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BIM 技术应用的装配式建筑项目进度计划 管理工程实例分析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24期   作者:孙灿亮1 温庆兵2 林佳平2 陈益2
[导读] 结合光明新区公明街道元昇厂片区城市
        【摘要】本文结合光明新区公明街道元昇厂片区城市更新单元二期项目装配式建筑施工特点和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实例分析了装配式建筑项目进度管理。通过BIM技术进度管理以及施工现场进度管理,合理高效的控制项目进度,并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百分百切实有效的执行落实。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BIM技术;进度管理;标准层工期;
1项目概况
        光明新区公明街道元昇厂片区城市更新单元二期项目位于深圳市光明区光侨路中部,由长松路、侨凤路和侨松路所围合,西侧紧邻茅洲河。其东至侨松路,西至侨凤路,南至长松路,北至光侨路。本项目属于旧城更新项目,由2 栋高层住宅、1 栋公寓以及底层裙房商业及配套组成。总用地面积为11879.6 m2,容积率:4.81,总建筑面积为84225.78 m2,其中计容积率建筑面积(含核增建筑面积)为:57647.71 m2,不计容积率建筑面积(地下车库建筑面积)为26578.07 m2。1栋A座、1栋B座高层住宅面积25000 m2,1栋C座公寓面积为20600 m2,裙房商业5000 m2,公共配套面积6590 m2,地下三层为车库26578.07 m2。本项目是《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关于做好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有关工作的通知》(深建规[2018]13号)新规定颁布之后第一个一次性通过工业化认定的住宅项目。
2 BIM技术进度管理
        光明新区公明街道元昇厂片区城市更新单元二期项目根据总控进度计划制定各阶段各专业工程进度计划,同时编制月控制计划,根据月控制计划编制周计划,采用日保周、周保月、月保阶段的控制手段,使计划阶段目标分解至每一周、每一日。在进度计划落实过程中,以确保关键线路实施为主线,制定相应保障计划,采取相应保障措施,从而确保关键线路的实施。
        由于传统施工进度管理中所采用的双代号网络图、横道图不能准确完整地表达项目实时的进度情况,且经常有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不一致的现象出现,因此光明新区公明街道元昇厂片区城市更新单元二期项目除了在使用传统进度管理方法以外,还引入BIM技术,通过BM信息平台进度管理和施工现玚进度管理两者配合进行整个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其中在BM信息平台中,将BIM三维模型与项目 Project进度计划相关联,形成可以实时反映项目进度情况的4DBIM模型,并进行4D施工模拟;在施工现场利用RFID技术或者移动设备扫描构件二维码,对于构件的吊装进行实时监控,并将实时进度上传到BIM信息平台中,对于4DBIM模型进行更新。利用BIM技术辅助施工进度管理,可以使得项目各个参与方能够及时获取项目的实时进度,可以充分解决因信息传递速度慢导致工期延误而产生的高索赔等问题,有利于实现项目进度的精细化、动态化管理。
BIM信息平台进度管理
        将BIM三维模型与项目 Project进度计划相关联,根据制定好的施工进度计划以及预制构件吊装时间。对于项目任务进行分解,在这之后将分解后的任务按照施工顺序添加到 Project 软件中,并且将各项子任务的工期、开始时间、结束时间一一对应地输入软件中,这样就可以确定整个项目的持续时间。
        再将之前建好的三维BIM模型链接到施工进度模拟软件中,并在软件当中设置每楼预制构件的集合,之后使用 Time Liner将每个集合关联起来形成DBM模型再按照制定好的进度计划进行施工模拟。将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对比形成进度成果报告,分析进度超前或者进度滞后的原因、采用纠正措施并及时调整进度计划。
3、施工现场进度管理
        光明新区公明街道元昇厂片区城市更新单元二期项目对于预制构件都进行了二维码粘贴,当预制构件运抵施工现玚后,现场人员通过手持设备扫码接收预制构件信息并根据信息进行入场检验,验收合格以后将构件存放到指定位置。
        项目部使用“智检”APP,通过运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可以实现事前任务及时分配,事中现场及时记录,事后全程回溯分析的管理模式,从而达到对于工程进度的全方位管理。例如在预制构件的吊装阶段,现场工作人员通过手持设备扫描构件二维码获取构件的详细信息(如图1所示),吊装机械操作人员在其机械内的显示屏上也可根据扫描到的内容,如构件的编号结合事先制定好的吊装顺序进行吊装,与此同时,项目管理人员也可在电脑端实时查看吊装进度
   
图1:构件二维码信息
        光明新区公明街道元昇厂片区城市更新单元二期项目,通过项目施工现场实际进度情况,总结并编制了标准层工期进度计划(注:爬架爬升后的标准层算起)。现场严格控制,进度计划细化到每天和每个小时,能有效的控制每道工序所插入和施工时间,从而实现合理高效的施工现场进度管理。
4、结语
        光明新区公明街道元昇厂片区城市更新单元二期项目通过BIM技术进度管理以及施工现场进度管理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所有工序从插入到实施再到完成都会有严格精准的时间进度把控,每个楼层的施工作业单独进行。从预制构件进场、吊装、钢筋绑扎、铝合金模板安装、水电预留预埋以及爬架爬升等,都必须满足BIM技术进度计划和施工现场进度计划的要求。该方法管理不仅解决了施工进度管控难、现场管控混乱的问题,也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根据项目实际工期进度,30层的装配式建筑采用该方法,达到预售节点,节约工期约28天;达到主体结构封顶,节约工期约60天。
 参考文献
[1]王婷,曾凡奎.BIM技术在建筑项目进度控制中的运用[J].施工技术,2017(s2).
[2]刘俊娥,高思,郭章林.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探讨[J].价值工程,2017,36(23):161-163.
[3]马战旗,刘旭.基于RFID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进度控制研究[J].福建建材,2017(11):21-22.
[4]范吉明.基于BIM-RFID构建的信息管理平台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