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现了迅速发展,各个行业也因此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其中以汽车制造行业最为突出,并且在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下诞生了新能源汽车,从而使得相关工作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与升级。故此,本文对新能源汽车维修中应用电子诊断技术的实践进行研究,首先就电子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的价值展开探讨,然后分析电子诊断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的现状,最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几点可行性的电子诊断技术实践要点,旨在提升电子诊断技术的应用水平,满足新能源汽车维修的各项所需。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维修;电子诊断技术;应用实践
引言:
在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以及环保理念提出的背景下,有关专家致力于新型汽车的制造和研究中,新能源汽车随之诞生。新能源汽车的出现,不仅能够减少能源的使用,降低成本,而且改变了传统以汽油为汽车提供动力的方式,在行驶的过程中会减少尾气的排放,对空气和城市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1]。因为汽车的动力能源发生了改变,所以传统的维修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实际所需,要想充分发挥出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价值,就要将传统的维修方式进行创新,同时要对电子诊断技术做进一步的研究。
1.电子诊断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的价值
1.1维修设备更加多样
较新能源汽车来说,传统的维修技术对维修人员有着较高的要求,他们的专业能力与操作技能将直接影响汽车的维修结果,如果维修人员的经验较少,那么他们将无法准确判断汽车的故障原因和位置,也就无法提高维修质量和效率,甚至会滋生大量的安全隐患,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若是将电子诊断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既可以实现人工到智能的转变,又可以准确判断出汽车存在的故障及其位置。此外,电子诊断技术还使维修设备更加多样,且具有先进性和高效性,使新能源汽车维修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2]。
1.2维修管理更加全面
新能源汽车维修工作不仅仅体现在维修车辆上,还包括零件采购、整理记录、程序管理、成本计算等工作,这些工作之间具有一定的协同性,并且每项工作都有相关的负责人,但如果各负责人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与合作,就会影响新能源汽车的整体维修效果。而在电子诊断技术应用下,通过计算机系统的引进,能够加强各负责人之间的交流,实现各项工作的相互协调和资源共享,在提高故障诊断和维修水平的同时,还可以达到全面管理的目的。
1.3维修制度更加完善
据了解,新能源汽车维修多以预防为主,若是使用相关的制度加以保障,能够有效降低新能源汽车内部风险及事故的发生,延长汽车内部零件和设备的使用年限。尽管预防维修制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检查设备效益存在浪费情况、成本过高等。应用电子诊断技术后,可实现新能源汽车的动态化检测,准确了解各个设备的运行状态,从而减少设备的使用,降低设备维修的成本,相关的维修制度也会更加完善。
2.电子诊断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的现状
电子诊断技术是在计算机技术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智能化、信息化的电子设备对新能源汽车进行维修,同时具有在不拆车的情况下全方位检查汽车内部情况的能力。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不仅将动力驱动系统进行了改装和升级,仪表板组件技术也愈发复杂,若是使用传统的维修技术,非但无法获得良好维修效果,还会起到一定的反向作用,但如果使用电子诊断技术,维修效率和质量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另外,在运用电子诊断技术开展新能源汽车的维修工作时,对维修人员也有较高的要求,他们除了要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维修经验外,还要熟练掌握电子诊断技术,并将其灵活运用到新能源汽车的维修中[3]。为使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效果得到保障,维修人员使用电子诊断技术检查出汽车故障后,应立即对存在的故障及其解决方法进行详细的阐述,然后遵从车主的意见制定维修计划,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维修效率,防止资源浪费情况的发生。
3.新能源汽车维修应用电子诊断技术的实践要点
3.1动力电池的检测
传统汽车是依靠汽油和柴油提供动力的,而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是靠动力电池提供的。由此可见,动力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但在新能源汽车维修过程中发现,动力电池在频繁的使用下是十分容易出现问题的,所以应将动力电池视为维修的重点。由于动力电池的种类有很多,如铅酸电池、锂电池、燃料电池等,因此在维修时要根据动力电池自身的属性选择针对性的诊断技术与维修方法。在进行电子诊断时,应将电池内部的系统与计算机相连接,将汽车温度、汽车电压等数据输送到维修系统中,然后以系统的判断结果为依据进行维修。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多数新能源汽车中的动力电池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电池与系统接触不良而引发的间接性熄火,故在维修过程中,可通过适当调整电池的位置来降低间接性熄火的发生率,防止问题的再次发生[4]。
3.2电路系统诊断
因新能源汽车是通过电子系统控制来实现智能化控制的,所以在进行电路系统诊断时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果电路系统中的某个部位发生故障,其他元件也会停止运行,从而导致整个新能源汽车无法继续行驶。在科学技术的作用下,新能源汽车的电路储存空间要远远大于传统汽车,内部的电子元件也较为丰富,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因负荷过大而产生故障问题。为了提高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性能,使其更为完善,一些车主会额外增加其他电子设备,无形中增加了电路系统的负荷,轻则损坏电路,影响汽车的正常运行,重则会发生电路自燃现象,使车主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在使用电子诊断技术诊断电路系统故障时,需要将故障检测仪器插入其中,以便对ABS警告灯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观察,如果汽车启动后ABS灯依旧闪烁,则判定系统存在故障,这时要使用数字万能表检测诊断口电压,然后以警告灯的频率为依据获取故障码[5]。当所有故障排除后,还要对汽车做全面检查,只有检查无误后,才能够正常使用。
3.3发动机诊断
发动机在新能源汽车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是汽车的动力所在。虽然发动机能够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但在运行过程中会因油压不稳定而出现故障,所以要利用电子诊断技术对油压情况进行检测,以便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比如说,在具体的诊断中,为确保诊断的时效性,可以将故障检测系统安装在发动机系统内,使其对油压、传感器、执行器等部位进行全面监测,以为后续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电子诊断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的应用价值,行业人员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将其进行合理的应用与实施,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解决新能源汽车出现的故障,推动行业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赵福利.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电子诊断技术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9,50(08):194-194.
[2]卫云贵.电子诊断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的应用研究[J].时代汽车,2019,(02):188-189.
[3]何玉柱.电子诊断在汽车维修技术中的应用实践[J].无线互联科技,2018,15(11):143-144.
[4]邓力夫,杨骏.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电子诊断技术的应用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8,(11):186-187.
[5]魏金营.电子诊断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的应用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7,(08):138-139.
作者简介:李俊亚,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讲师, 硕士, 新能源汽车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