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几个问题分析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4期   作者:余殿东
[导读] 摘要:为促进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水平达到标准,同时将安全事故发生概率降到最小。
        广西建工集团建筑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
        摘要:为促进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水平达到标准,同时将安全事故发生概率降到最小。本文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包括施工企业对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重视程度不高、对企业施工设计方面的分析不彻底、对企业竞争方面采取不正当措施等,其次,针对建筑施工安全工作进行了有效措施管理,如政府管理部门需要重视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建筑施工单位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等。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安全预防
        引言
        伴随城市的快步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这些工程施工项目规模越来越大、施工难度也就越来越高,如果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现场没有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技术操作,或是安全责任意识不高,就会给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带来很多潜在危险。
        1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施工企业对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重视程度不高
        很多工程建筑企业在落实项目建设工作时,都没有及时根据项目的建设规模以及需求进行监理机构设置或是落实监理工作,同时,也没有进行详细的细则规划,导致一些监理机构的运行较为粗犷,甚至收入方式都是自负盈亏。这些问题最为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无法达到标准或是效率过低,无法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工程项目的所有建设步骤。
        还有部分施工企业因为相关操作技术以及施工步骤落实过程中缺乏安全监督,导致基层施工人员并不能按照技术规范落实相关工作,轻者,施工技术的价值无法全面发挥,重者,则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由此可见,监督管理制度的价值发挥,对工程建设施工质量以及基层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产生着非常重大的影响。
        1.2对企业施工设计方面的分析不彻底
        设计单位落实设计操作时,首先要对工程施工项目进行环境以及基础信息的勘察,但是由于勘察操作制度并未得到有效完善,因此在质量责任层面会出现一些遗漏或疏忽,导致勘察工作水平没有上升到标准高度,此环节很容易给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埋下一些隐患。其次,设计人员如果在实际的设计勘察工作中未对受力路线进行有效控制,也可能会出现设计强度并不能满足建筑整体强度极限的问题,给工程项目的建设成果遗留下安全隐患,还可能导致相关项目的局部出现受力过大问题,后期如果进行变更施工,不仅占用成本,还会占用大量的时间与人力。
        1.3对企业竞争方面采取不正当措施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部分建筑企业为了获得更多项目,会采用不正当手段,如越级承包建筑工程任务。同时,为了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工作、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就会让施工人员加班加点,这种做法不仅不负责任,还会埋藏下巨大的安全事故风险。
        1.4行政管理方面不严谨
        关于行政管理,我国建筑管理部门配置了较为全面的施工安全管理政策方针与法律,但是很多工作光由制度并不能起到良好的约束作用,因为制度需要人的遵照与使用,部分建筑行政部门可能因为未充分重视安全制度管理文件条例落实,而导致监管过程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管理权、处分权价值发挥不充分的情况,这不仅无法让建筑工程企业的工作得到有效监管,还进一步加大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2针对建筑施工安全采取的有效措施
        2.1政府管理部门需要重视建筑施工安全问题
        2.1.1 加强以人为本科学指导工作
        落实工程项目建设步骤时,秉承以人为本原则,将施工人员的安全放在首位,有助于基层施工人员重视安全防护用品的穿戴与操作技术的正确与规范。首先,政府管理部门要积极开展宣传工作,提升基层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其次,根据工程施工项目的建设规模与种类配置完善的施工安全体系与管理内容。并配套奖惩机制,明确岗位职责,从根本上防控安全问题。与此同时,对严格按照施工规范与标准落实施工操作的人员进行物质或精神层面的奖励,让其起到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保证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更加高效、安全。
        2.1.2做好监督落实工作
        在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工作中,政府管理部门的职责非常重大。因为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程建设,往往对施工安全工作落实有意无意的忽视,这就会导致基层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无法保证,同时工程建设过程中安全事故频发。因此,政府管理部门必须承担起职责,采用不定期、随机性的安全检查方式,对工程建设企业的管理制度与措施进行抽查,一旦发现问题,严惩不贷。保证施工单位能够明确自身的安全职责,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也能够维护施工基层人员的人身安全。
        2.2建筑施工单位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2.2.1加强施工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
        影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高低的因素很多,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便是施工人员综合素质水平。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让施工人员尽快上岗,创造价值。招聘到施工人员时,并没有付出时间与资金成本进行岗前培训,或岗前培训工作没有落实到位,便组织人员上岗施工。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无法为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进行基础保证,甚至会导致施工技术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足,不穿戴好安全用品便开展施工操作,或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并未保有十足的安全意识,最终因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影响工程建设的效率。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加大安全培训力度与资金投入,在项目落实之前,根据项目需求进行岗前培训,并及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除,保证施工顺利的同时,保证施工人员可以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落实相关施工操作。
        2.2.2加强施工安全工作
        安全管理制度与策略能够保证安全事故的发生被控制在最小概率范围之内,与此同时还能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满足设计需要。因此,建筑施工单位必须对此项工作的落实进行足够的重视,不可在实际工作部署过程中仅看重施工效率,忽视施工安全问题的预防。管理工作人员必须根据施工项目的种类进行管理细则制定,全面提升施工技术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安全技能掌握水平,确保突发状况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得到解除,并将事故影响范围控制到最小。
        2.2.3提升安全预防力度
        建筑施工操作在实际落实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不确定因素,这些不确定因素如果没有被及时发现或制定措施进行预防,就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监管部门必须注重基层施工技术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同时,对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意外保险上缴,一旦发生事故,可以尽最大程度的维护施工技术人员的切身利益。同时,根据项目的施工复杂程度以及占用时长进行安全保障措施的配置,并对施工技术人员的安全防护用品穿戴进行检查。如果不合格,则不得进入到施工场地落实相关操作,如此,才能保障施工技术人员拥有较高的责任意识,并对自己的安全进行保证。
        结语
        建筑施工企业必须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注意通过完善安全防护培训内容、安全施工理念的宣传等措施增加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要定期开展安全防护操作与防护用品正确穿戴等方面的教育工作,让基层施工人员可以对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安全负责。
        参考文献:
        [1]王士琛.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要点[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9,17(12):352.
        [2]曹慧.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的优化[J].装饰装修天地,2019,(24):252.
        [3]魏征.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研究[J].智能城市,2019,5(24):71-72.
        [4]程歧元.探讨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施工管理的重要性[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6):21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