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探讨 曾慧英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曾慧英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与日俱增。企业的市场竞争形势日趋严峻,安全管理的问题愈发重要,成为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先行条件。
        身份证号码:45262419821114xxxx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与日俱增。企业的市场竞争形势日趋严峻,安全管理的问题愈发重要,成为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先行条件。在我国,一些企业出台了相关安全管理制度,但仍然亟待完善。新时代的引领之下,企业必须重视生产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出台和完善,安全技术管理的实施,安全管理目标的建立等等。本文从企业安全管理意义及现状出发,展开“实效性”的思考,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安全生产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深刻回答了如何认识安全生产、如何抓好安全生产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其中,总书记在关于必须建立最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的论述中指出:“坚持最严格的安全生产制度,什么是最严格?就是要落实责任。要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尽管如此,“安全生产管理就是安全部门的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就是干安全的”等思想认识在很多中小企业的管理层和基层屡见不鲜,安全管理部门被动错位忙于救火已成新常态。基于上述现象,我们意识到如何定位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问题,对现代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和安全文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1企业安全管理评价的积极作用
        1.1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安全文化的传播窗口
        企业安全文化倡导了由主要负责人所引领的企业精神,既包括管理精神、奉献精神、合作精神等企业过去长时间所秉承的光荣传统,也包括创新精神、竞争精神等市场经济发展所需的新精神要求,如果由能力和意识不足的安全管理工作人员执行,是无法给企业及内部其他部门的安全风险识别和事故预防提供必要指导和帮助的,甚至会因作为不当给组织造成负面价值。弘扬企业安全文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责无旁贷;赋予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匹配职能,是大转型时代企业应急管理模式转变的必由之路。
        1.2企业安全管理评价工作的开展有助于促进安全管理机构的完善
        对于企业的安全生产来说,安全管理机构是否完善,是否具备一个全面的工作范围和空间,其权限是否得到了明确,这对于整个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效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部分企业对安全生产不够重视,进而导致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缺乏足够的独立性特异性,对于实际生产中的一些安全问题的处理和应对措施上存在着很大的欠缺还需要更近一步管理。通过开展企业安全管理的评价工作,可以让企业按照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设置安全生产的管理机构,并且配备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人员,管理人员经培训考核取得合格证,配备相应的设备。只有确保了安全管理机构的完善,这样具体安全方面工作的执行才能够具备一个良好的空间和前景。另外,安全管理的评价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也会从另一个角度,督促了安全管理人员自身的形成和不断提升自我的意识,在实际安全管理工作中,积极学习各项理论知识,保证了安全管理工作的执行效果,更好地实现了对生产中各方面安全管理工作举措落实成效的目的。
        2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思考
        2.1建立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并将其落到实处
        企业不安全状况的出现是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造成的。因此,针对企业整个运营的状况,需要制定安全管理条例,并拟定成册,发放给每个人。每天需要有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组织安全管理培训,包括:安全常识的普及、设备物品的摆放等等。对各部门的具体任务进行具体化的培训,总结经常所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员工之间的沟通分享。

进一步加大企业《安全生产法》的健全,出台《职业病防治法》,借助互联网等舆论工具作为宣传媒介,扩大企业的影响力,同时增强员工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保证企业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
        2.2提升企业的环境管理能力
        为了提升安全管理工作的执行和落实效果,做好安全环境方面的构建是非常关键的。而安全管理环境的构建上,需要我们从软件层面和硬件层面上进行入手和控制。在具体安全管理软环境的构建上,我们应该做好内部安全生产文化的建设,构建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让每个参与企业生产的员工都能够对于安全管理形成足够的重视和认同,能够积极主动的对各项安全管理条例进行落实和执行。从硬件的角度来说,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要给予其提供足够的物质基础的保障和支持,让企业各方面安全管理的设施和设备足够齐全,能够满足当前新时期企业安全生产的各方面需求。可以说,构建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打造良好的软硬件基础,这是保障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效能的一个必要前提。
        2.3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与企业原有体系有效融合
        企业在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过程中,应该将标准化标准的内容进行有效分解,以安全生产标准化作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导则,结合企业现有的管理体系,将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内容的有效的融合到原有的管理体系中,查缺补漏,将方针、目标、组织职能、教育培训、文件、制度、记录、公共管理要素进行融合,专业性的条款按照性质相近的原则融合,更好的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最重要的是将安全意识融入到企业管理中,融入到人的思想意识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最容易直接导致安全事故。如何进行有效的整合,就必须有专业的人才,安排人员去参加相关的安全专业知识培训,只有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才能更好的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与企业原有安全生产体系进行有效融合,进一步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的长足发展。
        2.4制定企业安全管理计划
        制定企业安全管理计划,做到有章可循,有条例可依。根据企业安全生产的情况,制定月计划、年计划,实行长远的规划,为企业各部门设立独立的账户,专款专用,企业任何人员不得随意挪用资金。定期召开有关企业安全生产、资金安全的会议,广纳谏言,听取各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对各部门反映出来的安全问题进行反复斟酌和研究探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在企业安全管理理论的研究中,要基于企业组织整体安全环境提高为中心,从而发挥最大组织效用,提升安全管理绩效。充分意识到企业发展可能面临的各项安全问题,结合一些成功的企业安全管理案例进行分析,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具体应用和具体作用。在企业的后续发展中,要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各项内容,让企业管理制度不再流于形式。
        2.5构建统一目标,推动安全与党建融合
        科学合理的安全文化有助于员工更加准确地认识安全之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中国人民共产党是科学执政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贯通了历史、现在和未来,把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思想坚决贯彻到企业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中,既是做好安全监管工作的基本经验,也是推进风险防范化解的根本遵循。
        结语
        总的来说,当前新时期下,企业的安全管理评价工作的开展,对于企业自身安全管理生产水平的提升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和作用。面对当前新空间环境,应该做好安全管理层面的合理优化,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和效能。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以及全面性兼具的重要工作。我们应该意识到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所肩负的重要的职责和使命,有效完善安全管理方面的模式和机制,发挥安全管理评价工作的积极意义和价值,构建一套长效、科学的安全管理规范和体系。
        参考文献:
        [1]史传坤,鲍颖.发挥安全评价支撑作用促进企业安全生产[J].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11,27(1):13-16.
        [2]魏良杰.浅谈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综合评价[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8(11):243-2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