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漯河分公司 河南 462000
摘要:水利工程的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国计民生,因此作为水利工程主要材料的混凝土需要经过严格的检测试验,只有合格产品才能应用于水利工程。本文将详细介绍检测试验内容,并说明质量控制的措施,只有两者兼顾才会确保水利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检测;混凝土质量控制
一、水利工程主要材料混凝土的质量检测试验
水利工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材料必须经过检测试验才能应用,而检测试验的第一步是制作样本,将样本放置于标准环境中数日后,合格的样本进行以下的各项检测试验,并与标准的混凝土参数进行比较,最后记录分析试验结果,得到混凝土质量的控制标准。
1.1、强度试验。混凝土强度的检测试验选取的检测试件是与原材料配合比和型号完全相同的混凝土块,将混凝土块放置于相对湿度95%、温度20℃左右的恒压环境中静置28天,之后对比实际值和标准值间的偏差。强度试验主要检测的是混凝土的抗拉性和抗折性,将试验混凝土块的强度与标准值相比较,强度波动在规定范围内的产品才属于合格产品。目前我国水利工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对强度要求很高,因此这项检测试验很重要。
1.2、抗压试验。混凝土的抗压能力直接决定着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在检测试验的过程中,试验件的数量要在十个以上,这样能够通过检测数据的差异来更精准的判断检测值和标准值之间的差距。抗压试验需要借助压力机来完成,检测人员需要记录混凝土在试验过程中的形变程度和结构变化情况,然后分析混凝土的抗压能力。这种方法能简单直观的检测出混凝土结构耐力情况,但是不够精准,只能应用于不精细的水利工程所需混凝土的质量检测中。然而抗压试验在我国的应用依然比较广泛,主要是因为这种检测方法具有检测速度快,效率高,不会破坏混凝土结构,检测结构可靠的优点,因此能确保一般水利工程的质量。
1.3、锈蚀试验。钢筋是确保水利工程架构稳定的主要材料,如果钢筋出现锈蚀现象,水利工程随时可能出现安全事故。钢筋的锈蚀检测试验是将钢筋构件插到检测项目里,之后利用半电池电位进行判断钢筋的浇筑侧面的锈蚀的情况,如果钢筋侧面的碳化的程度过高,则说明该处的钢筋已经出现锈蚀现象,这个工程的架构出现安全事故的几率很高,反之,工程架构则比较稳定。这种锈蚀检测的主要原料是利用铜线连接仪器,通过判断钢筋侧面的碳化程度来推断该出钢筋的锈蚀程度,这样检测出来的结果比较精准,因此在目前的水利工程中应用比较广泛。
1.4、密实性试验。混凝土的密实性直接决定着水利工程架构的承载能力,如果密实性不能达到规定数值,就会造成安全事故。密实性检测的主要检测方法包括热图无损检测及电磁波检测,再将力学及机械原理融合其中,就能够准确的分析出混凝土的密实性。热图无损检测是通过扫描和整理待检测混凝土结构的表面,得到蜂窝图形,检测人员利用所得到的图形的紧密状况来判断该混凝土结构的密实性。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电磁波具有辐射性,因此在检测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检测的区域,不宜过大范围的检测试验使用,检测范围过大容易增加检测的成本,增加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量,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以上两种检测试验方法都不会对水利工程的架构造成伤害,因此可以放心使用,并且所检测出的结果较为精准,因此这些便捷的检测混凝土密实性的试验方法应用范围比较广泛。
二、水利工程中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2.1、严格控制所需原材料的质量
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包括水泥、钢筋、砂石等,这些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混凝土的各种性质,如果原材料质量不合格,混凝土的强度和抗压性就很难保证。因此水利工程的承建企业要本着建筑良心工程的初衷,不要因为贪图眼前的经济利益而选购劣质原材料,水利工程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建筑企业也会受到严重的制裁。通常选购原材料的过程中,要严格审核材料商的资质,尽量选择信誉好,规模大、品牌好的厂商,并且做好质量检测。特别需要控制砂石的质量,砂粒的大小和含沙量都是影响砂石质量的重要因素。
2.2、科学设置混凝土中各种原料的配比
混凝土是由多种原材料混合而成,因此原材料的配比能够直接决定混凝土的各种性能,所以在混合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多次试验,找到最优的混合比例,提升混凝土的性能。通常配比需要按照四个步骤进行,分别是初步计算、精准计算、配比试验、施工配比,前三个步骤都是为了最后一步而服务,只有前三步认真完成,才能找到最适合的配比方法。此外,混凝土配比还要考虑到水利工程的施工环境以及当地的水质问题,因为水源的酸碱性及当地空气中的含水量也能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
2.3、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就是浇筑,浇筑的时间、方式及速度都能影响到浇筑的质量。首先,在浇筑之前要做好清洁工作,去除模板和钢筋表面上的杂质。其次,浇筑要连续分段进行,可利用机械设备进行振捣,这样能够保证每一层结构的厚度相同,避免出现分层、离析的现象。整个浇筑的过程要一次完成,如果浇筑过程中设备出现问题,要对之前浇筑部分处理后再继续浇筑。最后,注意测量浇筑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以及周围环境的温度,如果钢筋周围的温度过低,可以利用暖棚提升钢筋的温度。
2.4、严格控制混凝土试块质量
混凝土试块是混凝土质量检测试验的关键材料,如果试块在制作或静置的过程出现问题,检测试验的结果将失去真实性,会直接影响到施工企业的判断。因此,试块的取样和制作要由专业技术人员完成,施工企业及相关技术部门要根据水利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管理标准,标注好具体的奖惩办法。与此同时,企业内部要不断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加强岗位培训,提升技术人员的素质,强调岗位责任制,一旦试块质量出现问题,要将责任追究到个人。
2.5、做好混凝土施工完成后的养护工作
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是造成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施工完成之后必须做好养护工作。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最重要的环节就尽量避免裂缝的出现,因为水利工程中,如果出现任何裂缝,整个工程的使用寿命都会缩短。混凝土的干燥的过程大约需要二十天左右,在这个过程中,工作人员应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科学的养护工作,必须保证混凝土内外的温差和湿度差保持在合理范围内。
2.6、建立健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项规章制度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水利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只有明确每一项工程的责任人,才能约束每个人的行为,让整个工程有序的进行。在水利工程中,相关的规章制度很多,比如原材料采购制度、质量检测试验制度、施工安全制度以及每个步骤的操作流程制度等等。只有有效的监管,才能避免工地上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每个人才能按照规定的要求完成自己的任务,水利工程的质量才能得到保障。同时,规章制度也是所有人行为的统一标准,在追究责任时能更让人信服。
结束语:
为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水利工程项目不断增加,这些项目的应用将确保我国未来几十年甚至更久的用水安全,因此水利工程的质量问题至关重要。目前我国水利工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必须通过多种检测试验,只有合格产品才能使用,而且国家还在不断探寻质量控制策略,就是为了将我国的水利工程打造成为坚固的堡垒,用高质量的水利工程服务于民。
参考文献:
[1]江锦祥.浅析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检测试验及其质量控制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8(11):218-219.
[2]闵洁.水利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44):284-285.
[3]祁会军.浅析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检测试验及其质量控制措施[J].四川水泥,2018(07):343.
[4]苟建平.中小型水利施工中对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6):111-11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