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23270019900906XXXX
摘要:近些年,我国企业快速发展,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发挥了很大作用。现阶段,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企业一定要使用大数据技术来对档案进行管理,这是很关键的一点。因此,本篇文章根据大数据背景下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模式进行研究。
关键词:大数据;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模式
引言
企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数据信息。而档案则是记录企业发展历程以及人事变动等情况的重要性文件。随着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此项技术的先进性,并逐步将其应用于档案管理中。然而,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些许问题。以下内容对大数据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运用意义进行了相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1大数据技术在企业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的必要性
随着企业管理理念和思想的发展,管理方法和技术也得到不断的发展,现代企业管理需要大量的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这些资源一方面来自于企业外部,另一方面则来自于企业内部长期积累的档案资料。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和价值创造力,逐渐将档案列为一种企业资源,作为企业发展可靠的凭证和依据,成为企业可利用或供决策的资源,在企业管理中发挥其特有的作用。而大数据技术以其快速、高效的数据收集、管理、分析和处理能力满足了企业的这一需求,逐渐成为企业档案管理的一种工具,并发挥出了重要作用。
2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档案管理观念方法较为落后
纵观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是非常依赖纸质档案管理的,档案管理人员没有从思想意识上认识到数字化档案数据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无法看到档案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好处,部分企业管理者片面认为在大数据时代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不再是信息的匮乏,而是如何在海量的档案信息中,深度挖掘有用的数据信息。
2.2数据分析人才缺乏
不少工程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思维模式,仍旧停留在传统的档案管理上,在实践中能够做好档案得分类与保存工作,但不会对档案信息进行挖掘与深度分析,导致企业档案服务水平不高。工程企业往往对档案人员的职业定位不够准确,很多时候只要求他们做好日常的档案管理,没有意识到数据分析的重要性,自然也不会要求档案人员具备数据分析的能力,长此以往档案人员的业务能力难以提升。此外,当前大数据还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大数据方面的专业人才本身就少。上述原因,都导致了工程企业缺乏数据分析人才。
2.3企业档案储存的问题
企业在以前进行档案管理的时候,输入档案信息来进行储存是非常简单的操作方法。但是随着企业的信息数据变得越来越多,企业在存储数据信息到同一个地方的时候,那么就会变成大数据。再加上企业在运营,很多的工作都在开展,这样也就导致数据信息会变得越来越多,这样也就导致档案的存储量也会开始变大。而且档案信息的存储量越来越多,在查询档案的时候也会比较的困难,而且查询和存储档案的速度也会渐渐地下降,这样也就会导致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3大数据背景下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
3.1改进管理理念,创新服务内容
大数据时代的档案管理模式应该更趋于现代化、智能化、自动化,档案管理人员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提升自我知识文化水平,转变管理理念,在继承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优点的基础上,研究全新的档案管理方式,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档案管理工作更为高效。
其次要充分发挥档案数据信息价值,创新服务内容,提高档案服务标准,改善服务方式,全方位健全服务体系,在保证重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扩大档案的公开性,及时更新档案信息,拓展档案服务途径,使社会和大众能更方便、快捷、安全地接触档案资源,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从而提高档案信息服务效率。
3.2大力提升信息化共享平台建设力度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间的联系在逐步加深。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间交流,就需要企业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加大信息化共享平台建设力度,进而为企业获得更全面的档案管理信息提供更精准的数据支持,并为企业各项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档案信息支持。同时,通过建立信息化共享平台,有助于区域内进行档案信息的统一化管理,并保证企业发展符合行业发展趋势。
3.3科学整合数据,提高档案的利用率
首先要加大推进档案管理的电子化模式,促使各档案管理部门加快数据信息的电子化存储收集进程,尽量将纸质资料转变为电子档案,全面开展原生电子文件形式,保证数字档案真实性、准确性、实用性。其次要以信息化为目标进行改革,加强对档案管理的投入,促使不同档案管理部门的合作与联系,优化资源结构,加强档案管理的自动化,加强档案的流动性和开放性,发挥集聚效应,使档案应用范围更广,可查阅资源更多。
3.4构建档案大数据安全防护体系
第一,在大数据时代,要想确保企业档案信息数据的安全,企业需根据当前档案管理实际情况,构建信息安全防护体系,这过程中包含了算法加密技术,这种技术能有效保护企业档案信息数据。第二,重点加强档案信息数据的使用权限,充分利用或是设置大数据自身的安全线技术,进而更好地查阅或是利用档案信息。第三,还需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保障信息数据传输或是共享的安全性,同时还要分级管理档案信息数据,确保档案信息数据的精准性。第四,要确保档案数据在安全的范围内传播,除此之外,还要保障档案使用人员在查阅或是利用信息的安全性,规避企业重要档案信息的泄露。
3.5全面实现档案信息的网络化管理
在大数据背景下,档案信息管理部门建立了统一的信息交流分享平台。为实现全面档案信息的网络化管理,应在计算机管理的基础上,利用网络传输等完善新型档案管理系统,达到档案网络的自动化管理,实现自助查询和自动化信息传递。另外,档案部门还可根据部门需求创立各自的档案信息管理网页、馆藏珍贵档案的平台展示、档案宣传相关业务、动态更新等,帮助使用者实现自主浏览和下载数据库的资料。
3.6培养高层次的档案管理人员
大数据时代,工程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应当转变理念,认识到自己应当由传统的档案分类、储存人员的角色,转变为数字资源整合、数据业务分析人员。这就要求档案人员具有过硬的档案业务素养,并具备数据分析能力。从工程企业的角度来说,工程企业应当定期开展数据分析培训讲座,为档案人员提升自身技能提供平台;从档案人员的角度来说,应当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不断更新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档案人员才能通过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发掘各种有益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深度分析,为工程企业发展服务。
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要求企业坚持与时俱进,转变传统档案管理思想观念,加强档案信息化基础业务建设,完善档案信息化的规范标准,构建档案大数据安全防护体系,完善自身的档案信息化体系,从整体上促使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和效率,助推企业的稳健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欠.大数据背景下做好企业档案管理的研究与探讨[J].办公室业务,2017(4):167-167.
[2]艾丹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企业档案管理探究[J].科技展望,2017(24):267-268.
[3]郑晓云.大数据背景下企业档案管理创新研究[J].兰台世界,2018(S1):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