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研究 龚彪

发表时间:2020/5/18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5期   作者:龚彪 刘秋一
[导读] 摘要:如今,我国已经步入高速发展新阶段,城乡规划备受重视。
        潜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湖北省潜江市  433100
        摘要:如今,我国已经步入高速发展新阶段,城乡规划备受重视。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但是,中国城乡建设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在当前我国生态文明的趋势下,人们的规划思想要有所转变,规划的目标要全面提升,规划政策需要衔接。
        关键词:生态文明;城乡规划转型;发展策略
        引言
        在当今社会,城乡发展问题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十分重要的关注点,换句话说,中国城乡现代建设进程不仅象征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也代表着现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国各大、中、小城市都保持着经济快速增长,城市数量不断攀升,而且在政治、文化、教育等其他领域也都获得了巨大改变。但是,中国城乡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诸多问题,例如,盲目城市化导致城市人口数量激增,资源分配不合理,公共区域等许多建筑过于狭小拥挤;城市生活垃圾暴增,超出环境容纳量,造成城市污染严重;城市人们的居住条件不能够取得有效的改善。生态发展与城市发展两者不能互补。因此,推动城市由粗放式发展,到低碳、生态、绿色发展是当代我国城市建设的首要任务。
        1生态文明视野下城乡规划建设转型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生态文明视角下进行城乡规划建设转型的发展十分符合现阶段的环保要求,使城乡规划建设转型发展能够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进行,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目标,建设更加绿色、健康的生态化城乡规划设计,推动我国城乡规划建设转型发展。城乡规划建设转型发展中最重要的就是通过设计,实现人类文明与自然文明和谐相处的目标,同时这也能够让人类文明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充分满足现阶段人们对生产、生活的需求,让城乡规划建设能够更加尊重自然环境的保护,使城乡规划建设转型发展更加有意义。同时,基于生态文明的城乡规划建设转型发展也是能够为人们提供安全、健康、绿色的生活,这也是实施生态文明城乡规划的重要目标,进而增加城乡规划建设的经济价值。在目前的城乡规划建设中,经常会出现环境污染、空气污染以及生态环境被破坏等问题,这对城乡规划设计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必须要及时进行城乡规划的转型发展,将生态文明与城乡规划建设紧密结合,从而将城乡规划建设的目光更多的放在环境保护、建造绿色健康新社会方面。只有进行生态文明的城乡规划建设转型发展,才能够保证城乡的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同时也能够稳步提高城乡经济效益,在这其中,关注生态环境的平衡以及生态环境的状况都是城乡规划设计中的重点,只有对其进行合理的布局,才能够充分的展现出生态文明建设下城乡规划的转型发展。
        2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策略
        2.1转变发展理念,重视生态保护
        发展大计,思想先行。十九大报告提出了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在坚持绿色环保和保护环境的原则下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理念。低碳生态视角下的城乡规划,首先要转变规划发展理念,要树立生态文明意识,要重视生态保护,要坚持保护自然和尊重自然的设计原则,要将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到规划过程中,以实现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转型目标。进一步来说,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我们不能再像之前那样,盲目地用城市建设的方法去建设城镇,而是要克服之前片面地重视城市规模发展的思维模式,转而追求城市的生态承载力。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讲,在城市规划中,我们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根据地方实际情况考虑城市资源、城市布局。然后,在城乡建设中,重点保护乡镇绿地植被、生态环境和原有的资源优势,减少工业危害和生态污染,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正确引导城市发展。


        2.2重视自然特色情况
        城乡规划发展中的生态设计立足于对城乡各方面的深入了解而开展,城乡自然特色情况作为城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尊重自然、展现自然的魅力角度来设计,城乡设计人员应该自觉遵循原则。现代城乡中居民与生态自然的距离越来越遥远,人类在城乡改造过程中很难考虑到自然相关的东西,使得人们无法更多地关注环境的现状和变化,因此重视自然特色情况应该在城乡规划发展生态设计中合理开展,让人们不仅感受到大自然赋予人类社会的魅力,而且意识到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加深生态环境理念,发挥出生态功能在城乡建设中的作用。
        2.3创新规划技术,吸引民众参与
        技术与创新,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根本。随着技术发展,绿色生态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并且许多新的技术也被应用到了城乡规划中来。所以,在城乡规划中,我们要与时俱进,一方面坚持生态学理论,一方面坚持技术创新,采用低碳生态规划技术提高城乡规划的水平。目前常用的生态规划技术有微循环系统、生态修复技术、环境模拟技术、空间资源配置技术等。在城乡规划中,我们要本着生态为本、自然循环的原则,加大已有的生态规划和修复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利用技术手段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此同时,地方政府要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产业部门携手开展生态技术攻关任务,给予有创新思想和应用前景的生态项目以大力支持,以科技创新为抓手构建绿色低碳的产业系统,全面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城乡规划与建设是事关民众生存和生活的大事,所以,我们还要动员全体民众积极参与到这个领域中来。有关部门要做好生态文明宣传和教育工作,宣传低碳理念,倡导绿色出行和环保生活,引导民众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以使民众形成生态理念共识,促使他们共同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2.4充分结合城乡实际情况
        在生态文明视角下开展城乡规划转型发展,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并且根据情况对规划方案以及周围环境及时做出调整,准确的处理好规划方案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在现阶段的城乡规划建设中,应该充分借助规划当地的生态环境开展规划建设,在依山傍水的地区应该重点开发旅游业,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城乡规划建设的目标,使城乡建设在拥有生态文明的同时也能够充分保留当地原有的特色。此外,在进行城乡规划转型发展的时候,也要加强群众的参与程度,提高群众生态文明观的认识,使全民都能够参与到城乡规划的工作中来。相关的政府部门应该建立更多的惠民政策,从而激发群众参与城乡建设的积极性,也能够让人们具备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良好观念。
        结语
        创新是事物发展的永恒动力,创新城乡规划理念和方法,建立健全的低碳生态规划体系,将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理念和目标与现有规划体系充分联系起来,实现规划的真实反映。同时,对传统的空间规划方法和技术进行了升级,并采用新的方法分析了将生态概念植入城市规划的可行方法和途径。明确不同尺度的绿色生态城市规划编制的目标、原则和方法,明确不同规划要素(理念、目标、内容、技术、政策)相应改变的内容和深度;在普遍性和敏感性的原则下,建立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和评估标准,以切实有效地引导和促进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忠利.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空间规划法的立法路径研究[J].河北法学,2018(10).
        [2]李慎鹏,张建新,项广鑫,曾毅.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J].中国农学通报,2018(24).
        [3]栾祖香,徐子恒,孟杰.城乡一体化格局下的生态城市建设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8(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