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解决目前红压浅冷生产生活污水排放问题,降低厂区排污对环境的污染,降低生活排污的处理成本。本文主要针对红压办公区域产生的生活污水及装置区产生的生产含油污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对生产含油污水通过回注采油厂,达到生产装置的含油污水逐年减少外排的油田公司的环保总体规划目标。本文对红压浅冷站排污系统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红压浅冷站的实际情况对生活污水及生产废水系统进行改造,并对改造后的效果进行分析及评价。
关键词: 生活污水处理 含油污水回注 清洁生产
0 引言
自《新环保法》实施以来,我国对环境保护的力度加大,尤其是对水污染的防治更是重中之重。对装置工业废水及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放管理愈来愈严格 ,红压浅冷的污水外排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含油的工业污水、不含油的冷却循环水以及生活污水,针对红压浅冷站污水的特点,分析了污水减排的紧迫性及必要性。
本文主要是针对红压办公区域及装置区产生的大量生活污水及生产中的工业废水,存在大量的排污水问题进行研究,考虑将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进行外排,对生产装置产生的含油污水进行回注采油厂,实现降低运行成本,减少含油污水的排放,以达到清洁生产的目的。
1. 红压浅冷装置含油污水排放现状
红压浅冷装置排污系统是将D-501内分离下来的含烃污水收集到地下2立排污罐中,然后将地下排污罐、D-502、D-507所排放的含烃污水排入排污三相分离器中;湿气阀组的1#、2#入口分离器的排污进入压力排污罐进行分离,分离后的含油污水进入排污三相分离器。最终汇至污水沉降池中,由吸污车拉运转移,沉降池与站外排污渠相连,容易产生溢流,污染站外环境。
图1 红压浅冷工业污水排污流程
2.红压浅冷生活污水排放现状
红压生活污水主要来自于办公楼、食堂、公寓、厂区卫生间,污水排放量共计90m3/d。目前共有2处生活污水提升站,分别为装置区院外准备队污水提升站和装置区院内总外输污水提升站,大队办公楼和公寓产生的生活污水通过装置区院外准备队污水提升站排至总外输提升站,总外输提升站将汇集的生活污水外排至站外排污渠。站外排污渠示意图如下:
图2 红压站外排污渠污水来源
3.装置区冷却循环水排放现状
循环水场采用敞开式流程,深冷、浅冷装置的冷却回水,靠余压分别进入两座冷却水塔的上水管,经过喷头均匀分布到水塔内部的填料上,循环水与塔下部向上流动的空气逆流换热,冷却后进入塔下水池储存,由塔下水池通过两条DN700管线自流进入吸水井,然后通过四台循环水泵将循环水增压供给装置区换热器用于换热,换热后的冷却循环水又回到循环水场,完成一个循环过程。当循环水的温度不能满足换热器的要求时,需要加入清水补充,这样就会产生大量冷却循环水进行外排至站外排污渠。由于冷却循环水不含油、只含有藻类等,对周边环境及土壤污染较轻,此次不做重点阐述。
4. 红压浅冷装置含油污水治理方案
红压浅冷装置含油污水主要是D-501、D-502、D-507、D-509低点排污以及厂区内的废水排放。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含有油、有机物、菌类、矿物质等,其中含油量、COD等指标均超出国家污水排放标准。
根据油田公司安全环保部的总体规划,生产装置产生的含油污水可以通过污水回注采油厂的方式逐年减少外排。前期,包括采油一厂北Ⅰ-2油气处理站、二厂光明轻烃总库、三厂北压油气处理站、四厂杏三、杏九油气处理站等均已完成污水回注,并且效果较好,借鉴前期经验,对红压浅冷装置的含油污水回注进行方案设计。
4.1 含油污水回注设计方案
将装置区产生的所有含有污水统一收集到40m3排污三相分离器中,通过污水泵回注到附近的采油厂管线。改造后的流程简图如下:
图3 改造后污水回注流程图
4.2 工业废水回注的应用技术分析
解决了红压装置含油污水外排问题,将含油污水统一回收注入到附近的采油四厂操作简单,安全环保,真正实现了装置污水“零排放”的目的。
4.3存在问题
2019年检修期,红压浅冷站对排污三相分离器的工业污水管线进行改造,目前除轻烃罐区游离水排放和主压缩机一段二段级间排污外,均可实现工业污水回注采油厂。
目前,轻烃罐区游离水排放至围堰外的工业污水井内,主压缩机一段二段级间排污直接排入工业污水井,最终排至污水沉降池,污水沉降池溢流易污染环境。
建议立项,将轻烃罐区游离水排放和主压缩机一段二段级间排污管线均引致排污三相分离器,这样装置区即可实现工业污水全部回注。
5.生活污水治理方案
红压浅冷的生活污水来源主要为办公区、公寓以及食堂的生活污水。由于地理位置比较偏僻,生活污水无法集中排入城市排污管网,仅通过采用站内沉降提升后排至站外水渠,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严重威胁地表水水质,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恶化水体水质,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污水生物处理是现代污水处理应用中最广泛的方法,主要借助好氧菌将污水中的有机物通过吸附、分解转化为简单的无机物,使污水得到净化。前期调研发现,分公司已建多套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采用的是生物处理法,目前污水处理装置运行效果良好,水质达标排放。
5.1 生活污水治理方案
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主要是采用生物处理法,生活污水首先进入调节池均质均量,最大限度地沉淀并去除废水中的漂浮物和大颗粒杂质,保护水泵和后续处理设施,进一步去除废水的悬浮物及部分细小颗粒,大大降低废了水中的COD、BOD;然后进入厌氧池,在该池内利用水解和产酸微生物,将污水中的固体、大分子和不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降解为易于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另截流的悬浮物可以在水解池中得到部分消化,可以减轻后续处理负荷,去除因含S等厌氧引起的异味;再进入好氧池,增加曝气风机为本工程的主体工艺,氧化池中放置新型高效生物填料及微孔曝气软管,通过附在填料上的微生物的好氧生化作用能够去除大部分的有机及无机污染物;最终进入沉淀池,对接触氧化池的出水进行泥水分离,保证出水达标排放。污泥部分回流至水解池,对污泥进行兼氧缩容,降低污泥处理成本,污泥需定期处理。简易流程图如下:
图4 改造后生活污水处理流程图
5.2 生活污水处理的应用技术分析
装置区生活污水中污染物指标主要参照以下3类,分别为悬浮物(SS)、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和化学需氧量(COD)。通过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过生活污水,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可以直接外排。
.png)
注:BOD5是一种用微生物代谢作用所消耗的溶解氧量来表示水体被有机物污染的程度。
化学需氧量COD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水中氧含量减少,使水中生物死亡,厌氧菌大量繁殖,水体变黑变臭。
6 .结语
装置区的工业废水含油、烃类化合物、酸碱性含量高,水质成分复杂,如果不经处理直接外排,对水资源及土壤污染十分严重,通过对红压浅冷装置的生产生活污水治理方案进行分析,使含油工业污水进行回注采油厂,生活污水处理后达标外排,从根本上杜绝了污染源,对于方案中存在的小问题,我们也将制定防范措施和解决方案,加强和重视生产生活污水的管理,实现清洁生产。
参考文献:
[1]陈观文,徐平.分离膜应用与工程案例.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2]张林生,刘济阳,董岳,等.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第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3]张艳萍.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4]徐铜文,黄川徽.离子交换膜的制备与应用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周宏,女,出生年月:1982年8月,毕业时间:2010年,毕业院校:东北石油大学,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通讯地址:天然气分公司油气加工九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