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化手段在航标保养工作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5/18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5期   作者:田新1 颜承志2
[导读] 摘要:航保体制改革后,航标建设养护工作在航标业务中的工作量日益提升。
        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天津航标处
        摘要:航保体制改革后,航标建设养护工作在航标业务中的工作量日益提升。如何加强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从而进一步提升航标维护保养质量,成为航保部门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对航标维护保养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信息化手段在航标维护保养工作中的应用设想。
        关键词:航标;维护;信息化
        一、引言
        航标保养一直是航标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多年来,航标管理部门以国家和行业相关制度、标准为依据,通过认真开展航标保养工作,有效保证了航标效能正常发挥,从而为港口生产和船舶安全航行提供了保障。但是,随着航运经济的发展,港口的不断建设,航标数量日益增加,保养内容和要求也不断细化。目前航标保养计划的制定、档案的填写以及保养质量评估等工作仍以人工的方式为主,难以适应“智慧交通”和“绿色发展”的要求。
        二、航标维护保养工作的现状
        (一)航标保养的定义
        航标保养,根据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新印发的《海区航标维护管理规则》中的定义,是指在航标全寿命周期内,定期实施的航标整体更换或维修作业,包括浮动标志的起吊更换和固定标志的修理、修缮。是航标维护所包含航标巡视、航标巡检、航标保养和航标修复等四项内容之一。
        (二)航标保养包含的内容
        涉及灯塔、灯桩、导标、灯浮标、桥梁助航标志等多种航标,具体保养内容包括:
        1.固定标志(灯塔、灯桩、导标、立标)标体防雨、门窗维修、内外部粉刷、金属部件的除锈刷漆等;
        2.浮动标志(灯浮标)标体更换、锚链更换、整体/局部除锈刷漆、配重铁拆卸保养、尾管更换、灯架维修/更换等;
        (三)航标保养的相关要求及依据
        1.根据《海区航标维护管理规则》(海航保〔2019〕485号)要求,航标保养周期一般不超过3年。
        2.根据《海区航标维护 固定建(构)筑物》(JT/T 731-2008)要求,需要依据建构筑物的新旧程度及所处环境,每一至三年定期检查一次,确定维护项目。
        3.根据《沿海浮动视觉航标维护规程》(JT/T 953-2014)要求,原则上浮动视觉航标一年至三年进行岸上维护一次。
        4.根据《海区钢质浮标涂装维护实施细则》(海航测〔2005〕411号)要求,钢质浮标的维修周期为1-2年或2-3年。
        综上所述,航标保养内容涵盖面广,保养频率也因标志种类和保养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四)航标保养工作的具体流程
        1.计划制定。为做好年度航标保养工作,各航标管理站根据航标保养历史,结合日常航标巡检,提出航标保养申请。航标处对各航标站的保养申请进行汇总审核,形成年度航标保养计划并下发。
        2.具体实施。航标养护单位根据年度航标保养计划确定的航标种类、数量、保养内容和时间,开展具体保养工作,航标管理站对保养工作中的关键节点进行现场质量检查和记录。
        3.工作验收。航标保养完成后,航标养护单位联合保养计划制定部门以及航标管理站,对保养数量、内容以及质量进行验收。


        4.档案记录。为使今后的保养工作有据可循,航标保养结束后,还要将保养情况进行记录存档,固定标志记录在航标“一标一卡”中,而浮动标志则需要填写“维护保养档案”。
        三、存在的问题
        (一)保养计划制定效率不高
        各航标管理站在编制辖区年度保养申请时,需翻阅固定标志的“一标一卡”和浮动标志的“维护保养档案”以及《航标巡检维护记录簿》等多份资料,了解掌握辖区内航标保养的历史,确定保养航标的种类和内容。查阅的历史资料数量多,工作量大,效率较低。
        (二)保养内容容易遗漏
        通过人工查阅保养档案以确定具体保养航标和内容的方式,受具体操作人员责任心、经验和时间要求的影响,容易造成遗漏,特别是操作人员发生变动,新到任人员对历史情况不熟悉时,工作经验不够丰富时,发生遗漏的概率将增大。
        (三)保养档案记录容易缺失
        各航标管理站每年进行的航标保养,涉及航标种类较多、数量较大,且保养内容千差万别,保养档案的记录也易因工作人员时间和经验的限制,造成缺失,从而影响今后保养计划的制定和保养工作的开展。
        (四)不利于对保养质量的分析评估
        航标保养工作的质保期,一般在1-3年,期间如果出现质量问题,需要通过人工查阅上一次的保养时间和内容,增加了工作难度。且航标保养经常以批量的形式开展,而产生保养质量问题具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人工查阅保养历史的方式不利于对保养单位以及所使用器材质量的分析评估。
        四、航标保养信息化系统的功能设想
        航标保养内容多,但大部分保养工作内容和时间要求比较明确的特点,适合于建立一套航标保养信息化系统,实现保养计划自动生成、保养档案自动记录并定期分析评估保养效果,从而提升航标保养的精细化管理水平,确保航标效能的正常发挥。具体功能设想如下:
        1.保养计划的自动生成
        以航标保养所涉及的内容、时间要求等为依据,通过航标保养信息系统自动生成每年的保养计划,列明需保养的航标和每个标志需要保养的内容,据此再结合实地的查看结果进行微调。利用信息化系统自动生产保养计划,将较大程度的去除人为失误造成的疏漏,从而确保保养计划的覆盖面,提高计划制定的效率。
        2.保养档案的自动记录
        航标保养系统自动生成的年度保养计划,需在保养工作完成后,在系统中录入保养完成情况以形成工作闭环。保养完成情况录入后,系统将每个航标的保养情况按要求分别录入对应航标的档案,减少了人工操作以及带来的错录、漏录风险,也便于今后的查阅。
        3.设备、器材质量的分析评估
        航标保养根据具体内容对应有不同的质保期,如果质保期内,又出现需要保养的情况,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是保养工作质量未达标或者使用器材质量有问题,二是所处的环境对航标的侵蚀比较严重,需要缩短保养间隔。通过系统对这些情况的自动记录,为开展维护保养质量评估和器材质量评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资料,有利于航标维护保养的精细化水平。
        五、结语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遥测遥控等新技术的不断应用,航标管理实现了从“汗水航保”向“汗水+智慧航保”的转变。加大信息化手段在航标保养等航标管理各方面工作中的应用,不断提升航标管理的智能化程度,将进一步提升助航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从而为实现一流航海保障奠定基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