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村电网规划与建设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1月2期   作者:崔勇
[导读] 在过去由于技术、能力、资金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
        摘 要:在过去由于技术、能力、资金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我国大部分的农村电网系统建立都比较薄弱,因此整体的供电水平也不是很高。因而在新形势下,农业供电系统将面临着非常艰巨的问题与发展空间。因此合理认知到当前农村电网规划与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状况,并结合新形式下的战略思想,加大整个农村电网建设的革新与优化,为提升农村的电力综合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农村电网;问题现状;改进建设;规划整合

        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必然会推动整个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同时配电网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型设施,是整个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重点项目,因此必然会成为整个农村供电网络发展与进步的基础。因此应充分结合新形势下农村电网建设的相关现状,为我国农村的供电网络建设提供最为有利的概况及分析。并依据其所存在的相关问题与不足对现阶段中电力公司及人们日常水平发展所带来的影响进行合理了解。
一、农村电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规划设计存在问题
        在整个农村生产建设及农民群众的用电都是有农村电网进行提供。因而必须要科学有效的进行农村电网建设,并对整个农村电网建设的质量提供有利的保障。然而因部分农村的地理位置及基础经济因素的影响,导致了部分农村的电网规划及建设都缺乏了科学且严禁的规划[1]。而这样的弊端在现如今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显得尤为明显。尤其是在部分农村地区电网建设中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影响着整个电网的使用。同时还要不少地区的电网分布也都比较凌乱,很容易造成严重的安全问题,继而导致了农村用电网络故障的频出。
(二)资金运用存在问题
        因农村的住房不像城市那样规整,因此用电的负荷分布上也比较松散。继而与城市用电相比较,农村的用电单位控制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与物力。此外,由于农村的输变电电路比较长,很容易在无形之中增加整个电能的消耗,而随后的日常运行及维护费用也会随之增加,因而在供电成本的对比方面可以得出,农村往往会比城市高出很多。同时因为缺乏比较系统的资金使用,使得整个农村电网的建设及规划普遍存在滞后的问题,供电能力也较为薄弱[2]。
二、农村配电规划的策略
(一)电网负荷计算要有科学依据
        通过对农村电网的负荷计算实践后可以得出,一点出现负荷预算误差就很容易导致整个电网的建设投资过量的问题存在,从而使得整个电力企业的建设过程中出现经济的损失,而对负荷预测不足的话,整个电网的建设将很难满足农村日常的用电需求,继而为整个农村的供电网络发展造成非常大的影响。与此同时,基于日常的配网固化理论,应将整个设计中重点放置在配电系统的接线体系上,同时考虑到网络发展的大方向。


(二)积极推动配网自动化的建设
        同时在计算机领域的不断革新与发展中,传统的配电网设计及规划已然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电力使用的基本需求。因此应积极使用新型技术与新型的工具,使得整个电网的使用朝着自动化的方向进行发展,最大程度地为农村提供相关电量。而所谓的配电网自动化就是以现阶段供电为重要依据,将供电质量提升作为大目标,从而实现配电网络自由化建设水平及质量的全效提升[3]。
三、新形式下农村配电网络的规划及设计
(一)积极调配电网线路,做好容量配变设计
        依据负荷的情况,要充分调节线路的电压,即把调节的变电所主变分接头作为接线路的电压始发点,同时运行在整个经济的合理水平基础点上。并且在低谷负荷的过程中,也可适当的降低整个电压,使其能够更为接近下限运行空间,而高峰负荷时,可适当提升电压运行量,继而使其能够更加接近上限而运行。在新形势下,农村配电网在很大程度上都存在着台区数量较少的问题,很多配变也都出现了超负荷的情况。为了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理应积极从户均配电变压器的容量进行入手,并遵循着整个台区的建设设计,将小容量及短半径的建设原则进行合理分布,将高压供电引入农村,使每个配电台区都要以用电负荷按照同时系数的0.5核进行计算,每个台区的容量最大不得超过200千伏安,而每个台区的供电居民用户总量也不得超过100户[4]。
(二)充分考虑农村实际情况,运用多种形式进行线路设计
        在农村的台区规划设计中,应从全村的配电网进行出发,合理规划出进村高压线路的基本走向。同时村内的高压线路也要积极采用树状性分布方式,利用主干街道进行主线路的分布,利用次干街道作为分支的分布。充分规划好村内配电台区的分布走向,规划好各个台区的供电区域,并考虑好村内可能出现的较大用电负荷及出现时间,依据靠近负荷中心的原则,对配电台区进行合理的布局。农村的配电地域比较广,因此对于供电台区的增加多是增加在新增布点上,因此可灵活运用多种设计形式,在整个线路上设置可上墙、可入地、通道较少的预留型线路架设方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日前城网的基本建设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的生活符合与发展需求,然而农村网络的规划及建设现象则比较错终复杂,因此在进一步保证农村人均用电的基础下,应增强整个农网的规划及建设。降低整个网路线路的损耗,从而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建设,并且在农村电网的建设过程中,相关政府及机构应积极建立减免等相关政策,充分将道路赔偿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费用于电网整改进行相配套。同时也应加大规划整个变电系统建设与线路走廊方面的资源控制力度,继而为整个农村电网的规划与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万松.探微农村电网的规划管理问题与对策[J].通讯世界,2019,26(12):219-220.
[2]雷莉.关于农村电网改造中的低压电网规划与设计研究[J].农村电气化,2019(11):16-18.
[3]梁坚.农村地区电网规划建设与管理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19):211+218.
[4]雷衍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电网规划建设问题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14):248-2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