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巴润矿业分公司 内蒙古包头 014080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力的需求量增加。现如今,电能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人们对电能的需求进一步增大。为保障人们生产生活中的供电正常,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电网企业必须尽最大程度避免发生电力供应中断情况。而要实现电网供配电系统的供电正常,就需要积极且有效的应用自动化系统与技术,以提高电网供配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关键词:电网;供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
引言
全国各地都有电网配电线路的分布,随着电力系统的完善升级,更有必要做好配电网运行管理工作,而将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到配电网安全运行管理当中,既可以使配电网运行速度得到充分的提升,又能保证资源的优化配置。
1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发展历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民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好,而且科技的进步,也给我国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而且随着电子产品的出现,我国居民的用电需求以及供电速度方面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因此我国的电力网络也随之兴起并发展起来。
我国的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总共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电网发展初期,在电网刚刚提出的时候,那时候的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还只是配电系统开关的配合阶段。由于那时我国的网络发展还不是很先进,计算机网络系统还并不完善,而且在通信方面还没有统一,因此不能得到很好的建设。当时的配电系统的开关设备配合在维护电网的运行商中也有一定的作用,即通过配电开关设备之间的相互配合,将出现事故的电网与正常电网进行隔离,然后对故障电网进行维护。第二阶段就是电网的配电通信阶段,这个阶段与之前相比,电力网络的配电系统在通信方面已经有了进一步完善,电网的配电系统可以进行设备的非自动化与自动化之间的相互转化。第二阶段的配电系统与第一阶段相比电力运行更稳定,因为其采用的是系统设备自动化控制。整体来说就是使系统可以自行将出现事故的电网与正常的电网隔离开来,使故障可以得到控制且不会扩大。第三阶段就是智能化的发展阶段,虽然如今的配电自动化系统还处于建设阶段,但是如今的电网系统已经有了智能自动化的基础,因此与前两者相比还有很大进步。
2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管控不合理
智能电网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监控,使其可以均衡地分配电力资源,保证的用电稳定性。但是,目前我国的智能电网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导致用电不稳定。一方面是由于居民的居住距离较远,电力在分配过程中存在距离问题。另一方面是由于电力变压器的运行不对称,导致电力出现偏移的现象,影响用电安全。
2.2系统运行问题
由于我国电力设备不足,自动化系统不能正常的建设和发展,影响了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稳定性。例如,电力设备中缺乏低压设备,无法进行电力的融合,造成了电力自动化系统运行不够稳定。
3电网供配电自动化系统及技术的应用
3.1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结构
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是主站系统,主站系统包涵很多方面,其中包括各种通信工作站、文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GIS服务器、应用程序服务器、Web服务器、工程师工作站、GIS工作站、报表管理工作站、调度工作站、控制工作站、计算工作站等,这些服务器和工作站搭建起完整的主站系统,从而可以更好地对电力资源进行分配,提高了电力使用效率。因此,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应该搭建完整的主站系统,方便运维人员及时对用电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调整,从而有效的对电网进行维护。
服务器是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进行信息收集和传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文件服务器、数据服务器、GIS服务器、应用程序服务器、Web服务器、TCM服务器。文件服务器是用来记录和整理文件资料的;数据服务器是存储变电所/开闭所设备信息、配电线设备信息、实时信息的;GIS服务器是存储地理图、配网系统图、配网系统单线图等的;应用程序服务器是用作瘦客户服务器;Web服务器是提供网上信息浏览服务;TCM服务器是存储用户信息的。这些服务器不仅可以对电力系统进行科学分配和掌控,还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及时了解地区对于用电的需求量,从而对用电进行及时调整,保证人民用电的稳定、均衡,提高了电力的使用效率。
控制中心是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核心,它既是电力信息收集的关键,也是对电网监控的关键。它通过主站系统对用户端供、配电系统运行状态监视和控制管理,对用户配电网络的提供不间断保护、监视、控制,提高了用电用户供电可靠性,也提高了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水平,实现了可靠、安全、高效的配电、用电。
3.2合理调度电力
配电自动化技术不仅推动了配电网的安全运行,而且还能基于配电网用电高峰背景下,以用户用电需求为依据实现对电力的有效调配,使得配电网供电压力得到有效缓解。同时,在用电低谷状态下,系统化的调配也是降低供电损耗的有效手段。通常而言,用电高峰和用电低谷是配电网调配必须经历的阶段,对于供电高峰期来讲,要将配电供应保障作为重点内容,从而在调配的应用下保证配电的正常供应。而对于正常供电和用电低谷期来讲,要将配电效率作为侧重内容,以此使配电损耗得以降低。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是配电网运行调配人员更好地、深入地了解配电网运行状态的重要手段,以配电网运行参数的采集与分析为路径,直观了解和掌握配电网荷载程度、电网畅通程度和电网电源的分布位置等,并在此基础上推动配电网电力调配的实现,以电力供应重点区域为面向保证其供电,确保配电供应的高效化和智能化。就配电供应正常或低谷状态来讲,可以以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具有的信息采集和分析功能为手段,来剖析配电网运行参数,从而实现电力损耗数据的有效合理的获取,并在信息处理能力辅助下对配电网电力供应方案进行制定与计算,从而使配电网供应的电能损耗在原有数据上得到显著的降低。
3.3配电通信网络自动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通信网络在社会中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因此为了保证配电系统良好的运行,实现配电通信网络的自动化刻不容缓。在通信网络自动化的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用到一些技术,而且由于通信网络具有的特点,在用自动化技术对其进行改变的时候要合理运用此项技术。而且,在建设配电通信网络自动化后也推动了整个电网的发展,即在信息网络中,可以对配电系统之间的运行状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接收,更好地实现了配电系统的管理。
3.4强化计算机技术
在电网供配电系统中最为关键的技术是计算机技术,该技术主要应用到输电、发电及配电过程。智能电网技术作为计算机技术中的重要部分,有利于供配电系统实现完全的智能化。同时,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在电网供配电系统中也是非常关键的。该技术可以协助完成各种程度的电能输送工作,完成各电网之间的双向供电,从而确保国家电网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此外,电网供配电系统结合计算机的信息化与数字化来分析、记录相关数据,可大大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
结语
大众的生活与生产离不开电力,为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必须进一步提升电网供配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基于此,电网企业需积极应用自动化系统与技术,实现供配电系统的自动化,从而简化供配电系统的操作流程,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朱圣浩.浅析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8,37(1):75-77.
[2]赵江河,陈新,林涛.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18):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