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建筑模拟》2020年第3期   作者: 韩康1 王建光2 韩继阳3
[导读] 据数据统计,当前各个国家农业用水平均占比70%,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占比甚至超过90%,农业用水支出一直是水资源支出的最主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农业用水占比逐年下降,然而我国农业用水量持续走高,不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到贯彻落实。鉴于此,本文对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韩康1  王建光2  韩继阳3
        1.德州市李家岸灌区管理局  山东德州  253000
2.德州市潘庄灌区管理局  山东德州  253000
3.莒县水利局  山东日照  276500
        摘要:据数据统计,当前各个国家农业用水平均占比70%,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占比甚至超过90%,农业用水支出一直是水资源支出的最主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农业用水占比逐年下降,然而我国农业用水量持续走高,不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到贯彻落实。鉴于此,本文对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影响因素;解决对策
       
        引言
        当前,我国农业灌溉的水资源利用率非常低,水资源消耗问题非常严重。由于我国面临水资源短缺的严峻问题,因此必须实施农业灌溉节水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1农业灌概用水情况分析
        现阶段,我国的农业灌溉用水情况面临很多问题,没有科学地利用好灌溉水资源。我国的井水灌溉比例达到了60%以上,井水灌溉区域超过35%,但是1m3水产出的农作物产量低于1kg,部分国家灌溉用水的利用率超出80%以上,1m3水产出的农作物产量达到2kg以上。调查发现,农业灌溉利用水资源最好的国家是以色列,1m3水产出的农作物产量超过2.5kg,所以我国农业灌溉技术同发达国家相比,具有很大的差距,需要对灌溉技术进行整体改良以及完善,才能实现水资源利用最大化,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
        2农业灌溉用水影响因素
        2.1灌溉可用水量逐渐减少
        在农业水利灌溉管理过程中,需要重视的一个自然因素就是水量问题。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灌溉用水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而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形势下,城市用水、工业用水等其他用水方向的需水量也是非常大的,加上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干旱现象频频出现,这导致了灌溉可用水量正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原本用于节水灌溉而设计的沟渠系统存在干涸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正常灌溉,极大地减少了作物产量,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相当不利的后果。在农业用水配给量本身比较少的形势下,当前在灌溉用水过程中还要深入考虑如何最大化实现节水灌溉目标,以减少农业用水来补给工业用水缺口,这种情况下,要有效保障正常的灌溉工作是比较困难的。随着农村水污染情况逐渐加剧,很多原本可以用来进行灌溉工作的水资源也无法使用,这让农业水利灌溉管理工作雪上加霜。
        2.2水利设施陈旧落后
        现有灌溉设施大多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建设标准低,经过近50多年的运行,工程普遍失效,输水渠道主要是土渠,水渠设施严重不足。渠道输送水损失量占灌溉用水总损失量的81%以上。所以发展节水灌溉显得尤其迫切重要。
        2.3农业灌溉用水群体节水意识低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主体依旧是农民,这类群体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因此对农业节水灌溉模式了解较少,难以在实际过程中推动我国农业节水模式的进一步发展。要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就必须采用节水灌溉农业,提高我国水资源利用率。水资源短缺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农业灌溉用水的浪费问题必须及时得到解决,防止影响到我国社会生产的其他方面。
        3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措施
        3.1转变传统的水资源供需理念
        当前受我国农业灌溉模式影响,农业水利管理者普遍认为水利管理仅需要从供水角度入手,忽视了灌溉用水过程中的农业水利管理工作。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水利管理工作逐渐扩大化,从单纯的管理农业灌溉之前的供水工作扩大到农业灌溉过程中的水资源管理。

保障农业灌溉用水需求一定程度上可以保障我国农业生产,但极其容易出现水资源浪费情况,加重农业成本消耗。水资源管理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忽略了农业灌溉用水的节约问题,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农业生产成本,不利于农民经济收入的提高和我国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管理意识必须树立节约用水意识,将节约用水作为当前我国农业灌溉水资源管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优化水资源管理模式,提高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
        3.2合理分配水资源
        面对农业灌溉用水总量的减少,更应该对现有水资源进行合理分配,除了严格落实节水灌溉工作之外,还应该重点针对不同作物进行给水量控制,通过了解当前相关区域农作物种类的正常需水量来严格控制日常给水总量,在当前渠道灌溉的基础上增强其他灌溉方式的合理开发,例如研究开发井渠并用的灌溉形式减少对灌溉沟区供水的依赖。同时在水资源调配方面根据周边水利工程建设情况类进行水资源调配工作,从周边的水库及其他蓄水工程中合理抽调灌溉用水满足日常灌溉需求。
        3.3加强科普宣传,提高节水意识
        农业节水灌溉是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减少肥料和农药浪费的重要措施,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向。有关部门应加大灌溉节水知识和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分析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定期开展节水知识和灌溉技术指导讲座,积极印发宣传传单,张贴宣传海报,利用媒体、网络等多种途径加强农业节水科普知识宣传,引起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户对农业节水灌溉和系数测算工作的重视,使之真正认识到推广节水灌溉的重大意义,理解并支持开展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工作。
        3.4应用节水灌溉技术
        采取节水灌溉技术,可以解决水资源紧张的难题。在选择节水灌溉技术的时候,要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保证灌溉技术符合地质要求,还要使灌溉方式科学合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一般来说,对于地质环境非常好的农业,要选择滴灌和喷灌方式,对于地质环境差的农业,要使用投资低的防渗沟节水措施。
        3.5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加强农村水源保护
        转变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方式,加强对农村水污染防治,保护好农村水源。在严格控制点污染源,全面治理的同时,必须走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应充分考虑农村区域特点,淘汰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生态养殖,推进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的清洁利用,有效防治来自农村和农业生产的面源污染,关闭污染厂矿,保护生态水源恢复建设。
        3.6加大对农业水利节水灌溉投入力度
        从当前农业水利节水灌溉整体情况来看,我国并未大范围应用农业水利节水灌溉技术,使得我国农业水利节水灌溉技术仍旧处于发展和进步完善。因此,政府应要加大对其的投入力度,为研发灌溉技术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同时政府还应招聘优秀的相关技术人员,确保研发灌溉技术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实际农业水利节水灌溉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要事先进行规划工作,将适合节约灌溉的地方进行明确的标注,确保农业水利节水灌溉工作的顺利开展。
        结束语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水资源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样在农业发展中担任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水资源相对缺乏,在农业现代化不断发展过程中,必须要保障水资源利用率的提升。为有效实现这一任务,就需要在农业灌溉中采用节水灌溉技术,保障水资源的合理运用,促进经济常态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邱兆勇,杜彬.农业灌溉用水需求及节约策略研究[J].地下水,2019,41(02):75-76+134.
        [2]吴春明.我国灌溉管理与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J].科技风,2019(04):180.
        [3]李静,徐德钰.中国农业的用水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MinDW模型的分析[J].环境经济研究,2018,3(03):56-74.
        [4]于庆东.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实践[J].现代农业科技,2018(12):168-169.
        [5]孙建阳.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08):105-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