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科学技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在服装成品检验领域涌现出越来越多先进的检测技术与方法,对于提高服装成品检验效率与质量而言有着积极的影响。鉴于此,本文阐述了服装成品检验的概念与意义,并结合服装成品检验的内容与检验方法展开探讨与分析,希望能够从理论层面上为服装成品检验工作的发展提供一点支持,同时也为服装生产与制造行业的发展提供一点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服装成品;检验;内容;方法
引言:所谓的服装成品检验,指的是检验人员通过专业的检测方法以及检测设备,根据规定要求对服装各项质量指标进行检验,并对其合格与否进行判定。在服装生产中,成品检验工作可以说非常关键,只有做好服装成品检验工作,才能够真正把控好服装质量,为消费者提供合格的服装产品。
一、服装成品检验的意义
在质量管理工作中,质量检验占据着重要地位。通过质量检验工作,可以帮助生产者判断产品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关于服装成品检验的意义,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体现:
第一,把关作用。质量检验工作最基础的一个环节就是把关,这是保障产品质量的重要工作。众所周知,工业生产与制造的过程比较复杂,每一个要素发生改变,都会对生产状态造成影响,从而产生质量波动。就客观来讲,质量波动必然存在,想要将产品生产合格率提升到100%并不现实。因此做好检验工作,从原材料,生产过程以及产品出厂等多方面把控质量,才能够使产品合格率得到有效提升。
第二,纠正与预防。相较于传统检验模式,在现代生产制造领域中,质量检验的作用除了对产品质量进行把关,还有一点就是预防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从材料进场检验,到工序检查,都与产品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产品出现瑕疵,给市场及消费者造成不良印象。而通过质量检验工作,可以纠正和预防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有效提高产品质量。
二、服装成品检验的内容与方法
1 服装成品检验的内容
服装成品检测的内容比较繁杂,且目的与要求也不仅相同。因此,对于服装检测机构需要对服装检验的内容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关于服装成品检验,主要包含耐光色牢度、耐洗色牢度、耐干洗色牢度、耐水溶剂色牢度、色差、耐磨性、脱缝程度、纤维含量分析、密度、质量、抗渗水性、强度等数十项项目。根据监测项目的不同,采用的标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2 现代服装检测技术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服装成品检验中涌现出越来越多先进的检测技术,这些技术依托于精密的检测仪器而得以实施,对于提高服装成品检验质量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关于服装成品检测技术的应用,具体阐述如下。
2.1 气相色谱法
早在上世纪50年代起,气象色谱技术就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应用,该项技术具有一定的便捷性与高效性,在检测过程中利用载气作为移动相,对样品中物质与色谱柱不同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从而达到分离目的。在服装成品检验中,气象色谱技术能够对沸点低、化学性质稳定的化合物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例如苯酚化合物、农药、N·N二甲基甲酰胺等等。
2.2 高效液相色谱法
顾名思义,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将液体作为流动相,利用色谱柱进行分析,根据溶质与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的相关参数的交换与分离展开检测,并在检测器中获取结果的一项技术。该项技术也可以从定量、定性两方面来分析物质组成,对于高温下易分解化合物的检测而言能够发挥较大的作用。
2.3 色谱-质谱联用法
色谱-质谱联用法根据气相与液相可以分为两种。
这两种技术在实际检验中的前半部分操作几乎相同,即色谱分离,而后续操作中则是利用质谱仪对检验对象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该项技术将色谱与质谱的应用优势结合到一起,在定性分析中能够提高准确性,同时还具备定量分析的作用,从而能够在利用色谱进行检验的过程中降低错误率,在便捷性、灵敏度、准确性以及稳定性方面都具有突出的优势。在服装成品检验中,色谱-质谱联用法对于农药残留、禁用阻燃剂等有害物质的检测中能够起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2.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基于分子吸收光谱而得到应用的一项检测技术。该项技术通过对分子吸收波长、峰值大小、峰的数量、峰型等的分析,对分子结构加以确定,在化合物分析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此同时,在服装成品检验中,该项技术在操作性、经济性以及适用性方面也具有突出优势。有人在服装的甲醛测定中就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纺织物中的甲醛含量进行了检测,取得的效果也比较理想。
2.5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简称为原子吸收光谱法,该项检测技术对多种元素的测定都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其优势就在于准确性、操作便捷性以及灵敏度较高。其中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在检测中的数量级可达到10-9g/ml,再比如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的数量级达到了10-10g/ml。原子吸收光谱法依托于氢化物发生器,能够对多种挥发性元素进行微痕量测定,例如汞、锑、硒等等。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原理就是通过仪器中的光源将具有待测元素特征谱线的光辐射出来,然后利用式样蒸汽进行吸收,根据辐射特征谱线光的减弱情况,对待测元素含量进行测定。近年来,在我国服装成品重金属超标的检测中,原子吸收光谱法发挥着较大的作用。
2.6 原子荧光光度法
所谓的原子荧光光度法,就是通过气态自由原子,对特定波长光源进行吸收,从而转化为激发态,之后释放出与原激发波长相同或不同波长的发射光谱,返回基态的分析方法,具体涉及到三类荧光,即共振荧光、非共振荧光与敏化荧光。对于服装成品中的纺织物重金属测定而言,该项技术能够起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现阶段在我国服装成品检验中,常规的检测技术与方法已经适用于一般服装成品的检测,部分检测技术与国际水平已经接近。就理论研究方面来讲,服装成品检验方法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例如数学微分电路与对数转换电路在检验中也能够得到应用。与此同时,传统的静态检测技术也趋于动态化,这对于提高检测结果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而言也有着积极的影响,并且还可以最大限度的控制检验过程中的破坏,对样品进行有效保护。再者,在现代服装成品检验中,检测方向也由单功能向多功能发展,在面对服装成品中多种物质的检测时,检测机构可以快速获取检测结果,从而提高检测效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服装成品检验在服装生产领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是把控服装成品质量的重要工作之一,同时也帮助服装企业占据消费市场,提高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服装成品检验工作的内容相对复杂且繁琐,在检验过程中必须对每一个细节予以关注,同时也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检验方法,只有如此,才能够真正发挥出服装检验工作的作用与价值,为保障服装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冯宪.服装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环节及实施要求[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1):46-49.
[2] 熊磊,孟祥伟.纺织产品检验流程[J].中国纤检,2014,(2):58-59.
[3] 李岳.针织物品质控制检验要点分析[J].针织工业,2014,(9):66-67.
[4] 王真理.羽绒服装检验检测程序浅析[J].职业技术,2012,(3):141-141.
[5] 赵尔燕.纺织品、服装检验报告中常见问题及改进方法[J].中国纤检,2009,(5):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