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省十堰市 442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铁路建设工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城市人口比重较大,导致城市的交通压力也随之上升,因此,各个城市在市政工程建设当中,都开始致力于建设城市地铁轨道交通,从而缓解地面上的交通压力,促进城市的发展。因此,在城市地铁轨道施工中,分析施工的重点环节最近施工要点进行详细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城市地铁;轨道施工;重难点;应对措施
1城市地铁轨道施工重点环节
1.1复测和定位放线施工环节
在城市地铁轨道施工当中,在进行轨道铺设时,有两点是其铺设的基准,一个是贯通测量及复测,一个是铺轨基标测设(CPIII),尤其是铺轨基标测设的精准度,对地铁轨道工程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基标测设的精准度直接决定了轨道铺设的整体质量。因此,必须要重视城市地铁轨道施工中的复测和定位放线施工环节,确保其精准度。
1.2道床施工环节
钢弹簧浮置板道床的施工也是城市地铁轨道施工中的重点环节。在工程当中,有很多地段必须要通过特殊减振来确保地铁轨道完工后的正常运行,目前很对城市开始使用预制浮置板,相对于传统现浇浮置板施工,预制板具有施工块,外型美观等特点。对施工质量具有较高的要求。
1.3焊接施工环节
焊接施工环节中,确保焊接质量的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点是在焊接施工前进行的型式试验;第二点是在焊接施工时对重要参数的把握;第三点是在焊接施工完成后,进行探伤检测(自检),同时邀请第三方检测单位(或运营单位提前介入)对其进行探伤检测;第四点按照无缝线路要求进行严格进行应力放散,线路精调的后续处理工作。
1.4协调配合施工
城市地铁轨道施工是一项综合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和各个专业统一的协调和密切的配合,区间设备的安装,供电、信号、监控等专业配合施工,因此,协调配合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是施工组织管理中十分关键的内容,一旦出现配合上的问题,不仅会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和施工进度,还会对施工安全造成不利的影响。
2城市地铁轨道施工要点
2.1严格遵循基标测设的程序和方法
一般情况下,进行地铁轨道施工过程中,实施基础控制网的测量是第一步需要进行的工作,目前较为常用的技术是CPⅢ技术,该技术具备先进性和精准度高的特点。通过轨道精调测量车和其他配件将轨道铺设的相关参数进行精准的测量,主要测量的有以下几项。一是控制点的布设情况,确定如何布设控制点;二是控制点的埋设情况,确定如何进行控制点埋设;三是对平面位置的测量,确定CPⅢ平面的准确位置;四是高程位置的测量,确定CPⅢ高程的位置。然后,就需要进行基标定位工作,并且要进行测量放线复测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在综合分析道床的形式之后,调整实际的测量方法,对于一些重要地段,必须要进行密切关注。
2.2钢弹簧浮置板道床
钢弹簧浮置板道床施工,首先要进行前期准备,浮置板地段对隧道断面要求较为苛刻,隧道结构断面数据直接会影响到浮置板道床的铺设,隧道贯通测量调线调坡后,及时对调线调坡数据进行复测复核,确保数据无误后,预制板方可安排工厂进行预制生产。
2.3做好轨道焊接施工工作
在进行轨道焊接施工之前,必须进行型式试验,最终决定出焊接的参数,并且要提前检查焊机,确保焊接的效果达到最佳。
2.4加强专业配合与后期处理工作
和各个专业统一的协调和密切的配合是城市地铁轨道施工中较为重要的部分,因此,必须要加强各单位之间的沟通、交流,实现资源共享,确保在配合上不会出现问题,促进工程的顺利实施。
3城市轨道交通地铁施工管理的对策
3.1 搞好施工临时用电管理
就城市轨道交通地铁施工本身而言,安全管理的工作必须对多个方面的内容积极的完善,即便是出现了很小的隐患,都容易造成较大的损失现象。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地铁施工过程中,临时用电管理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坚持对国家相关规范、条文等,利用正确的技术手段,对电力线路、电力设备做出科学的运用。与此同时,在临时用电过程中,还需要加强相关工作的记录,在责任人的划分上保持合理,对临时用电,保持谨慎的工作态度,尤其是乱搭乱建现象,一定要做出积极的应对,由此才能更好地改善工作中的隐患。施工用电多为临时性,因现场临时用电管理不力、措施不当导致的触电事故、火灾事故在建筑行业发生的安全事故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对于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一定要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要求,通过在临时用电方面加强管理,能够进一步地降低安全隐患。
3.2城轨智慧云系统的运用
在城市轨道工程施工期间,经过这几年的施工管理中发现了许多的问题,以下几点尤为突出:
①轨道施工线路里程长,对于施工现场的监管难度大,导致隧道内和地面间只能靠步行传递信息,延误重要信息的传递和反馈,效率低下,造成管控不及时,遇到突发状况不能及时反馈信息。②行车运输时驾驶人员无法了解轨行区行进方向的实时情况,若遇到突发状况不能及时处理。③交叉施工单位多,各单位之间作为平级单位,监管难度大,不能与各单位之间及时沟通,造成施工单位之间出现小矛盾、小摩擦,影响协同施工,降低了施工效率。④行车运输调度为了降低由于无法与行车人员及时沟通可能出现的风险,只有牺牲效率在安排行车时,同一时间同一行车区段行车和施工组织只能开行一列车,行车组织效率低,且调度命令等指示不能及时、有效地传达至行车作业人员,极易造成臆测行车、盲目施工等安全危险事件的发生。
分析以上痛点,我们发现造成以上问题的最主要问题就是隧道内通讯不畅,那么如何解决通讯不畅的问题呢?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可能性,适逢新的科技革命浪潮席卷全球之际,我们借助大数据和云服务等先进技术手段,来解决我们遇到的传统管理手段的无法解决的施工痛点。结合我们项目的实际情况,全是地下线施工,施工空间小,施工期间隧道内无信号,同时由于地铁施工趋于机械化,涉及到大型设备颇多,例如轨道车、龙门吊、轨道罐车、平板车等,涉及到的专业多,施工人员多,交叉施工多等,而现有的管理方式无法实时地获取施工信息,更不能对施工方信息和施工人员有一个全面、及时、准确的掌握,无法做到防患于未然。为切实规范轨行区交叉施工安全管理,提升工程管理水平,地铁采用了适用于隧道内外轨行区施工的综合管理平台-城轨工程智慧云平台。
在该系统的应用过程中达到了我们的管理目的:①通过视频与语音通信管理人员可实时掌握现场动态。②车辆运行状态实时监控,实时调度,实时安全按预警,保证运输的安全性。③人员实时定位,实现人车相遇提前预警,保证施工人员安全。④提升安全管理方式,降低安全管理成本,有效预防现场风险。⑤提升生产组织效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结论
轨道是地铁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重视轨道施工问题。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如果轨道承包商发现问题要及时将问题报给相关管理部门,要与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及业主进行协商,妥善解决问题,提升轨道施工质量,保证列车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成博,张颖,高田娟.快速轨道施工方法及成本优化控制[J].工程经济,2015(2):90-98.
[2]杨志昌.浅谈城市地铁轨道施工技术[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