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 程建平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4期   作者:程建平
[导读] 摘要:变电站运行维护直接决定电力企业的电力服务质量,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工作方案,明确是否出现运行维护风险问题,在科学分析与研究的情况下,采取科学的措施进行预防控制,延长变电站设备的应用寿命,在相互支持的情况下,提升运维风险的管控水平,保证满足其实际发展需求。
        (中原油田供电服务中心  河南省濮阳市  457001)
        摘要:变电站运行维护直接决定电力企业的电力服务质量,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工作方案,明确是否出现运行维护风险问题,在科学分析与研究的情况下,采取科学的措施进行预防控制,延长变电站设备的应用寿命,在相互支持的情况下,提升运维风险的管控水平,保证满足其实际发展需求。
        关键词: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控制措施
        变电站风险控制是变电站运行维护的重中之重,合理的风险控制有利于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提高供电服务质量,确保人们的生活、生产活动的正常开展。近些年,我国变电站建设数量、规模均在不断增大,同时变电站内的各种技术设备也呈现为复杂化趋势,这就导致变电站风险因素增多,加强风险分析、控制方面的研究具有必要性。
        1变电运行维护概述
        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工作指的是变电站中相关设备的日常管理与日常维护工作。运行维护的工作内容包括了工作人员的交接班以及值班管理、变电站的消防管理、变电站的防汛管理以及变电站设备的定期维护以及安全工具的管理工作。随着当前社会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变电站无论是从规模还是数量上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长。这样一来,也使得我国的变电站设备在急剧增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加大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难度以及风险。从当前我国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存在着以下两个难点:首先,需要进行运行维护的变电站设施以及设备较多,同时变电设备的故障几率也有所提高;其次,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时也缺乏有力的监督制度,导致部分负责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人员并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在工作上也存在着倦怠心理,不仅会影响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较大的安全事故。
        2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
        2.1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是所有灾害因素中最不可控的因素之一,其具有频繁发作性与严重破坏性,对变电站的风险干预程度非常高。例如强风、暴雨、洪涝灾害等一系列的自然灾害,会对变电站设备以及线路造成严重的破坏,轻则造成片区供电异常,重则导致整个变电站运行系统的瘫痪,给管区生活、生产造成不可估灭的影响。与此同时,因为自然灾害破坏影响的不确定性,事故发生后需对设备与线路进行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检查,此检查周期一般持续时间较长,会对变电站负责范围内的社会经济产生较大影响。
        并且变电站事故发生后,运行维护人员需及时出动对设备故障进行检查维修,在如此恶劣天气情况下进行维修施工,更是对工人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2.2人员因素引发的风险问题
        通常情况下,在变电站电气设备运行的过程中,无法进行自动化倒闸处理,应采取人工操作方式开展工作,但是,此类操作具有一定危险性特点,如果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出现失误现象,将会诱发严重的风险事故问题,甚至导致人身安全受到影响。且在操作失误的情况下,会导致变电站系统出现瘫痪现象,严重影响人们用电的正常性。
        2.3机械设备缺陷引发的风险问题
        在变电站设备运行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问题,如果工作人员不能科学开展设备缺陷的处理工作,将会导致人们生活与日常工作受到影响,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导致人们的用电受到影响。在此期间,如果不能保证管理工作的全面性,将会对变电站设备的运行造成一定影响,无法满足当前的服务工作要求,一旦出现事故问题,将会影响其长远发展。


        3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控制措施
        3.1制定自然灾害风险的预防
        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不可控性与不可避免性,但可通过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将其对变电站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变电站设计建设初期,就应对工程建设场地的地形地貌、自然环境等多方面内容进行考察,评估变电站今后建设的发展趋势,并结合地质因素特点制定维护措施。例如变电站所在地降雨量较为丰富,变电站设备需设置防雨水保护措施与密封措施,如采用瓦斯继电器、密封端子箱与机构箱,防止遇水进入设备造成线路或设备供电故障;而在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场区,变电站应加强检测防汛设备,收集足够的防汛信息并考核变电站的防汛能力,以在汛期有足够时间设定应对措施;同时,确保场区周围沟渠的排水能力与设备线路防水措施,保证变电站有足够的维修能力,为此需购置安全器械工具以及在特殊天气维护人员的足够配备。而如场区易遭受暴风甚至台风侵袭,变电站外围就需设定强力的加固措施,如变电站外围增设钢筋护栏、线路沿途铺设加固保护层等措施。
        结合变电站工程所在地的自然灾害特点,在变电站设计以及后期运行维护中对自然灾害风险予以充分考虑,尽可能避免自然灾害对变电站正常运行造成威胁。
        3.2交接班与值班方面的风险管理
        首先,在交接班管理之前,应做好准备工作,结合变电站的运营状况,了解整体情况,更好的记录工作内容与问题,在保证机械设备运行正常没有损坏的情况下,结合交接班制度要求办理手续,充分落实管理工作制度。其次,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应做好交接班值班的管控工作,制定完善的考核制度,在定期检查的情况下,创建系统化的设备运行体系,在发现故障问题之后,协调各方面工作之间的关系,筛选最佳方式进行管理,提升故障管控质量水平,满足当前工作符合要求,系统化的处理故障问题。
        3.3对设备进行定级
        要想加强对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风险控制,首先要做的是对设备进行定级。一般情况下,可以将变电站的设备状态分为三个级别,分别是一类设备、二类设备和三类设备。一类设备指的是技术性能完好,不存在任何缺陷,且与运行相适应的设备,该类设备的运行状态较为良好,外观也较为整洁,同时具备较为完整的技术档案,标准参数符合规格,对于重大事故也有一套较为完整的处理措施,处于变电站中对于设备要求最理想的状态。而二类设备则是指技术状态良好,但是个别的原件以及构件存在缺陷,但是能够保障一般情况下的安全运行,同时也具备较为齐全的技术档案。而三类设备则是指具有重大缺陷的设备,无论是安全运行还是技术状态都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同时该类设备无论是从运行效率还是运行安全角度都极为不理想,甚至存在严重的漏油、漏水和漏气情况。除此之外,从外观上来看,这一类设备不整洁,相比起一类和二类设备来说,没有较为完整的技术档案,需要进行大修甚至是更换设备。
        3.4加大变电站安全巡视管理力度
        加大变电站安全巡视管理力度对于变电站的风险控制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在进行变电站的安全巡视管理工作时,首先,值班人员必须要按照规定做好巡查工作,当设备出现任何异常一定要做好记录并及时上报。其次,经批准的值班员与正值班员可以单独进行巡视,非值班人员必须由有权单独进行巡视的工作人员陪同下才能进行巡视。最后,如果设备处于特殊状况下,如负荷明显增加、维修后重新使用、设备存在缺陷、恶劣天气以及负有重大供电任务时需要增加巡视次数,并进行特殊巡视。
        结语
        在变电站运行维护的过程中,应全面分析风险问题,统一工作标准,创建科学化与合理化的工作模式,遵循现代化的管理工作原则,在科学管控的情况下,提升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水平,满足时代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张翼生.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及控制措施分析[J].科技风,2018(10).
        [2]任成刚,王兴洋,侯兴旺.500kV变电站运维的风险来源及控制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2018(2):153.
        [3]史小杰.110kV变电站运行与维护探析[J].能源与节能,2018(1):127-128.
        [4]刘余华.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研究[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8(1):2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