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电力企业立体式督查督办体系 马磊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马磊
[导读]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和电力体制改革的需要,电力企业的电价核算模式已由传统的购销模式向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模式转变。
        国网阳泉供电公司  山西省阳泉市  045000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和电力体制改革的需要,电力企业的电价核算模式已由传统的购销模式向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模式转变。随着电力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深,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企业的长远战略发展目标。本文对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特点及其实施必要性进行阐述,分析了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构建电力企业;立体式;督查督办体系
        引言
        电力企业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内部审计中,能够改革传统的手工审计模式,利用网络化电力审计平台、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完善企业中经营活动的审计工作。实现自动化统计电力财务、审计报告等工作。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力企业也随之进入发展高峰期。电力企业关系到人们生活与生产的方方面面,然而,在当前阶段,我国电力企业内部仍然或多或少存在问题,影响其发展进步。电力企业的会计工作容易受到这些问题的影响,导致资金流转不畅,甚至对账出现误差,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平稳运行,因此,建立和完善会计内部的控制体系至关重要[1]。
        1、电力企业实施内部财务会计控制的重要性
        当前,电力企业对会计的内部控制体系有所重视,逐步进行改革,但依旧缺乏标准的、操作性强的系统内容,电力企业加强内部财务会计控制是我国会计法的工作要求,有利于帮助电力企业实现工作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保证电力企业的平稳安全运行。
        2、企业落实内部审计信息化的重要性
        在大数据应用范围逐渐加宽的今天,各大企业的内部审计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主要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手工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以及信息化管理。曾有研究学者指出,若将审计信息化工作视为革命,那么革命能够胜利与审计事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息息相关。故而,在企业内部应用审计信息化具备重要的意义。而其必要性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三方面:首先在大数据背景下,完善信息化内部审计形式,能够强化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数据与信息完善内部控制工作,与传统化财务信息相比更加全面、具体,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内部审计的速度与精准度;其次,企业良性经营与管理下,会逐渐壮大整体规模,那么审计业务也会随之增加,大量的数据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与强度,应用信息化手段能够有效缓解这一问题,提升整体工作效率;最后,企业工作的各个环节在应用电子版文件替代纸质版文件的过程中,会为暗箱操作提供更大的隐蔽性,而完善的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方案能够保障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2]。
        3、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的必要性
        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企业分析经济运行趋势,把握改革方向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为了能够更好的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电力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只有准确把握经济运行的发展趋势,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方向,才能实现企业做大做优的目标。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实现长远目标的必要手段电力模式的改变使得企业必须高度重视预算目标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类信息,并及时调整企业的运营策略,借助预算的手段实施掌握出现的业务活动和市场环境现状,确保实现企业制定的战略目标。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实现绩效评估的必要途径通过实践过程中的结果与年初制定的预算目标进行比较,公司能够清楚掌握企业的实际工作状况,并以此来进行奖惩考核,能最大程度地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挖掘职工的最大潜能。缺乏系统性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都有机械性,即往往会在问题发生后才会对其进行处理和控制,有严重的滞后性,没有系统的设计有针对性的环节,因此,会计内部控制缺乏系统性,不够科学和合理,尽管电力企业已经采取措施进行优化,但是由于难以宏观把控,因此效果不大[3]。


        4、建设会计内部控制系统的措施
        4.1、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制度
        在进行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时,一定要分析和研究当前企业存在的问题,再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要调查各个单位部门,层层分析,这样才能使得内部控制工作井然有序。在问题发生前要进行监控,问题发生时要及时解决,问题发生后要反复检查,形成一套完善的流程和体制。在企业日常运营过程中,也要不间断的对于企业各个部门进行宏观调控和监督,把财务控制工作落实到各个环节。在进行会计核算时,要严格监督和检查,确保核算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除此之外,企业需要派专业人员定期对内部控制工作进行评价和调整,确保内部控制工作渗透到企业的各个角落。
        4.2、控制企业的经营过程
        电力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工作时,一定要建立并完善全程控制系统,从采购到销售的各个环节和部分,都要做好内部控制工作,明确企业的采购数量和库存数量,根据内部管理和控制工作的需求来进行相应工作,除此之外,要加强对于销售环节的评估和检查工作,以此增强对于企业内部资金的控制和管理[4]。
        4.3、健全会计内部控制系统
        电力企业做好会计内部控制重点是对相关部门的联系做出控制管理要求,使得整个企业的运作处于一个系统化的健康状态之中。健全该内控系统需要有风险防范的途径,表现为以下三点:(1)财务会计部门应当发挥各部门之间的纽带作用,做好沟通与协调,共同抵挡风险;(2)利用法律武器来加强对风险的管理,使得会计内控体系更加法制化与规范化;(3)企业上下级所有人员应当持一致的观点,支持会计内部控制系统的改进。
        4.4、高层的支持和技术的支持
        引进任何新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必须先要有企业高层的支持甚至是企业高层的推动。国有企业具有复杂的人际关系,大数据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场新的变革,会使企业中的问题暴露,影响一部分员工的利益,必然在应用过程中受到阻碍。只有企业高层坚定地支持和推动,才能顺利进行变革。大数据的运用,首先要让企业高层理解大数据的理念,得到企业高层的支持,在后期运用过程中,要不断地及时地向企业高层反馈结果,让他们了解企业现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最终让大数据与企业战略相结合,为企业发展提供有效的建议和支持。大数据的运用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持,要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能准确掌握大数据技术,这可能使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员结构发生一些变化。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岗位上,增加既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又具有大数据技术的人才,这类人才需要掌握和灵活运用数据分析的技能,这势必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有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招聘新的大数据技能人才或者对现有员工进行专门的大数据技能培训,保证大数据技术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有效运用。
        结束语
        在本文中,大数据技术在国有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具有很高的价值和潜力,但是也必须承认在运用过程中必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有效地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引进大数据技术,使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战略提供有力的支持,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和研究。国有企业具有自身的局限性,这些局限需要新的管理技术和新的管理理念来打破。只有不断尝试改革和创新,国有企业才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找到新的出路
        参考文献:
        [1]孙晓丽.关于电力企业如何进行全面预算管理问题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03):33-34.
        [2]程凡.大数据时代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探讨[J].商讯,2020(06):98+100.
        [3]席经纬.电力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探讨[J].财会学习,2020(05):293+295.
        [4]黄桂珊.电力企业加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途径[J].财经界(学术版),2020(02):1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