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植技术及其推广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作者:史艳明
[导读] 摘要:优良的玉米种植技术,不仅能够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种植农户的经济效益。
        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达呼店镇人民政府  黑龙江齐齐哈尔
        摘要:优良的玉米种植技术,不仅能够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种植农户的经济效益。所以,由此玉米种植技术的选择和推广是如此的重要。在提高玉米粮食产量的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生产有一个更高水平发展。因此,本文针对于玉米种植技术及推广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与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种植技术;推广应用;产业发展
        前言
        近年来,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我国农业也有了进一步发展,并且逐渐朝着科技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目前,玉米种植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且基本适应了现如今玉米产业发展的需求,然而在实际种植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农户仍然保持着传统的种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提高玉米的产量与质量。因此,有必要详细分析玉米种植技术的推广对策与应用。
        1、玉米种植技术推广的意义
        农业在中国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是我国广大劳动人民生存的根本。在我国还有许多比较贫困的地区,由于那里自然条件和地势条件导致群众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例如云南保山地区,那里地处边疆,民族杂居,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却没有高水平的人才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导致贫困的范围很大。近些年,政府领导对贫困地区非常关心,针对贫困地区的情况做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例如加大对玉米种植技术的推广,提高当地粮食的产量,首先逐步解决当地人民的温饱问题。因此玉米种植技术的推广就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2、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为满足人们的温饱问题,国家对粮食产量的要求也在不断增高。但是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量与进步缓慢的农业生产能力形成了较为严重的矛盾。玉米占据了我国粮食种植的绝大部分,一些高产种植技术也不断涌现。科学实验证明,这些种植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玉米产量,如果能够将其推广出去,为广大农户所应用,将会实现粮食产量的大幅度提升。玉米种植技术的有效推广不仅可以增加粮食产量,还会加快更多先进技术的研发进程,对现代化农业的建设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3、改善玉米种植现状,增加种植户经济收入
        我国的玉米种植历史悠久,种植户都具有较为丰富的种植经验,其种植方式、田间管理模式和对一些常见的病虫害处理措施都是根据多年的种植经验总结出来的。虽说传统的种植方式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但是其增产作用十分有限,并且农户之间选择的玉米品质也良莠不齐,卖的价钱也各不相同,种植户的经济收益也得不到最大程度上的保障。但是随着玉米高产高效种植技术的推广,不仅种植户的玉米产量能够得到提升,粮食的品质也会很大程度的提高,种植户生产出的粮食质量水平比较平均,粮价的波动也会相对平缓,农民的切实利益能够得到保障。玉米高产种植技术的推广,不仅可以弥补传统种植模式的弊端,还会为广大种植户带来切实的经济收益。
        玉米种植技术的主要内容
        3.1 科学确定种植地
        气候条件是影响玉米品质和产量的重要因素。玉米的生长过程中对光照、热量有着严格要求,选择日照充足、温湿度适宜的地区种植,玉米的产量高、质量好。玉米的根系较为发达,其呼吸需要较多氧气,因此应选择土壤通气性好的地区种植,确保玉米有充足的氧气供应。疏松的土壤不仅能为玉米提供氧气,还能保证充足的水分,促进根系对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同时,土壤的酸碱度是影响玉米生长的又一重要因素,要注意选择酸碱度适宜的地区种植玉米。


        3.2 科学施肥
        要想保证玉米的质量和产量,就必须对玉米进行定期施肥。应该结合其生长期选择适宜的肥料,主要包括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肥料,还应施加一定量的钙、镁、硫等微量元素肥料,种植期间要结合其生长状况进行追肥,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植株的根系可以从土壤内吸收到足够的养分。
        3.3 科学灌溉
        幼苗期玉米有很好的耐寒性,但是在拔节期对水的需求会不断增大,其耐寒性也会不断降低。所以,一定要科学、合理地进行灌溉,这样才能够保证玉米籽粒饱满,减少玉米的死亡率,保证玉米产量不会受到很大影响。
        3.4 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苗期、穗期以及花粒期都是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但在这些时期也常常会发生病虫害。因此,种植期一定要对玉米田间的病虫害情况进行严密监测,一旦出现问题应立即喷洒农药,最好能够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以及农业防治等较为环保的防治方式,减少化学农药施用量,保护土壤环境。
        3.5 科学确定种植密度
        要科学控制玉米种植密度,密度太大会影响植株获取充分养分,密度过小则会导致土地资源浪费。种植前要先检测土质和土壤的肥力,在土质、肥力、光照条件较好的地区可相应的提高种植密度,肥力较差的地区应当适当减小密度。
        4 玉米种植推广的准备工作
        4.1 科学合理选择玉米品种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玉米的品种越来越多,各个玉米品种间的质量也有着很大差异。在确定玉米种植品种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1)所选择的玉米品种应当具有较强的抗病性,产量高、品质好。2)要考虑市场对于玉米种植的要求和市场需求量,在确保供需平衡的基础上,才能够保证玉米种植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3)必须深入、全面考虑种植地区的气候状况和土壤状况,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玉米品种,在土壤状况较好的平原地带可种植对环境要求较高的玉米品种,而在山区则需要选择适应性比较强的玉米品种。
        4.2 不断提高玉米种植技术水平
        在研究玉米种植技术的过程中,应当将玉米发芽率的提升、种植间距和灌溉方案的确定、病虫害防治、科学施肥等内容作为重点研究内容,不断提高玉米种植技术水平,促进玉米种植技术大范围推广。要善于运用先进的科学知识对种植技术进行创新,并且将理论和实践有机联系起来,在保证玉米种植技术先进性、科学性的基础上,有效提升玉米的质量和产量,并使玉米种植范围不断扩大。
        结语
        综上所述,做好玉米种植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对于玉米产量和质量的提升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进行玉米种植技术推广时,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适宜的推广方式,使农民更快地掌握新技术和新方法,促进玉米产量的提高。目前,我国玉米种植技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以后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应当不断提高玉米种植技术水平,扩大玉米种植范围,促进农民增收,推动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绍金.玉米种植技术推广的意义及途径[J].农业与技术,2018,38(03):13-14.
        [2]王怀琴.玉米种植技术推广的意义及途径[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3):279.
        [3]麻建丽.玉米种植技术推广的意义及途径[J].现代农业科技,2014(11):70+72.
        [4]赵祥云.石林县鹿阜街道办玉米种植技术及推广措施[J].乡村科技,2019(4):82-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