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在我国道路交通体系中,高速公路属于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近年来我国对于基础建设越来越重视,使得高速公路的数量及规模都在快速增加,为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现阶段的隧道施工中,最常见的问题是渗漏问题,隧道施工防排水的施工质量与整个项目的使用寿命与安全运营息息相关,本文就隧道工程施工防排水质量控制要点进行研究。
关键词:隧道工程;防排水;质量控制
一、隧道建设中注重防排水工作的必要性
在我国当代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在不断推进完善,对于地下工程的需求量也在增多。在进行地下建设时需要注意的一大问题是防水,如果在工程中没有解决好防水问题,在隧道施工中就会需要多次维修,不但延长施工工期,而且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不必要的浪费,为了保证工程的进度以及质量,在施工中务必要进行有效作业,保证防水排水施工的质量。
二、隧道工程施工中影响防排水的因素
1.防水层受到了破坏
由于隧道工程的特殊性,施工环节较为复杂,施工所涉及范围也比较繁多,另外又根据受到大量外在因素的影响,因此施工过程中防水层被破坏的现象很容易出现。在实际施工工程进行的过程中,防水层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以下两点:第一:在施工过程中大型机械设备遭到破坏,第二:隧道内部爆破。如果这两方面出现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就很容易导致防水层受到破坏,在一定程度上,防水层的破坏势必会影响隧道防水工作的质量,甚至直接对整个工程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在实际隧道工程进行时,必须加强各项工作,避免防水层受到破坏。
2.材料方面
一般隧道工程施工常用的材料有防水卷材、土工布以及透水管等,由于这些材料的生产厂家较多、品牌杂,如果在购买过程中没有经过质量把控,就容易出现质量不过关的现象,例如防水卷材是否有变色、波纹、斑点、刀痕、撕裂、小孔等外观缺陷;卷材的拉伸强度不够、厚度不足或者弯折性满足不了设计的要求等,如果出现这些问题,那么在施工时就会导致裂缝、破损的出现,产生漏水现象。
3.混凝土施工不达标
隧道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中,混泥土施工是主要的工作任务之一,混泥土施工对施工过程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混泥土施工无法达到标准的话,通常会引发渗透情况的出现。首先,混泥土的配比不符合相关标准,其次,混泥土的养护工作完成的不合理,都会造成混泥土出现裂缝、蜂窝、以及麻面的情况,进而影响混泥土无法发挥其作用。因为混泥土的施工效果直接影响了隧道工程整体质量,因此,如果混泥土施工无法顺利进行,隧道可能会出现裂缝,隧道工程很容易的出现不利于工程进展的安全隐患。
4.穿透防水板渗水
只堵不排一般在施工中,部分施工人员都会忽略防水层的自然损伤,因为自然破坏不可避免。如若防水层出现问题,二次衬砌和防水层的中间就会渗入出现漏水现象。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只考虑防水层渗水堵漏的状况,可以使用防水混凝土衬砌或者止水带来进行止水,但是这种方法容易把排水忽略掉,如果只堵不排,会使水压上升,在施工缝的位置就会漏水。
三、质量控制措施
1.铺设防水板的准备工作
喷锚构筑法是现在隧道中最常用的设计,它以新奥法为基础,通常开工后先要用喷射混凝土做一次衬砌,第二步是防水板的操作,最后进行二次衬砌。通常情况下,喷射混凝土做的一次衬砌支护的表面不够平整顺滑,而且隧道中如果用台阶法施工时,在上下台阶结合部位和无钢支撑的围岩段就会有锚杆头突出的问题,所以在施工中要对其先进行喷射混凝土处理再做防水,以保证施工质量。简而言之,铺设防水板的准备工作就是要保证喷射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在施工前发现突出部分一定要对其进行切割处理,还要进行砂浆涂抹,基面要求平整牢固、清洁干燥、无明水流,且初支基本稳定并经验收合格后进行防水层铺设,最终使喷射混凝土表面达到可操作防水板的标准。
2.在进洞和隧道开挖过程的防排水技术
当前道路隧道施工过程的防排水施工技术主要体现在进洞之前和隧道开挖过程中的防排水施工方面。2.1进洞之前的防排水施工技术此环节的防排水处理主要分为五个方面。第一,充分了解隧道顶部的具体情况,如果其存在诸多岩石裂缝,则需要向其喷射混凝土,达到封闭裂缝的目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开展铺砌施工工作;第二,如果部分路段存在较多积水,则需要先将其中的积水排出;第三,如果隧道施工区域存在地表泉眼,需要使用导管将其从施工区域内引出;第四,需要按照隧道施工的具体要求,在其洞口上方为止设置截水沟,可以采取堆砌施工的技术,把截水沟的水从地表排出,切实提高其防水能力。并且还需要确保排水系统和截水沟之间的顺畅使用,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为了能够有效避免隧道的动力边坡出现渗水、漏水等问题,需要按照具体的施工情况,以喷射混凝土的方式进行防水处理,然后在隧道洞口的上方及两侧挂网喷浆;第五,需要按照具体情况在隧道洞顶是指高压水池,并且做好相关的防渗防疫措施,高压水池和隧道轴线之间应当保持一定的距离。2.2隧道开挖涌水地段的防排水施工技术对于隧道开挖永水地段的防排水施工技术,必须要在明确涌水地段出现原因的基础上,按照具体情况应用合理的防排水处理措施,最终达到可靠防水、顺畅排水且不留隐患的目的。一般情况下,隧道施工过程中存在涌水地段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存在地下水发育问题,导致隧道洞壁出现局部流水;第二,施工过程中出现断层,且导致岩石破裂,有水流从断从缝隙中流出;第三,隧道的洞顶覆盖层太薄,而且有岩石开裂的情况;第四,施工区域地下水在开发后渗水。不同的涌水原因所采取的防排水措施各不相同。如果是隧道洞内或地下水位过高导致的涌水,可以应用超前钻排水口、辅助坑道排水、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堵水等技术。但如果隧道内涌水地段较为集中,则应当使用开缝的摩擦锚杆或者是打款的形式进行排水;如果涌水的面积较大、水量过多,可以在围岩的表面设置树枝状的软式透水管,达到引流的目的,然后再对其喷射混凝土予以封堵。
3.严格要求铺设基层
隧道工程进行时,基层铺设工作完成的要求是:保证其平整和圆顺,不仅是针对顶端的喷射,还有平整度的喷射都有严格要求。为了保证防水板的完整性,就要对基层表面上出现的尖锐废物及时进行清理工作,将围岩、铁丝、钢筋头等类似废物清楚干净,在进行混凝土喷射时,需要加强的工作还有很多,例如混凝土的性能应与设计所需要求相符,混凝土的规定使用期限应符合设计的强度等。为避免基层渗漏现象的出现,还应对基层表面上出现的废水进行及时的处理,以防对后续的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隧道的施工一定要认真仔细做好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有些环节看似无关紧要,其实在防水工程中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所以相关建设单位应当先充分调查研究施工区域的实际情况,确保施工过程中各方数据的可靠和准确,然后在此基础上合理应用适当的设备设施与施工技术,切实落实隧道的防排水施工工作。此外,为了避免渗透现象的出现,应对质量进行严格要求,一定不能将不合格产品混入施工现场,保障隧道施工工程能够更好的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杨龙飞.隧道工程防排水施工技术探析[J].交通世界,2018,25(32):147-148
[2]梅栋.隧道工程中防排水施工技术要点与质量控制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8(29):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