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了国内教育教学引领的风向标,为了提高小学素质教育质量,小学班主任在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就必须做好德育工作。只有做好学生德育教育,才有助于为学生培养及提高道德素质水平、促使学生身心实现全面健康发展、保证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改善。所以,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做好小学德育工作实施路径的研究。
关键词:德育活动;品质;心理健康
引言: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之处在与“道德培养”,这是教育界立足之根本。而且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读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所以,小学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健康发展。[1]
(一)针对小学德育的分析
1.小学德育内容阐述
首先,包括思想道德教育。即教学期间,强化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质量,帮助学生改善思想品质及道德水平,并为学生培养正确、科学的三观。
其次,包括行为道德教育。即教学时组织行为道德教育,规范学生行为,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人。
最后,包括爱国与集体主义教育。通过开展爱国与集体主义教育活动,为学生培养爱国意识,让学生在生活、学习时能够做到热爱集体、团结互助、友爱他人。
2.小学班主任组织德育教育的意义分析
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做好小学生德育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三观,对规范学生言行举止具有重要影响。
在小学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中,班主任是影响德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更是为学生培养德育综合素质的操纵者、启蒙者。因此,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开展质量直接受小学班主任影响。由此可见,班主任在小学德育教学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只有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突出其德育教学的能力,才能有效地保障培养小学生的德育素质,并以此为基础,帮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2]
(二)爱于心,践于行—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施路径
1.做好品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尚品质
小学班主任在德育工作开展期间,要做好学生的品德教育工作。而且学生是否能够实现全面健康成长直接受学生品德影响。加之小学生年龄小、自控力差等,所以外界不良因素容易将学生引向错误的道路。由此可见,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教学中,要遵从本心、要从实践教学中出发,做好学生的品德教育及行为引导工作。
比如,在品德教育期间,小学班主任应帮助学生培养懂礼貌、讲文明、树新风的优秀习惯,使学生渐渐形成热爱劳动、诚实守信、勇敢坚毅、勤劳朴素、活泼大方、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品格。因此,小学班主任在德育工作开展中,要积极配合、利用思政课程教学活动,做好理论知识教育。另外,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状况,科学调整德育教学内容及方法,提高德育教学生活化水平、拉近学生与德育教学活动的距离,帮助学生培养优秀的思想品质。
如,教师在“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一课教学期间,应在教学活动中加入节约意识、地球关爱意识等;同时,教师也要积极组织多样化的课外实践活动,如“创建文明城市,携手清扫城市垃圾”等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参与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重点观察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指引学生健康成长
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期间,除了要规范学生行为、为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外,还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发现,受家庭、社会风气等因素影响,我国8成的小学生心理健康都有不同程度的问题。因此,在德育工作开展中,小学班主任必须重点观察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引导学生实现全面健康发展。
所以,班主任在小学德育工作开展期间,要以学生心理健康为核心,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的观察与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才能促使学生变成一个积极向上、乐观阳光的孩子。比如,班主任要根据学生发展中展现的身心特点及学生生活、学习期间遭遇的问题,为学生量身定做“单元+主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利用课程教学完成心理健康教育。再比如,教师可以将多种多样的心里训练方法纳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当中,如比较流行的角色扮演、户外心理训练等方法,让学生在训练中宣泄负面情绪、强化心理承受能力、培养正确认知及判断力,使学生行程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
3.组织德育主题教育活动,赋予内容多样性特征
学校是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时,必须要融入一些新的生机,传统的“刻板式”的教育方法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教育对象了。要想有效提高小学德育教学质量,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教学中应积极设计、组织多样性的德育主题教育活动,促使学生学习生活更加丰富,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德育教育,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改善,实现引导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目标。[3]
比如,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可以组织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首先,班主任要积极利用班会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如班主任可借助班会活动契机,设计、组织不同类型的爱国主义系列班会,如围绕“歌颂伟大祖国”、“传承红色精神”、“弘扬民族精神”等为主题设计班会活动,让学生充分了解近几十年祖国的伟大建设成就及甘心为祖国建设奉献终生的英雄人物,借此为学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其次,统一融合爱国主义和学科教学;在德育教育开展期间,班主任应在思想品德、数语外等学科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让学生在学科知识学习中潜移默化的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最后,积极组织爱国主义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参加升国旗、观看革命电影、祭奠革命烈士陵园等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培养浓烈的民族自豪感及自信心,借助革命电影、祭奠烈士等活动,为学生渗透爱国主义伟大精神,实现为学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德育教育目标。
结束语:总之,小学班主任积极的做好德育工作,有助于帮助学生培养或提高思想道德品质、规范行为、实现全面健康发展。因此,小学班主任做好德育工作对提高小学素质教育效果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如何加强班级德育[J].朱玉娟.新课程(中).2019(10):258
[2]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途径[J].张显燕,王振海.中国校外教育.2018(35):33+37
[3]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要点及策略[J].任晓丽.中国校外教育.2019(28):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