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书萍1 刘紫薇2 唐向平2
1.北京江河中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73
2.林州市水利局 林州 456550
摘要:通过林州市地形及洪水特点,确定防洪体系格局规划的指导思想及原则,从而构建防洪体系格局,通过对防洪体系格局的分析,说明防洪体系是合理的,采取措施对水库除险加固、河道疏通后,减小洪水灾害,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防洪;体系;格局;
一、引言
林州市山坡、丘陵占总面积的86%,由于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极易发生水土流失及山洪灾害,而且暴雨洪水汇流时间短,峰高量大,对下游地区造成较大威胁。占总面积14%的较平坦地区,聚集着全市的社会经济发展重点。根据林州市河流特点及防洪重点,构建防洪体系总体格局。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的治水思路,按照水利部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工作方向,加强水务管理,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治水方针以及“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建设完善的防洪减灾保障体系,提高抗御洪水灾害的能力。
三、构建原则
根据山洪成因及洪水特点,确定防洪体系构建原则为:以防为主、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防治结合。
(1)结合已建工程,充分利用水库尽可能多的拦蓄洪水。
(2)利用自然地形条件,因地制宜,建设水库及河道。
(3)坚持防洪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原则,重点防控城区洪水。
(4)统一规划,水土保持与水库河道防治结合。
四、防洪体系格局
根据林州市河流特点及防洪重点,进行流域控制、分区防守,构建“五库、三河、一区”的防洪体系格局。
五库:包括已建成的马家岩、南谷洞、弓上、石门4座中型水库和规划中的金牛山水库,均位于林州市西侧山区一线布置,可以有效拦截部分洪水,减轻其下游河道的行洪压力,成为林州市的第一道防洪线。
三河:即漳河、洹河、淇河三大水系,由西向东、由西北向东南排除全市洪水。
一区:林州市主城区被黄华河、洹河、桃园河及林虑河(规划中)包围,即为一区。
.png)
图1 防洪体系布局图
五、防洪体系分析
由于林州市地处山区,总趋势为西高东低,西部太行山脉,东部为丘陵区,山势平缓。
西部山高坡陡,土薄石多,植被稀少,水源涵养能力较低,围绕太行山生态功能区,加强水土资源保护与建管,加强山洪灾害易发区的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工程建设,突出发展水土保持特色经济林产业和小型蓄水工程。利用现状已建及规划的5座中型水库拦蓄洪峰,削减进入下游河道的洪峰流量,与下游河道错峰泄洪,以减少下游河道的淹没损失。5座中型水库由北到南一字排列,成为全市的第一道防洪线。
三大水系顺地势由西向东、由西北向东南排泄洪水,三大水系是全市的三条主动脉,是全市保障全市防洪安全的生命通道。
主城区做为人口及产业的聚集地,中心城区人口约占全市总人口的50%,是防洪安全的重点保护对象,由黄华河、洹河、桃园河及林虑河(规划中)包围,洪水沿河道顺利排除,从而减少主城区的洪水淹没损失。
六、结论
林州市防洪体系格局充分利用已建工程措施及天然河道,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是合理的防洪体系,但目前体系中的水库除险加固、河道疏通等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经过进一步的规划、研究,制定合理的治理措施,从而减小洪水灾害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林州市金牛山水库工程项目建议书(送审稿),2013.6
[2]河南省科达水利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河南省林州市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方案,2011.9
作者简介:于书萍(1980-),女,汉,河北廊坊人,高级工程师,本科,北京江河中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水利工程设计、水影响评价咨询、水利规划,10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