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翁牛特旗供电分公司 内蒙古 024500
摘要:人们生活中的用电质量主要取决于电力系统的运行是否安全稳定。要提高电力系统的整体效益,优化群众用电质量,就要做好变电运行的安全措施,同时对电力系统变电运行设备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进行调修,做好变电运行设备的养护工作,使得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工作能够稳定进行。电力系统一直保持良好的变电运行状态,既能保证电力系统的整体效益,也能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足够的电力能源,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设备维护
1电力工程项目的特点
1.1电力工程项目的复杂性
在实际的电力工程的设计和建设中,需要考虑的不仅仅只有电力这一个领域,往往还涉及许多其他的行业。比如,在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中,还需要涉及土木工程领域的知识,以此充分保障电力建筑的安全性。与此同时,还需要了解电气设备等相关行业的情况,保证电力设备的安全有效运行。而且,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电力工程在其工作的过程中也需要充分考虑多种影响因素的干扰,由于电力工程安全隐患带来的危险极大,如果一些电力项目中出现小的疏忽就可能埋下安全隐患,甚至引起一些连锁反应。因此,需要工作人员时刻注意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和运行工作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1.2 电力工程的不确定性和特殊性
电力工程项目往往存在突发性和不确定性,这些问题可能是因为相关技术不成熟、落实不到位,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不够、知识准备不充分和经验不足等情况造成的。电力工程的不确定性和特殊性可能导致一些工程在操作、认知过程中出现偏差,给电力工程项目的安全稳定运行留下安全隐患,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设备的安全可靠使用以及运维人员的安全造成影响。
2变电运行设备检修要点
2.1 检测变电设备电压情况
如果在没有建立接地线且停电的状况下,对变电站电力设备以及线路的电压进行检测,为保证检测电压结果的准确性,防止出现不必要的安全隐患,就需要做到以下预防措施:在有电的情况下进行电线连接、关闭接地开关或者进入带电隔离带等,运用电子仪器检查电力设备和线路关闭电源,电源完全断开后才能检查电力设备以及线路存在的电压。检查电力设备或线路存在电压的过程中,验电的位置最好选择在电力设备或线路的进出口两端。另外相关的设备检查维修人员也必须使用绝缘手套以及运用专业的、符合检查设备电压规格的检测仪器,才能对电力设备或线路进行高电压检测。
2.2装设临时接地线
为防止变电设备对其检修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应及时将已断电的设备存在的电荷放尽,同时消除线路上存在的静电,避免在检修变电设备过程中突然来电,还需要在检修过程中装设临时接地线。装设临时接地线时,最好就是将接地线装设在可能出现电压或者可能会突然有电的位置,接电线装设工作应该由专业的工作人员运用连接技术进行装设。无论是安装接地线还是拆除接地线,都要两名专业的检修工作人员使用绝缘手套或者绝缘物体来完成。为了避免在进行接地线装设过程中出现变电安全事故,相关的装设工作人员应提前进行防护栏遮挡并悬挂醒目的安全标识牌,防止变电设备检修人员出现差错。针对只要合闸就会有电的电力设备检修处,变电检修人员就需要将 “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警示牌悬挂在工作位置的开关和刀闸把手处;要是进行变电线路的检修,则需要将 “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警示牌悬挂在检修线路位置的隔离开关处。另外为了防止相关检修人员对有电的变电设备进行检修时发生安全事故,变电检修工作人员应使用隔离带将已断电的电力设备与正常供电的电力设备分开一定距离。
3 变电站的安全管理措施为进一步提升
3.1 完善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考核和监督机制
为了能有效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管理的力度,保障电力系统中变电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保证电力项目安全有效的运行,需要人们完善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考核和监督机制。结合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要求以及运行、维护过程的实际情况,我们应对变电运行制定相对应的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管理方案、方法、内容,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制定相应的责任制度,并将制度落实到人。在制定相关制度时,应完善每种制度相对应的考核和监督机制。同时,需对安全管理制度保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多种管理处理机制,以应对在不同情况下所出现的安全问题,使之能及时对变电站特殊运行情况时进行调整、补充、控制。除此之外,还要通过完善相应的检查制度、监督管理制度、保卫制度等,从多方面进行制度措施的加强、完善和落实。
3.2 注重提升相关电力工作人员专业素质
在实际的电力系统变电运行以及安全维护中,电力系统的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体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以及设备维护质量的高低。在实际的电力系统安全管理中,应该充分重视电力工程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和考核,建立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与考核机制。应让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时刻了解到当前国际上最为先进的电力工程领域的知识,定期进行电力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与考核,并与工作人员的绩效相结合,对于通过专业素质考核的工作人员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以及晋升的机会,确保电力系统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保障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的高质量安全管理,从而提高电力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促使整体电力系统的长效性。
3.3 加强一体化的安全管理
要想加强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一体化工作,就要相关管理人员协调整体团队的工作。根据团队的工作内容进行技能层级划分,对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进行调查、了解,同时对在运行操作、维护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制定详细的技能划分。在做好日常运行、维护的同时,应及时收集团队工作人员实际情况,通过考核、监管机制、团队建设等多种方式凝聚团队力量和工作执行力。在检修工作方面,定期对设备不同电压等级的问题进行收集和分析,组织业人员进行设备维修工作。在管理设备时,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提前维护,避免出现抢修,减少设备突发故障对电力系统带来的不良影响。
4 电力系统变电设备的维护途径
4.1 重视设备维护的记录工作
在实际的电力系统运行中,部分新换以及全新的电力设备在检查完毕进行安装完成后,是不需要进行频繁地检修与维护的。由于相关技术人员有限以及维护成本高等问题,应当把检测与维护的重点放在那些具有潜在安全威胁的变电设备上。为此,就需要相关人员重视相关变电设备的维护记录工作,将每次设备的维修检修信息有针对性地记录下来,主要的记录信息包括维修中设备的故障表现、质量缺陷、性能缺陷、影响范围与故障解决耗时等。通过这些信息的记录,可以更好地调节日常设备维护的人力资源安排,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提升变电运行设备维护的有效性。
4.2 加强相关电子信息技术的运用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各行各业都开始了革新。为了进一步提升当前电力系统变电设备维护工作的效率,需要新技术的融入。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的信息传输特点,通过电子监控设备来实现对变电设备故障问题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故障设备。另外,还可以通过相关软件工程技术,结合实际的电力系统,来模拟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从而对变电设备以及整体系统的安全问题与隐患进行有效的预估和排查。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影响着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质量和安全,通过加强对电力系统中变电安全的管理,重视相关工作的有效落实,关注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培养,加强一体化的管理以及先进信息技术的融入,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提升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质量以及设备维护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刘华喜,丁倩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分析[J]. 通讯世界,2018,25(12):81-82.
[2] 叶红军. 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和设备的维护分析[J]. 农村电气化,2018(12):24-25.
[3] 龚伟. 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及设备维护分析[J]. 低碳世界,2017(35):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