对电力设备运行可靠性的影响
在配电网中使用了大量的电力设备,而且设备类型众多,每种设备都有不同的故障特点。保障设备运行可靠性,是配电网稳定供电的重要前提。在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下,在设备接入过程中,就可以通过设计自动控制系统,根据每种设备的运行特点,确定关键运行参数,然后通过对设备关键运行参数进行监测,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在平时的设备运维管理过程中,也可以将设备运行记录作为依据,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停电检修。通过采取这种管理方式,可以将设备故障检修提前化,及时更换老旧、受损的设备,避免因设备故障问题引发突然停电事故。另外,许多供电设备运行在室外环境下,条件较为恶劣,也可以通过对环境参数进行检测,并及时采取保护措施,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
(四)对计量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影响
供电企业的经营发展中,线损率是其重要的经济指标之一,同时影响着计量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为了能够实现降低线损率的目的,可以充分发挥配网自动化技术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可以对供电企业计量系统进行实施检测,便于管理人员掌握其具体的运行状况,并对监测数据予以分析、判断。如果发现数据信息存在异常,自动化系统便会发出报警信号。此时,工作人员能够依据报警信息、设备状态等,对线损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在应用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前提下,可以形成自动化计量系统,进而在根本上解决以往线损计算存在的数据不全、口径不一、计算困难、误差明显等问题。另外,还能够对线损进行实时分析,实现远程自动化抄表的目的,为工作人员开展电能质量监测提供诸多便利。由此发现,将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在供电企业中,可以有效强化计量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提升配电网供电的质量。
四、结语
配网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供电运行中的应用,对于提高其可靠性、稳定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深入的对其进行相应的分析,让其得到更好的应用,不断提高实际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供电服务,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
参考文献
[1]刘志彬.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实现技术分析[J].科技风,2020(01):183.
[2]解金钢.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实践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20,37(01):257-259.
[3]张力.电网自动化的应用与发展[J].集成电路应用,2019,36(12):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